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不足,後天內鬥:連齊桓公都忌憚的越國,為何登頂後就跌落

越國(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是夏商周時期由華夏族在中國東南地區建立的諸侯國。越國的始祖是大禹的直系後裔,即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一共走過了一千八百多個春秋,

是先秦時期國祚最長的一個諸侯國。

越國鼎盛的時候,連春秋五霸之首齊國的齊桓公也感到擔憂“天下之國,莫強於越”,又是強大的楚國的合作伙伴,甚至能吞併當時疆域遼闊的吳國,其實力可見一斑。越國滅吳後,開始進軍中原,參與中原爭霸,越王勾踐由此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

先天不足,後天內鬥:連齊桓公都忌憚的越國,為何登頂後就跌落

然而好運不長,越國在艱難地攀向頂峰後又猝不及防的迅速衰落,其經歷在戰火紛飛的春秋時代不能使歷史駐足停留,卻足以留給後人思考,為何稱霸一時的越國竟迅速走向衰亡?今天來看,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分為社會性原因和人為原因兩大部分。

一、越國本身國力羸弱

1、先天不足——地理位置偏僻,政治制度落後

自古以來,文明都發源於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的區域,先秦時,中原是經濟政治最發達的地區,而越國天高水遠,從而導致政治制度的滯後。

越國處於我國東南地區,先秦時的政治經濟中心都在中原,東南地區被稱為“百越之地”,以荒涼著稱,越國的勢力正在此區域。隨著春秋禮樂文明的發展,中原地區慢慢建立了穩固而強大的政權,文明的制度也慢慢發展起來。

而這時的越國仍然處於部落聯盟的狀態,部落與部落之間並沒有強有力的聯繫,經常發成部落間的衝突和戰爭。

此時北方各國都在改革政治經濟,力圖爭霸,鞏固勢力。然而越國滅吳後,卻大力推廣分封制,原本就不穩固的政權被劃分到宋王、搖王、荊王、幹王、烈王、越王史、周宋君等諸侯手中,無疑為之後越國的分裂埋下隱患。

先天不足,後天內鬥:連齊桓公都忌憚的越國,為何登頂後就跌落

由於越國遠離中原地區,不能接觸到最新的政治模式,類似於閉門造車,即使別的諸侯國已經經受了勢力不集中所導致的分裂危機,但地理位置的先天弱勢使越國沒法及時參考,故而徑自採用在當時並不適用的分封制。

2、文化落後——武力強盛,疏於文治

實際上,越國的治理是不到位的,武力強大的它卻疏於文治,在各國引進人才進行改革以提高國力的浪潮下,越國遲早要成為犧牲品。

前面說過,越國處於蠻荒之地,就算後來滅了吳國,實際上也是不受其他國家接納的,根本上就是文化差異。像北方各國,諸如齊國,魏國,秦國,都是相當重視文治的。

政治人才對國家的改革雖然不能馬上發生效用,但正確的改革在時間考驗下往往能讓國家發生脫胎換骨的改變,就如齊國的管仲改革,幫助齊桓公登上了霸主之位。

人才,正是越國的弱勢。追根究底,勾踐能滅吳國,跟文臣范蠡和文種的出謀劃策密切相關。

當時吳國大敗越國,重重挫傷了越國的銳氣,勾踐一時也想不到辦法,還是在范蠡和文種獻計下,決定假裝臣服,潛入吳國內部,離間吳王夫差和伍子胥,最終報仇雪恥。事實證明,范蠡和文種謀劃得當,多年後終於迎來了“越王勾踐破吳歸”的勝利。

先天不足,後天內鬥:連齊桓公都忌憚的越國,為何登頂後就跌落

然而,越國稱霸後,不知為何,再也沒出過范蠡和文種這樣的人才。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人才並不終身忠於一主,他們有很大的選擇彈性。

所謂“鳥擇良木而棲”,人才更是擇良君而處,不過當時有創見的人才大多沒有好下場,如幫秦國變法,使國富兵強的商鞅最終死於車裂,伍子胥對吳王忠心耿耿,卻敵不過奸臣讒言,被下令賜死。可想而知,在當時的這種環境下,人才只會越來越少,就算有治國之才,也不願冒生命危險。

范蠡就是因擔心“鳥飛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才辭官歸隱,拒不做官。留下來的文種後來也因為勾踐猜忌,死於非命。

范蠡、文種之後,越國再無人才,也再無治國良策,間接導致其最終滅亡。

3、群雄爭霸——各國角逐,無奈成犧牲品

一個國家的興衰,雖與武力強大與否有最直接的關係,但也會受國家策略的影響,特別是在先秦多國角逐的背景之下。

當初孔子的故國魯國遇難,孔子派子貢遊說各國,於是有了“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的局面,可見當時負責遊說的謀士的重要。既然謀士可以讓一個國家起死回生,當然也可以讓一個國家入泥潭而不得出。

