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普洱有两棵树,

咖啡和茶叶,

有的人说,茶叶是传统的,

越陈越好;

而有的人说,咖啡是时尚的,

越新鲜越好。

“从刚开始的创建、种植到产品的产出及深加工,

一步步,对咖啡越来越有感情......”

从事咖啡行业二十几年的杨琼由衷的说。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漫崖咖啡小镇)

23年前,杨琼参与漫崖咖啡种植基地的开发;

2003年,独自改制注册成立了宁洱漫崖咖啡场;

2013年,投资建设普洱漫崖咖啡庄园。

现如今,普洱漫崖咖啡庄园建设有包装车间,

咖啡科研中心,

咖啡现代化加工车间,

及咖啡文化博物馆......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咖啡文化博物馆)

第一次参观漫崖咖啡庄园是2019年4月。朋友推荐说,漫崖咖啡庄园是个周末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不仅可以体验咖啡加工、制作过程,了解咖啡文化发展史,也可以在这里休闲、娱乐、办公等。于是决定到庄园采风,当时还巧遇了一群来自昆明的游客,并与他们一同观赏了咖啡文化博物馆及其它一些景点。只可惜那天恰逢周末又下着小雨,没能遇见庄园的创始人。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而在这次创业人物访谈录播前,即2019年11月在普洱市思茅区普洱工商银行分行旁普洱漫崖咖啡店内,栏目组曾对杨琼做过一次简单的采访。虽然仅是一小时的时间有些仓促,但也让我们对杨琼她本人和对普洱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历程有了新的认识。后来也因时间不够充裕又一直没能如期录制,直至今日才播出并推文。


普洱漫崖咖啡庄园,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浓郁的咖啡文化及优美的环境,深深吸引了来到庄园的每一位游客......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一、从“道班”到参与漫崖咖啡种植基地的创建


何为“道班”?指铁路和公路养路工人的组织。公路道班主要负责清扫、小规模维修、修剪道旁树、除草、刷路线等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在道班,大概有一年左右的时间。”1981年,杨琼初中毕业,为了减轻母亲及家里的负担决定外出打工。“在道班打工很辛苦,后来就到了基建队。”除了道班和基建队,杨琼还在思茅皮鞋厂、木雕厂等地打过工,一路走来都极为不容易,尤其是在道班和基建队那段时间。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有些地方路段不是很好,山路崎岖不平。”烈日下杨琼每天要坚持上路巡查,拿着箩筐、扁担、铁锹等原始养路工具,填路面坑洼、修人行道等。每逢遇到大雨,常常淋得全身都是,可以说面朝公路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个人若能在任何地方都能扎根,成长的速度会异于常人。说起打工这段经历,杨琼在木雕厂工作的时间最长,学到的东西也很多。刚到木雕厂时,杨琼因学历不是很高,所以还只是厂里的一名普通员工。后来经过不断努力、学习,熟知了木雕场的大体运作过程,一步步咬牙从一名普通员工转为会计,再从会计提升为厂里的副厂长直至最后的厂长。


杨琼接触咖啡可以说是一次偶然。“那会儿,朋友说雀巢要来这边扶持发展咖啡产业。”于是杨琼开始接触、了解咖啡产业。

“漫崖咖啡种植基地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政企联合创办的。”1997年,漫崖咖啡种植基地在曼芽村建设成立,而当时还在木雕厂工作的杨琼,见证并亲历了漫崖咖啡种植基地的创建及后来的每一步成长过程,以及曼芽村的发展变化。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一个地方要发展,交通是基础。

“可能大家不相信,到曼芽村考察时我们是走路进去的。”1997年前的曼芽村发展还极为落后,没有通公路,也没有通电,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而之所以把漫崖咖啡种植基地建在曼芽村,不仅是因为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很适宜,还是因为想通过漫崖咖啡种植基地的建设,帮助、改变曼芽村的发展现状。


“有些村民家里除了一张桌子和四条凳子,几乎什么都没有。真可以说‘交通靠走,通讯靠吼,安全靠狗。’”直到现在杨琼还依然记得,有一次在曼芽村,她拿着水管去接水时,在道路旁巧遇村里一位年过八旬的盲人,他摸摸水管问杨琼“这就是城里汽车的肠子吗?”还有一次杨琼到村民家里做客。“上午吃饭用来装菜的盆和晚上洗脸用的盆是同一个。”


