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澤帶你遊印尼,探祕印尼燕窩工廠,嘗試印尼榴蓮,七塊五理個髮

(關注本號,瞭解更多旅行資訊、小眾旅遊地以及相關知識)

小澤帶你遊印尼,探秘印尼燕窩工廠,嘗試印尼榴蓮,七塊五理個髮

我在燕窩工廠

經人介紹,上午,我乘車來到阿汀的燕窩工廠。工廠位於一處倉儲區域的三樓,面積不大。其實燕窩的生產過程非常簡單,毛料收來之後就是僱傭工人進行人工去毛,然後晾曬成型,屬於純粹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燕窩生產國,產量佔全世界燕窩總產量的80%左右。我們最初的印象是,金絲燕在巖洞或峭壁上用一絲絲唾液累積成巢,人們肆意地把燕巢摘走後燕子再築,反反覆覆,最終燕子就會吐出血來,人類的掠奪性開採嚴重影響了金絲燕的種群。另外,採窩人爬上峭壁九死一生的酸楚也讓人十分揪心,以致食用燕窩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詬病。

在燕窩產業化的印尼,人們早已摒棄了這種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破壞的做法,而是通過人工建造燕屋,吸引燕子前來築巢,通過適時採摘以達到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通常燕屋被建造成四層樓房,下面兩層供人居住,上面兩層為金絲燕築巢,人們待幼鳥孵化後再採摘燕窩,確保金絲燕的種群延續。燕子仍然是野生的燕子,白天出去覓食,晚上回巢休息,解決了產業發展和自然生態之間的矛盾,也是行業的一大進步。

阿汀僱傭的幾名女工,每天就在裝著燈管的工作臺旁一點一點地挑毛,工人每天的工資只有五十塊人民幣左右,低廉的人工成本也讓印尼燕窩的價格非常親民。我們在聊天的時候,一位馬來西亞的燕窩商人找過來,希望把毛料運到印尼加工。

小澤帶你遊印尼,探秘印尼燕窩工廠,嘗試印尼榴蓮,七塊五理個髮

燕窩挑毛工人

小澤帶你遊印尼,探秘印尼燕窩工廠,嘗試印尼榴蓮,七塊五理個髮

阿汀的老家在蘇門答臘,中午請我品嚐了當地傳統餐食——巴東飯

告別阿汀,我步行二十多分鐘繼續前往童哥的工廠。彼時童哥在外面辦事,他把弟弟的微信推送給了我,但是弟弟不會中文,發給了我一個印尼文的地址,然後又發了一條“Rumah zat pink”。

我照著谷歌地圖的指引到達目的地附近,然後在地圖上搜索“Rumah zat pink”顯示無結果。我在周圍找了找,看看能否發現寫有這個標識的牌子,但仍無結果,登時有一種想要破案的意念。仔細一想,這是不是房屋的一個特徵呢,後面的“pink”應該跟英文是相同的,我用谷歌翻譯顯示的結果是“粉色的房子”。我從衚衕走出來的時候對面就是一座粉色的房子,果然就是它了!

小澤帶你遊印尼,探秘印尼燕窩工廠,嘗試印尼榴蓮,七塊五理個髮

粉色的房子

童哥的工廠更大一些,僱傭的工人也比較多。參觀一圈之後,我就坐在堆滿燕窩成品的辦公室等童哥回來,我沒有等太久。鑑於現在市場上燕窩參差不齊的質量,漂白貨、藥水貨、粘碎貨,童哥笑著說:“工廠是按照客人的要求生產的,客人需要什麼樣的貨,我們就生產什麼”。

小澤帶你遊印尼,探秘印尼燕窩工廠,嘗試印尼榴蓮,七塊五理個髮

工廠附近的一條河

最後看的一家工廠老闆名字叫做珍妮。我過去的時候,珍妮正在給成品燕窩打包裝。珍妮十分細緻地向我展示了更多種類的燕窩,包括金燕窩、灰燕窩等。

印尼的燕窩以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的貨品質較好,這兩個島雨林較多,自然條件更好,燕窩呈白色或者黃色。爪哇是印尼人口最為密集的島,產自爪哇的燕窩呈灰色,因為賣相不好,所以很多工廠都沒有爪哇貨,市面上也有將爪哇燕窩進行藥水漂白後銷售的。

小澤帶你遊印尼,探秘印尼燕窩工廠,嘗試印尼榴蓮,七塊五理個髮

灰盞

“實際上,灰盞在泡發清洗之後與其他燕窩一樣也是晶瑩剔透的”,珍妮邊介紹邊從冰箱裡拿出一盤泡發好的灰燕窩。“我們從來都是做純天然的燕窩,灰盞就是灰盞,我們就這樣直接賣的”,珍妮繼續說,“灰盞因為不太美觀,所以價格比較便宜,與燕條的價格相同”。

