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棠的謊言加上五百兩白銀,騙過少年慈禧,最後官至四川總督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少年慈禧玉蘭的父親惠徵,在安微任皖南道兼蕪湖海關道時,自恃岳父在京官高二品,泰山可靠,一時得罪了王御史。岳父死後,遭到王的報復,被罷了官。為了伸冤,燒香又走錯了廟門,被王御史的女婿騙得傾家蕩產,結果含憤而死。

吳棠的謊言加上五百兩白銀,騙過少年慈禧,最後官至四川總督

少年慈禧玉蘭,雖是閨中千金小姐,卻被迫拋頭露面挑起“長子”的擔子,替母親分憂解難,在轎行王掌櫃夫婦的接濟下,好容易租了一隻靈船,伴送其父遺體北上回京安葬。經過十多天的水上行舟,一天,路過江蘇北部運河重鎮清江浦,即淮安駐地。船主命夥計停了船,向少年慈禧玉蘭提出,必須將另一半船租200兩銀子付清,然後繼續北上,否則就要掉轉船頭南迴。可是,這時少年慈禧玉蘭手頭只有維持途中吃用的錢了,如何拿得出這些銀子。妹妹婉貞見姐姐急得快要哭了,便向母親請求就地賣了自己也要把父親的靈船送到北京。一家孤兒寡母,為難得哭作一堆。

吳棠的謊言加上五百兩白銀,騙過少年慈禧,最後官至四川總督

真是天無絕人之路。正在母女三人抱頭痛哭之際,突然來了一位淮安縣府的差官,抱著一隻大禮盒,累得滿頭是汗,急匆匆走上船來,問道:“船老大,你這是北上的靈船嗎?”船主答道你沒看見掛著的白幡麼?”差官又問:“你這船從那裡來的?是運靈去北京的麼?”船主答道:“打南京方面來的,正是去北京哩!”差官又問:“運的是道臺老爺的靈麼?”船主煩躁地答道:“若不是道臺老爺,敢掛三品官燈嗎!”差官說道:“咳!我可等上你們了!我是淮安縣正堂老爺的差官,因奉吳大老爺差遣,特地前來弔唁的。”說著,便在惠徵靈前叩頭,替吳縣令弔唁,完後,又安慰一番太太、小姐,留下禮盒走了。少年慈禧哭送差官走後,打開禮盒一看,驚喜萬狀,裡面裝著白銀五百兩。真是雪中送炭,餓裡得食。

吳棠的謊言加上五百兩白銀,騙過少年慈禧,最後官至四川總督

富察氏遂對少年慈禧說道:“玉蘭呀!你可要記住這吳棠縣令的好處,他是我們一家的大恩人啊!”少年慈禧點頭稱是,將寫有吳棠大名的禮單收藏起來。

差官回到縣衙,詳細向吳縣令稟報靈船上的情況,特別對隨靈的夫人和兩位小姐描述了一番,吳棠一聽,拍案大驚,連連說道:“送錯了送錯了!”本來是送給剛死的皖北道臺的。這是清代的規矩,現任朝廷高級命官死後,送靈回京,沿途縣官必備奠禮相贈。惠徵是罷免的罪官是沒有官送的。因此,少年慈禧以為吳棠是惠徵的生前好友。吳縣令大罵差官一頓,命他趕快上船要回銀子。

吳棠的謊言加上五百兩白銀,騙過少年慈禧,最後官至四川總督

差官正為此作難,縣衙師爺說道:“我看既然已經錯送了,再向死人討回這筆錢,傳出去貽笑大方,乾脆將錯就錯。這惠徵能夠做到皖南道兼蕪湖海關道,若非皇家內務府的硬門子,誰能兼此要職?雖一時罷官,其後代難說也有東山再起之日,攀上這門朋友,今日白送五百兩銀子,說不定塞翁失馬,加倍回來哩!此事非同小可。何況三品大員家的長女,都在內務府登記造冊,備皇上選用的。有朝一日,這玉蘭小姐當了貴妃、皇后什麼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您就將錯就錯,明日親往靈船弔唁,結識玉蘭千金,將來難說您要走大運哩!”吳知縣經師爺一席話,頓開茅塞。遂命差官即去船上通知,明日縣太爺要親自上船拜祭知友。

吳棠的謊言加上五百兩白銀,騙過少年慈禧,最後官至四川總督

第二天,吳棠知縣坐上大轎,直抵惠徵靈船,對惠徵遺孀富察氏以及少年慈禧,謊道:“我與世兄,早年相識,便結下桃園之義,許下生死相助之約,誼同骨肉。卻因兩地為官,公務繁忙,音信疏隔了。人本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世兄過早謝世實實出我意外。偶聞世兄靈船將從本埠經過,連日差人等候,胙日探得虛實,愚弟悲喜交加,今日特來憑弔。並望兄嫂節哀,賢侄玉蘭、婉貞多為慈母分憂。”少年慈禧玉蘭感激涕零說道:“承蒙老世伯這般關照。我父在天之靈,也會感激淚下,我母女感銘在心,終身難忘。吳棠又對船主謊稱道:“這惠徵道臺是我換貼大哥,夫人小姐送靈回京,你等要像侍候本縣一樣盡心在意,若在途中出點差錯,回頭別怪我找你們算帳!”船主唯唯,信以為真。

吳棠的謊言加上五百兩白銀,騙過少年慈禧,最後官至四川總督

吳棠這一通謊言和逼真的表演,加上五百兩白銀,富察氏和少年慈禧、妹子婉貞百信而無一疑。此恩之大,真是刻骨銘心。玉蘭當了慈禧太后垂聽政之後,吳棠雖然犯了罪,卻被慈禧太后易地做官,官至四川總督。吳棠一席謊言既救了少年慈禧家,結果也救了他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