亲历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同样经历过贫穷的杨琼深知,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变老百姓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尤其是看到村里老百姓对咖啡种植项目的支持,及知道他们想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致富愿望时,更加坚定了杨琼要帮村里改变生活现状的决心。

“老百姓种咖啡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支持。”后来,原本计划在曼芽村开发约1000亩咖啡种植面积,竟逐步扩大到3000亩,甚至更多。只是这一想法,做起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车里要随时备着锄头,以防车过不去自己也可以填填坑。”起初,虽然曼芽村离城区只有90多公里,但因是山路,杨琼每次进村都要花两天左右的时间。后来村里通了公路,但因山路凹凸不平泥泞众多,一到雨季就遇到塌方,不是车子上不了路就是车轮被陷在泥中;旱季,车子一驶过山路,车身全都是灰尘。

“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不到五年的时间就驾驶坏了一辆新的北京吉普。”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和改变杨琼创业的热情。“那会儿大家创业都很有激情,感觉有使不完的劲”。


二、咖啡这棵树不能丢,也丢不起这个产业

金融市场的变动除了影响企业,很多时候,与之相关的农户也是其中最直接的受害者。2003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咖啡市场价一度走向低谷,导致漫崖咖啡种植基地直接亏损几百万。在长时间的市场低迷状态下,农户的积极性也随之减弱,再加上经营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很多合伙人对发展咖啡产业失去了信心,并开始纷纷选择撤资,基地发展更是陷入了困境,面临倒闭的问题。


“能不能把咖啡这个产业扶持起来?不做,觉得很可惜。”基于这么些年来对咖啡种植基地投入的心血;亲历了咖啡种植基地从无到有的发展变化过程;再源于自己对咖啡越来越深的情感;更源于不负农户们的期望。2003年9月,杨琼再三考虑后决定承接漫崖咖啡种植基地的所有业务,并独自改制注册成立了宁洱漫崖咖啡场。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有时,现实总比想象中的要困难得多。“当时账上统计出来的,欠农户的债务是一百七十多万,而实际是三百多万。”杨琼原以为把账目上欠农户的一百多万还清了咖啡场便可以逐步恢复发展,可谁想实际欠下的债比想象中的还要多,这让咖啡场有一段时间陷入了发展困境。


“咖啡这棵树不能丢,也丢不起这个产业。”为了改变咖啡场的发展现状,恢复农户对咖啡产业的信心,每个星期有四天的时间杨琼几乎都在基地,还经常亲自与农户一起参与咖啡种植和管护,亲口承诺于农户“欠你们钱,我会在两年之内还清”。后来经过杨琼的坚持与不懈努力,咖啡场发展逐步回归正轨并不断发展壮大。杨琼不仅在两年内还清了所有欠老百姓的钱,还逐渐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


“限制一个地区发展的除了生活水平,还有思维观念。”杨琼深知只有改变老百姓的发展观念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才能积极调动老百姓参与咖啡种植和管理。于是组织村里的一百多人出去参观学习,请老师讲课;为了改变当地农户的日常生活,杨琼还自费购买了鞋子、电饭煲、不锈钢盆、毛巾被、床单等生活用品,挨家挨户发放;也为了开阔基地咖农们的眼界,坚定他们对产业发展的信心,先后带领咖农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参观学习。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截止目前,咖啡场拥有咖啡园地1万余亩,拥有10个咖啡种植生产队、4条咖啡鲜果初级加工生产流水线、1个种植试验片区,成为宁洱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直接带动咖啡种植基地460户1800余人脱贫致富,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1户383人。


三、普洱不仅有茶,还有咖啡

起初,杨琼和很多人一样把咖啡原料直接出售给咖啡公司,后来研究发现,虽然云南盛产咖啡,但能把咖啡做得“有名有声”的却很少。2008年,为了进一步拓宽市场及延伸产业链,“昆明漫崖经贸公司”在昆明注册成立,公司旗下设有产品信息部、销售部,开始研发、生产、销售漫崖咖啡系列精深加工产品。


“普洱不仅有茶,还有咖啡。茶可以做得很好,咖啡也可以。”2009年4月,杨琼决定注册“漫崖”品牌,其商标先后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云南省名牌农产品”以及“普洱市名牌产品”的荣誉称号。“‘曼芽’、‘漫崖’,寓意咖啡‘浪漫天涯’。我觉得很不错。”而这一最初灵感实则来源于曼芽村。曼芽村这一片土壤养育了曼芽村的村民,浇灌了漫崖咖啡企业的每一步成长;同时也为铭记漫崖咖啡企业的每一步艰辛成长历程。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大家对咖啡不是很了解,认可度也不是很高。”2009年,云南省首家咖啡师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昆明创办成立。通过与各大高校学院合作,与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走进学校课堂,让更多的学生由表及里深入认识、了解咖啡文化。“作为学校的选修课,当时在学校还是很受欢迎的。”