小澤帶你遊印尼,探秘印尼燕窩工廠,嘗試印尼榴蓮,七塊五理個髮

灰盞泡發後,清洗前

因為堅持只做純天然燕窩,珍妮的燕窩事業曾經遭遇到了很大的瓶頸,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經歷過十分艱難的時期,但是產品的品質在大浪淘沙中最終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外表看起來差不多的燕窩,也可能價格相差比較大,因為水分含量不同,燕窩是按克買的,水分含量多一點對價格的影響就會非常大”,談起燕窩,珍妮滔滔不絕。

我們又接著聊了聊令多數人感興趣的房產問題。印尼人一般是先買土地,然後在土地上自行建造房屋,土地的價格從幾千到上萬元每平方不等。為了防止土地資源流失,政府規定外國人是不可以在印尼購買土地的,除非和印尼人結婚,但是如果後期離婚,外國人仍然沒有土地的所有權。如果外國人購買樓房,也並不能像印尼人那樣是終身制的,而只是有幾十年的使用權。

從珍妮的工廠出來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一天的考察就此結束,其他的工廠後續再看,中間的過程不再一一贅述。

小澤帶你遊印尼,探秘印尼燕窩工廠,嘗試印尼榴蓮,七塊五理個髮

橋邊一排銷售榴蓮的商販

我步行經過一座橋,橋一邊人行道上擺放的一堆一堆金色小榴蓮非常吸引眼球,對於酷愛榴蓮的中國人來說很容易瞬間失去抵抗力,終於見到榴蓮了!我趕緊過馬路衝過去。跟一個小販講了講價,我最後花大概十塊人民幣收穫一個,付錢之前,小販撬開了果實一角讓我放心裡邊的肉確實是好的。

小澤帶你遊印尼,探秘印尼燕窩工廠,嘗試印尼榴蓮,七塊五理個髮

一堆一堆金色小榴蓮非常吸引眼球

經過這幾天的掃街,讓我感覺到印尼的本地產水果種類並不是很多,市面上賣的較多的是紅毛丹和蛇皮果,紅毛丹並不太吸引我,蛇皮果卻是不錯,也很便宜,大概一兩塊人民幣一斤。我吃過柬埔寨、泰國、緬甸的蛇皮果,尤以印尼的果子更加新鮮飽滿,口味也更好。

小澤帶你遊印尼,探秘印尼燕窩工廠,嘗試印尼榴蓮,七塊五理個髮

橋邊的街道

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趕緊在路邊找了一家餐廳,點了一份mie ayam(雞肉面),然後迫不及待地坐下來扒開了榴蓮的皮,還想著這麼多肉我一個人也吃不了,可以分享給店家一些。

剝開皮之後,我並沒有聞到榴蓮本該有的那種醉人的香味,通過破了的一層果肉,可以直接看到裡面的核。我拿起一塊果肉,很黏的手感,好像果肉已經過火了。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核,薄薄的一層果肉就像糖衣一樣,沒有榴蓮本該有的味道,而是淡淡的酒精味。剝開其他的外殼,果肉也都是一樣。雖然棄之可惜,但這樣的東西吃下去也只能是為難自己的胃。

小澤帶你遊印尼,探秘印尼燕窩工廠,嘗試印尼榴蓮,七塊五理個髮

晚上九點鐘回到旅館,打算在離開雅加達之前理個髮。在旅館前臺的推薦下,我出門右轉,沿著衚衕在不遠處一排低矮陳舊的房屋中間找到了這家理髮店,理髮店的名字是“Pangkas Rambut Agus”,門面不大,裡面凌亂地堆放著一些理髮用具。兩名理髮師,一側是兩把理髮用的椅子,椅子正面斜上方掛著兩塊大鏡子,鏡子再上方是兩排男士髮型照片;另一側和門口分別有兩把椅子供等待的客人休息。

店裡店外四位男顧客還在排著隊,兩名理髮師不間斷地忙碌著,手法非常麻利。理髮前和理髮後都不提供洗頭髮服務。我用英文向剛剛走出來的一名顧客詢問價格,沒想到對方卻用中文回答我:“一萬五”……

終於輪到我上場。我坐下來之後,理髮師示意著上面掛著的髮型照片問我想要哪個,我選擇了看起來跟之前頭型差不多的一款。整個理髮過程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用電推子推,亮點是在最後,理髮師用刮刀沿著前側頭髮輪廓繡花一般仔細地颳了一圈,讓整個面部輪廓變得非常有型。七塊五人民幣的價格你覺得怎麼樣?

小澤帶你遊印尼,探秘印尼燕窩工廠,嘗試印尼榴蓮,七塊五理個髮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