明朝永樂帝朱棣為何要遷都北京!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北面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環葬著明代的十三位皇帝,統稱十三陵,是中國帝王陵墓中保存得比較完整的一處遺址。明十三陵中的首陵,是成祖永樂皇帝的長陵。永樂皇帝在執政期間,做了幾件大事,如派遣太監鄭和下西洋、編纂《永樂大典》等,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最大的政績,那就是遷都北京。

關於明朝的都城地址,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是以南京為都城的。在晚年時,朱元璋曾經想過將都城遷往北方,也曾派人去北方考察,但最終沒有實施。朱元璋死後,建文帝即了位,但不久後就發生了靖難之役,遷都的問題當然更無從談起。就這樣到了明成祖永樂皇帝統治時期,遷都才又重新列入了議程,並得到了有力實施。

明朝永樂帝朱棣為何要遷都北京!

北京古城圖

那麼,永樂皇帝朱棣為什麼那麼堅定地將都城遷往北京呢?對此,後世人做過很多分析和研究,有人說:朱棣之所以遷都北京,是因為他做燕王的時候,曾經被封在北平,北平是他的故土,是他的根據地,即位後,在根據地安家是理所當然的啊!不就是為了鞏固興王之地嘛!有人說:朱棣當時面臨著北方的威脅,而北京靠近邊境地區,如果在北京建都,便於防備北方。所以遷都北京是為了防禦北方。有人說:朱棣遷都北京是為了躲避曾經的血雨腥風。我們都知道,朱棣是靠強取豪奪才獲得帝位的,在爭帝位的過程中,他的雙手可謂沾滿了別人的鮮血,雖然最後獲得帝位,但終究內心不安。因這種不安心理,他便動了遷都的打算,來一個眼不見心不煩,或者叫眼不見心可安。

這三個原因是朱棣的真實原因嗎?我們不敢斷定,但更權威的原因是下面這一個。

朱棣可是個十分聰明的皇帝,他之所堅定地遷都北京,必有其深謀遠慮之所在。大家想想,北京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啊!它可是遼、金兩朝的都城。不僅如此,北京還是元朝的首都大都的所在,元朝是一個什麼樣的朝代?元朝是一個以北京大都為中心,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國它的版圖在中國歷史上可是最強盛、最大的,它不僅僅繼承遼、金控制了北京和以北的地區,同時以北京為中心控制了江南、西南、東南廣大地區。如此強大的一個國家都選擇北京作為都城,這一事實不得不讓朱棣有所考慮啊。

從歷史來看,朱棣是一個有勇有謀的皇帝,他不甘於平凡,而想做一個千古名王,想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而遷都北京是他實現這一雄才大略的步驟之一。

無論朱棣在建立豐功偉業的過程中,做了多少錯事、犯下了多大的罪行,但遷都北京無異是他的一個壯舉,他的這一行為深深地影響了後世,改變了明朝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