同样,为进一步扩大人们对咖啡行业的了解,尤其引起大家对普洱本土咖啡及咖啡文化的重视。2011年,普洱漫崖咖啡师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普洱市创办成立。学校拥有专业的师资团队和教学场地,具有咖啡师职业技能、资质教学和考证资格。截止目前已培训学员6100余人,95%的学员均已取得咖啡资质证书和培训合格证书。


要说漫崖咖啡场自改制创建以来,2010年至2013年可以说处于盈利期。“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员工们都在加班加点工作。”也正因如此,后来杨琼才决定建漫崖咖啡庄园。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因为产品供不应求,所以想建一个新的加工厂。”2013年,为进一步扩大企业发展规模,拓展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切实带动农民增收,杨琼决定响应国家开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号召,投资建设了普洱漫崖咖啡庄园。目前,庄园占地120余亩,新建房屋1万余平方米,建有包装车间、咖啡科研中心、咖啡现代化加工车间、咖啡文化博物馆、咖啡种植示范园、仓储物流平台、咖啡主题酒店、咖啡体验馆、办公配套及附属设施。


2013年,宁洱咖啡场被雀巢公司认证为国际4C咖啡会员单位。


2014年,庄园被列入云南省100个省级农业精品庄园之一。实现了一园之内集科研推广、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议聚会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2017年,企业产品相继在自主网站、微商城等平台全面上线,同时还上线于天猫、淘宝、当当网、京东、普洱优购、七彩惠等平台。


2018年,公司资产总额675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785万元。带动咖啡种植基地农户年均收入达5万元以上,实现曼芽村460户1800余人脱贫致富。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现如今,漫崖咖啡企业由原来单一咖啡种植、加工的农业型企业,发展成为集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休闲、旅游、培训、市场营销以及咖啡文化传播等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企业。公司旗下设有:实业公司、咖啡场、经贸公司、咖啡庄园、职业技能资质培训学校、咖啡博物馆、多个专卖店和咖啡体验馆。实现了原料种植体系完备,产品研发初具规模,市场营销稳步推进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新研发的两款面膜现已投入市场。未来公司发展还将继续以咖啡面膜为切入点,再加上咖啡糕点、果冻等系列产品,咖啡表演、活动等方式,不断突破初级原料限制障碍,向做精、做全及做深方向发展。


四、漫崖咖啡小镇—咖旅休闲之地

普洱漫崖咖啡庄园,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浓郁的咖啡文化及优美的环境,深深吸引了来到庄园的每一位游客。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2017年,为推动企业及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在漫崖咖啡庄园的基础上开始打造普洱首个漫崖咖啡小镇,建设以咖啡标准化种植、加工、制作工艺示范为媒介,以咖啡文化展示、体验、科普教育为主题,融合观光农业、咖啡加工、咖啡文化、旅游休闲、健康养生“五位一体”的咖啡文化体验小镇。将周边农民带入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业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及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达到以产业带动旅游,以旅游推广产业的目的。


目前,小镇项目总规、修建性详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均已完成。项目一期工程高原特色农业公园已进入收尾工作,旱滑场、儿童游乐场、拓展运动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各子项目也已陆续投入运营。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预计2020年年底,漫崖咖啡小镇咖啡一条街也将逐步启动并开始营业。此外,在年底,杨琼还将通过联合县内外资源,共同打造一个属于宁洱县的咖啡节。而这对杨琼来说不仅是自己的一个想法,更是多年以来自己的一个梦想。


如同杨琼二十余年的创业之路,漫崖咖啡企业也已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漫崖咖啡企业员工有百余人。“未来将辅助、引导咖二代,结合他们的新思维新模式继续发展咖啡产业。”

创业故事丨深耕咖啡业20余年  她亲历了漫崖咖啡企业的发展过程

普洱是闻名遐迩的世界茶源,中国的咖啡之都。同为世界三大饮品的咖啡和茶,普洱已具有两大优势,未来若将浪漫浓郁的咖啡和自然清新的茶相结合,发展将更具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