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佳苗经典之作《告白》:一部处女作凭什么能在中国畅销十余年?

媒体只是在残忍的作案方式,以及凭推测得出少女内心的阴暗上大做文章,关键的真相却不明不白地被人渐渐淡忘了。这样的新闻报道是正确的吗?该案的此类报道,只不过是在某些人心中的阴暗处,植入了这种变态的、没有一点儿人味的猎奇的犯罪心态,只不过是在煽动可悲的人们崇拜愚蠢的罪犯而已。——《告白》


湊佳苗经典之作《告白》:一部处女作凭什么能在中国畅销十余年?

【1】畅销书的魅力所在

在此之前,我不曾读过《告白》。尽管它和我打过多次照面,我完全没搭理。二月初的某个晚上,它又再次晃进我的手机页面,橘黄与白色相间的小清新封皮,上面有几个大字:豆瓣高分惊悚电影《告白》原著。

我无聊当头,坚信一本书若是优秀,必然会自动进入我的涉猎范围,《告白》的营销团队很努力,我得给他们一个机会。我翻开它,究竟是好是坏,我需要当一个法官,反正就几分钟而已。

第一章没读完,我的心已经牢牢揪住了,是个迷人的妖精,它胜诉了。夜虽已深,我没在意,热血沸腾的翻完最后一页。消失了好久的阅读欲望,突然一下子燃烧了起来。好书不嫌晚读,那是扯淡。

熟悉了东野圭吾《沉默的巡游》那种,着重反转设计、解谜过程,天不塌,就得看完结局才闭眼的推理小说;见惯了雷蒙德·钱德勒《漫长的告别》这种,推理过程、情节设计不重要,嘲讽、俏皮话不能少的硬派侦探流小说;《告白》这类,以罗生门的手法,展现截然不同性格、年龄、语气的角色告白,将各自迥异的内心心理活动文字化,最终拼凑成杀人与复仇,慈爱与憎恶,法律和情理,交相缠绕的推理故事,确实容易擎住眼球。

《告白》是日本女作家湊佳苗的推理小说,霸占图书畅销榜长达十年之久,你也许跟我之前一样,不一定读过,但肯定绝不陌生。以“告白”为书名,难免有点想法,思索应是那种满纸情情爱爱的小说,花样老套,新瓶旧酒,就那回事,掀不起你内心的波浪。

告白一词,在这里是坦白、陈述之意。你总会猜错些事情,我也是。这本书大有来头,并非徒有虚名,否则也不可能在我眼皮底下露面怎么多次了。

《告白》作为推理经典之作,问世至今,仅在日本就卖出了358万册。出版当年,在销量上能与之抗衡的只有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它在日本获得了好几个知名大奖,书籍出版后没两年,太过火热,立马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告白》,代表日本角逐当年的奥斯卡奖,风光无限,作者此后的作品也再难超越这个巅峰。

东野圭吾兢兢业业、笔耕不辍写作二三十年,才被大众熟知。一个初出茅庐的作家,仅凭第一部长篇处女作,就名利双收,究竟凭借什么征服挑剔的读者?因素肯定很多,必然有他人入门而不得、知晓而学不会的存在,我自认为《告白》在这三方面的表现不容忽视:精妙细腻的语言描写、独特的写作风格、揭露了多重复杂的人性。


湊佳苗经典之作《告白》:一部处女作凭什么能在中国畅销十余年?

【2】语言描写:真实、细腻、精妙、贴切

古典推理小说都比较强调悬念程度,反转能否令读者大声惊呼:“这结局,谁能想到?”、“杀人凶手竟然是她?谁能猜到”、“他竟然是终极boss?”。不得不承认,追求这种效果的推理作家不在少数,对我而言,情节万万没想到,若文笔马马虎虎,是无法令我捧书重读一遍的。不乏著作盛名在外,但读者却不愿意花时间去欣赏的例子,哪怕是最负盛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在内的小说,被人熟知的仅有小部分。若能坚持读几页,就能读完全本的小说,往往是那种语言描写优美的那类。语言表达,是断定一本小说是否经典永恒的重要标准之一。

