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工作室制:關乎廣播電視臺機制改革的重大創新

【觀察】工作室制:關乎廣播電視臺機制改革的重大創新

【觀察】工作室制:關乎廣播電視臺機制改革的重大創新


近年來有些廣播電視臺積極探索推進工作室制,產生了顯著成效。加快完善和推廣工作室制,可以激發化危為機的動力,促進廣播電視的復工復產、創新創優和迭代升級。



核心要點:

  • 工作室制:廣播電視臺人事制度的重大創新
  • 工作室制:打開激發人才活力的開關
  • 工作室:內容創作人才培育搖籃
  • 工作室:融合型人才孵化基地
  • 媒體工作室:複合型人才發展平臺

廣播電視臺經營發展正遭遇兩大挑戰的疊加,一方面,轉型滯後使得廣播電視臺發展空間加速收縮,發展動能加速弱化;另一方面,疫情帶來的空前衝擊使廣電媒體產業經營急劇下滑,傳統廣電的發展面臨空前危機。

如何化危為機,需要系統施策,但首要的是圍繞激發活力,進行體制機制改革。

近年來有些臺積極探索推進工作室制,產生了顯著成效。加快完善和推廣工作室制,可以激發化危為機的動力,促進廣播電視的復工復產、創新創優和迭代升級。

1、工作室制:廣播電視臺人事制度的重大創新

工作室制體現了中央關於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

它以扁平化、專業化、垂直化、全流程的機制創新,突破內部組織架構,聯結外部市場資源,打破用人機制瓶頸,實現人才能上能下、能進能出,顯著地激發了人才的活力和潛力。越來越多的臺正在積極穩妥地推廣工作室制,用改革實踐來推動高質量創新性發展。

圍繞工作室機制改革,各臺紛紛推出專門指導意見與管理辦法,通過評審打分等程序擇優掛牌涵蓋各業務與經營領域的工作室,賦予其獨立的選人用人權、自主運營權、資金支配權、資源使用權,優化績效分配方式、明晰責權利關係,同時在導向管理、安全播出上進行嚴格管控,並建立健全相應的服務體系,對工作室實行動態管理與考核。一批有意願、有能力、有抱負的優秀骨幹人才或主動申報成立個人品牌工作室,或牽頭核心團隊組建部門工作室,創作創業創新熱情高漲。

工作室已成為廣電媒體內部打破現有機構、部門、編制、身份限制,促成人才良性流動,實現內容、產品、運營、技術服務、項目活動等各專業崗位協同合作、創造價值的全新組織單元。

2、工作室制:打開激發人才活力的開關

湖南衛視自2018年推行工作室制以來,分兩批共授牌12個工作室,通過建立多維度評估體系、完善支撐保障體系、製片人與總導演分設、鼓勵年輕製作人等制度措施,打造創作創新發展空間。

特別是在激勵機制方面,推出年輕人才創新計劃和樣片生產、試播制度,賦權領銜製作人在臺內外招人用人與提拔權,讓頭部創作者分享高比例創收紅利,並打通衛視頻道與芒果TV承製播出通道,從情感聯結、榮譽感、成就感、歸屬感以及收益等各方面,極大激發了人才幹事創業活力。

這些工作室吸引了20多個節目團隊中一半以上的導演加入,產出了近八成的自辦節目和七成的創新方案,創造了九成多的營收,一批35歲以下的優秀青年人才擔綱節目總導演,出品多檔爆款節目。


3、工作室:內容創作人才培育搖籃

2019年,上海臺優化調整人力資源結構,把分散在融媒體中心、東方衛視中心、第一財經、版權資產中心等多個部門的紀錄片製作人才集中起來,成立紀錄片中心並推行工作室制。

經過改革,隊伍創作活力得到極大釋放,紀實頻道收視率、收視份額及廣告收入均明顯增長。SMG整合旗下五岸傳播和尚世影業影視板塊,成立五大工作室,孵化內容人才生產能力成效初顯,影視劇多點開花。

截至2019年年底,湖南臺芒果TV已成立16個內容製作工作室團隊,形成良性競爭與淘汰機制,釋放團隊創新活力,為新IP生產提供持續動力;構建起15個影視工作室矩陣,其中除自有工作室外,還通過發佈“新芒計劃”,與市場上有潛力的新銳影視劇核心團隊簽約,成立戰略工作室進行合作,最大程度調動外部資源,帶動自身隊伍培養。

2020年正月十五期間,湖南臺對新聞中心、芒果TV、天娛傳媒、芒果娛樂、芒果影視等芒果生態進行全體動員、全面調度,增派多個工作室聯合制作推出湖南衛視《元宵一家親》特別節目。


【觀察】工作室制:關乎廣播電視臺機制改革的重大創新


4、工作室:融合型人才孵化基地


多家廣電媒體調動全方位資源,發揮各工作室協同作戰優勢,創新制播思路、加強研發應用,打通雲視頻、5G、AI等融媒體技術與常規演播廳視音頻技術系統,在疫情期間通過嘉賓視頻連線、vlog拍攝、彈幕互動等多種新形式進行“雲錄製”,在恢復《歌手》《聲臨其境》等日常節目製播的同時,開播《天天雲時間》《我們宅一起》等系列新節目,率先實現電視節目生產復工。

【觀察】工作室制:關乎廣播電視臺機制改革的重大創新

安徽臺把融媒體工作室作為融合發展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在2019年創辦了60家融媒體工作室,通過利潤分成、評星激勵、作品獎勵、參評傾斜等多方面進行人才激勵,半年時間成果顯著,內容運營亮點頻現、新媒體矩陣漸成規模、融媒業務實現增量。

河北臺將工作室機制改革作為推動媒體融合的重要抓手,經過市場分析、媒體整合、創新創優、風險應對等全面評審,掛牌成立首批11家工作室,其中超過半數為個人品牌冠名,以點帶面,發揮優秀人才示範引領作用,為全臺深化改革、創新融媒體生產運營注入了活力。天津臺融媒體工作室打造了一系列爆款新媒體產品,成功激活傳統廣電人幹事熱情,挖掘培育出多個廣電系網紅工作室。


5、媒體工作室:複合型人才發展平臺

面對內容產品生產與經營雙重考驗,工作室內部講求生產經營全流程、一體化的團隊協作,要求每個成員既要掌握全媒體制作技能,又要熟悉線上線下運營思維。工作室直面臺內考核與市場競爭雙重壓力,普遍施行體現公平與效率的激勵機制,要求團隊成員與負責人一樣,對工作室產品質量與經營成果高度負責。

體制內外、不同身份員工的潛力與積極性被全面調動起來,工作室成為了培養複合型人才的最佳環境。2019年,福建臺31個工作室實際運行半年多即創收3430多萬元,內容製作與項目活動經營均邁上新臺階。廣東臺多家個人品牌工作室全媒體運營成果豐碩,在整合市場資源、實現內容產品衍生價值二次開發的同時,帶動了全員創新創業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