楚威王時代,越國想要攻打齊國,齊王知道了,便派謀士前去遊說越王。謀士勸說越王:“若您不攻打楚國,從大處說,您不能稱王,從小處說,您不能爭霸”(潛臺詞是:您攻打齊國沒用,還不如攻打楚國呢)謀士一番遊說,越王心動,轉而攻打楚國。

先天不足,後天內鬥:連齊桓公都忌憚的越國,為何登頂後就跌落

這下可好,一下子撞到槍口上了,彼時楚國國勝兵強,根本不似齊國謀士說的那樣。楚王發兵,迎接越軍,自然取得大勝,將原來越國侵吞的吳國土地一併奪走,越國經此戰分崩離析,一蹶不振。

二、內亂未定,外患接踵而至

一個國家的沒落,除了外部的社會原因外,肯定也有內因。越國衰亡的內在原因,都出在統治者身上。具體說來,又包括“越人三弒其君”“君王不治”兩個原因。

1、越人三弒其君

“越人三世弒其君”語出老莊,說的是越國三代君主都是通過弒殺上一任君主來奪得王位的,以至於三世之後,到王子搜即位時,不管怎樣他都不願意當國君,甚至逃到山洞裡躲著。

直到眾人在山洞口點燃艾葉,拼命扇風,以逼王子搜出來,還為他準備好了國君乘坐的轎攆,王子搜才緩緩登車,仰天大喊:

“君乎君乎!獨不可以舍我乎!”(君主之位啊,君主之位啊,為什麼就不能放過我呢!)

越人殺掉的是暴君,越人擁立的也是暴君,君王與越人就是殺與被殺的關係,王子搜不願意殺人也不願意被殺,所以不願做越國之君,但家天下的越國又怎能無君,所以王子搜哀嘆。可見驅逐暴力、愛惜生命的關鍵不在於誰做君主,而在於要改變家天下的制度。

先天不足,後天內鬥:連齊桓公都忌憚的越國,為何登頂後就跌落

王子搜並不是討厭做國君,而是憎惡做了國君難免會招來殺身的禍患。像王子搜這樣的人,可以說是不因為國君之位而傷害自己生命的人了,這必定就是越人一心想要讓他做國君的緣故。

從這句短短的話和上則小故事可以大概想象出當時越國國內的混亂。國君是國家的象徵,代表一個國家至高的善和美德,如果連君主都不能為舉國之民作表率,這個國家又怎能保持良好的秩序,養成和諧的社會風氣呢?

統治階級內部的不和和混亂勢必不能服眾,所以即使勾踐最終吞併了吳國,其弒父之舉也不能讓眾人臣服於他,為越國後來的分裂和滅亡埋下了伏筆。

2、君王不治

越王勾踐破吳後,越國的勢力得到迅速的發展,疆界已拓展到淮北地區,可稱得上疆域遼闊,然而,為什麼越國如此厲害卻不能躋身“戰國七雄”呢?

實際上,越國得力的國君屈指可數,到了無疆時代,內憂外患相繼襲來,沒有治國天賦的無疆根本應付不來,越國至此逐漸衰微。

越國和楚國、齊國接壤,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摩擦,不過從未爆發大的爭端,直到無疆時代的到來。無疆作為君主,並沒有特別的治國才能,反而做事沒有主見,容易受他人挑撥和誤導。

當時,楚懷王與無疆合議攻打齊國,沒想到被齊國謀士一通遊說,無疆也不知怎麼想的,馬上倒戈齊國,想要攻打楚國。無疆一心想著楚國的疆域和越國多有接壤,他早就想吞併楚國,恢復昔日強盛。

先天不足,後天內鬥:連齊桓公都忌憚的越國,為何登頂後就跌落

然而無疆想的太過簡單,彼時的越國根本不是楚國的對手。越國和楚國一交戰,馬上大受挫敗,無疆也在這次戰爭中命喪黃泉。

三、總結

勾踐為了匡復越國,歷經十年臥薪嚐膽,朝夕錘鍊才換得最後的成功。然而越國後來卻在短短時間內分崩離析,直至滅亡。歷史的殘酷,不禁令人唏噓,所謂功成千載,功虧一簣。一個國家想要崛起,往往要付出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

君主必須勵精圖治,戰戰兢兢,才能於長久的困頓中獲得成功。而一個國家要走向破滅,往往就在不經意的幾個春秋,想當年強盛的大秦帝國,國運竟如此短暫;讓中國皇帝引以為傲得天朝上國,不也在清朝外敵得炮火聲中踉蹌滾落歷史舞臺麼?

做人如治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僅要努力爭取有利於發展的外在資源,更要注意修煉內心,方能成就大業。

參考文獻:

《史記》

《莊子》

《國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