要说上乘之作《告白》,除了风格独特,还有什么能令读者一度上瘾的优秀品质?必须是语言,精妙的文笔是勾起大众阅读欲的基础,如本书中通过森口悠子之口,对浪子回头与庸庸碌碌的人的贴切表述,恐怕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吧:

“比起误入歧途后回归正道的人,一向循规蹈矩的人绝对更加了不起。遗憾的是,这种人平日是不会成为焦点的,在学校里也是一样。于是,每天认真生活的人就会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产生疑问,有时候,这疑问就会成为导致负面思考的原因。”

一部长篇小说,需要车载斗量的绝佳描写,最好写的每一句话都能令人发醒,描述的每一段话,都能发觉与你写的有云泥之别。《告白》中确实有大量诸如此类,一针见血、犀利、客观的文字描述,令人格外喜欢:

“能够让一切仇恨都烟消云散的复仇是不存在的”

“怀有杀意的杀人没有时间考虑使用凶器”

“愚蠢的庸人们忘记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自己并没有制裁他人的权力”

“杀意,原来是在本应该保持一定距离的人越过了界限的时候产生的。”

“虽然生命轻如泡沫,尸体却重如铁块”

文中还有一段,是在爱美的死因真相被公布后,少年A依旧每天如无其事的来上学,导致班里总是弥漫着压抑的气氛,作者通过北原美月之口,表达出来的措辞描述,着实令我万分钦佩:

沉淀、透明、凝结、流动……我认为气氛是在场所有人的气场的混合体。而我每天之所以会异常敏感地嗅到这些气氛,以致感到窒息,恐怕是因为我一直没有能够融入那混合体吧。总之,虽是春天,在我们B班教室里弥漫着的气氛,一言以蔽之——非常诡异。

不光列举出的这些文字,还有更多。我在阅读过程中,不经意读到的某段文字,就感觉这些犯罪仿佛真切的发生了,书中人物的行为举止、所思所想,让你惊讶,因为自己曾做过、经历过、见证过,宛如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不知自觉就置身其中,跟角色一样默默承受着一切的发生。特别是书中对角色心理、行为描写,真实到令人窒息、毛骨悚然,合上书会后怕,闭上眼会想象。读完之后,整个人都带着那种喘不上气的压抑感,嗓子眼像被蒙上了一把灰,气愤、同情、悲哀、无助、奔溃、绝望、凝重……我完全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那一刻复杂交错的心理状态。

湊佳苗经典之作《告白》:一部处女作凭什么能在中国畅销十余年?


【3】独特的写作风格:借鉴《罗生门》的多人视角,打破传统侦探、警察的角度揭露犯罪

大众所熟知的推理小说,从头到尾基本上都只以侦探或者警察的眼光,通过变换不同场景来设置悬疑,最终揭露犯罪。读者所能窥探到的内容,大抵是事实的描述,偶尔能窥见行凶者、旁观者、见证者、受害者等人的心理活动,也是作者为了设置障碍需要,推动故事流畅发展的寥寥几笔,不过点缀罢了。

我们阅读推理、悬疑小说,无非想看看犯罪是怎么发生的?究竟谁才是幕后凶手?凶手为什么犯罪?合上书,难免会思索警察与侦探的推测,是否与行凶者、加害者、旁观者心理所想完全一致?我们真的能探究犯罪人的心理吗?

《告白》在这一点与绝大多数推理小说截然相反,直接将森口悠子、渡边修哉、北原美月、下村直树等几人,以受害者、加害者、旁观者的第一人视觉来推动情节发展,完全抛弃警察、侦探,全凭当事人自述或口述,完全还原当时的犯罪心理,不得不说,这是创作推理小说的一大新突破。与传统的推理小说相比,更加鲜活立体、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刺激读者的阅读动力。

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写作设计,无疑会导致创作难度陡然增加,必须跨越年龄、身份,掌握不同人物的说话风格,这意味着得进入另一个人的身体,感知他们的心理变化,参透他们的性格特点,才能在不同人物中自由切换。角色相互之间的过渡必须自然、精妙,不牵强附会,牛头马面。

