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苗圩:傳統產業仍是工業經濟主體,加快改造升級重要而緊迫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18日表示,傳統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

80%,仍然是工業經濟的主體,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關係到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全局。

工信部苗圩:傳統產業仍是工業經濟主體,加快改造升級重要而緊迫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參加18日在福建省晉江市開幕的2019國家制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開幕式致辭時表示,

傳統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 80%,仍然是工業經濟的主體,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關係到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全局。

同時他還表示,像紡織、服裝、家電等傳統產業關係到國計民生,也是穩就業穩外貿的重要行業。

傳統產業也是新動能培育的重要來源,像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很多戰略性新興產業都來自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苗圩說,尤其是當前我國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風險和挑戰增多的形勢下,加快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保持傳統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對穩定工業基本盤,推動製造業產業鏈的提升,十分重要。

苗圩指出,把製造業搞上去,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我們必須堅持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並重,把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作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牢牢地抓在手裡。

工信部苗圩:傳統產業仍是工業經濟主體,加快改造升級重要而緊迫

中國工程院原院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賙濟也在會議上做了主旨演講,並強調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是建設製造強國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製造業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的主要方面之一。

目前,傳統制造業是 “中國製造”中最具競爭力的板塊。賙濟認為,

傳統制造業≠產能過剩。我國傳統制造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中低端產品嚴重過剩、中高端產品嚴重短缺”的結構性矛盾,老百姓出國搶購馬桶蓋就是典型例證。從世界產業鏈中低端邁向中高端,傳統制造業有極其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極其美好的發展未來;

傳統制造業≠低端產業。任何產業都有低端、中端、高端之分,只要傳統制造業經過技術改造、智能升級,就可以成為高端製造業;

傳統制造業≠夕陽產業。人們希望穿得漂亮、吃得健康、住得舒適等基本生活需求永遠不會改變,而且在不斷升級。“只要經過新舊動能轉換,傳統產業就能成為朝陽產業。”賙濟指出。

工信部苗圩:傳統產業仍是工業經濟主體,加快改造升級重要而緊迫

對於推動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苗圩表示要重點把握好五個方面:

一是要堅持新發展理念。

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強化創新驅動,提升質量和品牌,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

二是要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

深化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對製造業進行全要素、全流程、全產業鏈的改造,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

三是要抓好技術改造這一重要途徑。

以智能、綠色、質量、安全等為重點,持續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升級。

四是要注重保持產業鏈完整性。

通過改造提升,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和降本增效,提升抗風險能力,積極引導大中小企業形成穩定合作關係,建立緊密協作的產業生態。

五是要重視勞動力素質的提升。

加強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培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營造有利於充分發揮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長效機制和政策環境。

來源:新華社、中國工業報、央廣網,脈搏智造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