当然,若这些细节处理得,当反而能让读者深入了解犯罪的原因、过程、结果,好像拥有了上帝之眼,可以窥探每个人的所思所想,也能使读者一点一点的陷进作者营造的氛围中,迫不及待想预知每个人接下来的命运。《告白》完美做到了,博得满堂喝彩,展现出作者深不可测之文学功底,完全看不出是第一次写长篇小说的人。

虽然,这种多角度展现一个犯罪事实的写作手法,日本文坛中早已有其他创作者尝试过,最著名的当属黑泽明的《罗生门》了。湊佳苗肯定深受《罗生门》的影响,她借鉴了这种写作手法,同时也作了相应调整、完善,使《告白》通篇呈现出不徐不疾、娓娓道来的节奏,中间又突然来个逆转,以至于文章波澜迭起,步步惊心,既能看到旧元素的影子,也能发现增加了不少新元素,展现了强大的文字驾驭能力。这位女作家也凭借《告白》一书,跻身于畅销推理小说家之列,因此奠定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而其后出版的几本小说都有这本处女作的基调。

湊佳苗经典之作《告白》:一部处女作凭什么能在中国畅销十余年?


【4】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多重问题,揭示复杂人性的能力

作为一个老师,究竟该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老师又该如何与同学相处?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培训,怎样才是成功的?怎样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犯错误?媒体新闻该如何报道犯罪?社会应对青少犯罪该如何管控?未成年法究竟是为了保障青少年权利还是犯罪者的保护伞?公法审判与私法制裁,哪个更有意义?人伦与法理,该如何选择?……久久无法平静,这些疑问充斥着我的大脑,找不到正确的回答。能发人深省的作品,总是不多。

为什么一本虚构的小说,能让读者陷入沉思,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不得不说,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告白》这部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悬疑推理小说,能展开探讨的话题,随便翻开一页,都够写一篇论文来论述,它反映的社会现象太深刻了,逃不走,绕不开,是每个人平淡生活里的刺。

书中每章的标题都极富深意:神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传道者,对应的都是一个人物角色的告白。慈爱者这章,我看完最压抑,并非怜惜直树妈妈的悲惨结局,她代表着数以万计妈妈的缩影。

直树妈妈向来讨厌儿子的班主任,强烈反对让单亲的妈妈担任处于青春期的儿子的班主任,还以此为理由,写信要求校长换个班主任;

儿子被不良高中生纠缠,班主任让其他男老师去接直树,就认为班主任以家庭为重,认为校长要是听她建议,更换班主任的话,儿子就不会卷入事件了;

儿子杀了爱美,班主任来家里询问,真相已经大白,直树妈妈却坚持认为是老师捏造的,并非事实,渡边也是受害者,全部都是班主任一个人的错;

直树害怕去学校被同学杀死,成了家里蹲。妈妈认为家里蹲的原因不是家庭教育有问题,否认自己儿子说家里蹲的事实。同时,为了让街坊邻居也不这么认为,还专门去医院开了诊断书;

直树告诉妈妈自己可能得了艾滋病,也是自己亲手杀了爱美,让妈妈去派出所报案。妈妈无法接受事情真相,留下遗言,拎着菜刀,要把儿子杀了,并自杀。

直树妈妈的所作所为,简直让人直冒冷汗。她没有什么道德观念,孰是孰非全靠自己相信、爱护孩子,结果却发现错的离谱,也因此导致自己死亡。愚蠢不分年龄,愚蠢也会害人,不可挽回的悲剧,作者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母子形象,让读者感受着这扭曲的家庭教育、扭曲的母子关系,扭曲的爱,细思极恐,可怕至极。

善恶可能只是一念之间,人性的不可知及丑恶,人心可怕起来是没有年龄边际的,愚蠢也能导致犯罪。

《告白》里揭示了老师与学生、家庭关系、同学之间的社会现状,借此展现了的多重复杂人性。人性并非单纯的善良、邪恶,也不是黑白泾渭分明,即使是我们,在面临相同境地时,也无法做出完美的应对行为。它能给读者的只有警示作用,灰色认知很多,黑白决策只有一个,不要重蹈书中的悲剧。

【全文完】


湊佳苗经典之作《告白》:一部处女作凭什么能在中国畅销十余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