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灣海戰,離勝利只差一步卻下令撤退的慄田健男是畏戰怕死嗎?

深度

摘要:在著名的萊特灣海戰中,日軍擔負主攻任務的中央部隊司令官慄田健男海軍中將,在距離勝利只有咫尺之遙的時候卻下令撤退,從而功虧一簣。因此很多人都認為慄田就是個畏戰怕死的膽小鬼,真的是這樣嗎?


萊特灣海戰,離勝利只差一步卻下令撤退的慄田健男是畏戰怕死嗎?

世界上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萊特灣海戰,其實是有由幾場海戰組成的一次海上大戰役。太平洋戰爭開始時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此時已經日落西山,尤其是航母和艦載航空兵更是損失慘重,已經難以和美軍強大的航母艦隊對抗。而眾所周知,在現代海戰中,制空權才是決定海戰勝負的關鍵原因。所以這場海戰日軍的失敗幾乎是註定的。但日軍精心制訂了代號“捷一號”的作戰計劃,一面以航母艦隊為誘餌將美軍航母艦隊調虎離山,一面以戰列艦和重巡洋艦為核心的水面艦艇編隊,南北夾擊萊特灣美軍登陸灘頭。

最終,日軍以航母艦隊和南路艦隊極其慘重的犧牲為代價,成功引開了美軍航母艦隊,為慄田健男海軍中將指揮的中央部隊突擊萊特灣打開了通往勝利的大門。慄田艦隊也確實已經殺到了萊特灣薩馬島海域,而在這一海域的美軍只有第七艦隊的一支護航航母小艦隊,護航航母和戰列艦在艦炮射程內遭遇,對護航航母來說就是末日。慄田艦隊只要消滅了這支實力羸弱的小艦隊,就可以直搗萊特灣,對登陸灘頭毫無保護的運輸船和登陸艦艇大開殺戒。但是就在這樣距離勝利只有一步之遙,日軍煞費苦心的計劃就要實現之時,慄田卻下令掉頭返航,痛失了幾乎唾手可得的勝利。因此,他的這一撤退命令成為後世研究萊特灣海戰最關注的焦點,還有很多人都認為慄田就是一個畏戰怕死的膽小鬼,真的是這樣嗎?


萊特灣海戰,離勝利只差一步卻下令撤退的慄田健男是畏戰怕死嗎?


不過非常奇怪,日軍方面對慄田的這個決定並沒有太大的責難,反倒是美軍方面對此極為好奇,在戰後還一直希望瞭解慄田的想法,還有很多文章對此進行分析研究。

對於慄田在萊特灣海戰中的表現,過去不少文章都評價他是能力平庸,痛失良機,甚至是畏戰怯戰的懦夫,畢竟慄田以前還有多次臨陣脫逃的前科,在日本海軍裡有著“逃跑的慄田”之稱。但是,如果能拋開先入為主的偏見,認真分析慄田在萊特灣海戰中的表現,可以發現他其實做得已經相當不錯了。

一開始在巴拉望水道,慄田艦隊的航行隊形確實有問題,驅逐艦都在兩側,編隊前面卻沒有一艘驅逐艦,難道美軍潛艇只會從兩翼攻擊?結果美軍潛艇恰恰就是從艦隊正前面發起攻擊,一舉擊沉2艘重巡洋艦、重創1艘重巡洋艦。這一戰慄田的部署要負很大責任。

而在錫布延海海戰中,慄田的表現就很出彩了,甚至可以說是最高光的時刻。在美軍一輪又一輪猛烈空襲後,他率領艦隊向西撤退。這可不是膽怯逃跑,而是暫避美軍鋒芒,當然慄田這麼做另外還有迷惑美軍的意圖。不然也不會在西撤兩小時之後就又重新掉頭東進,這時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豐田副武的命令可還沒有來,所以這是慄田自己的決定,說明這時候慄田進擊萊特灣的決心還是很堅定的,西撤只是策略性的。而且慄田的這個西撤動作,非常有效,讓美軍第三艦隊司令哈爾西認為慄田艦隊已經被擊退了,從而放心大膽地率第三艦隊全軍北上追擊小澤艦隊。完全可以說,慄田的這個行動比小澤的誘敵更為有效,如果他不暫時後撤,即便美軍發現了小澤艦隊,但看到慄田艦隊還在向萊特灣進發,絕對不可能全軍北上,一定會在聖貝納迪諾海峽留下部分兵力。請注意,哈爾西組建第34特混艦隊的預先命令,前提就是如果慄田艦隊繼續向聖貝納迪諾海峽前進。


萊特灣海戰,離勝利只差一步卻下令撤退的慄田健男是畏戰怕死嗎?


在薩馬島海戰中,慄田在無法準確掌握戰場信息的情況下——客觀上有大自然的暴雨、美軍釋放的煙霧、艦炮射擊的硝煙,主觀上偵察報告的錯誤,這些因素都對慄田的判斷和決策會有影響和干擾,而且慄田本人已經連續幾天處在高度緊張狀態,身上登革熱還沒痊癒,又因為旗艦“愛宕”號被擊沉而在海里游泳,體力精力都已經相當疲憊,那麼他在指揮上的失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正是由於將美軍護航航母誤認為是大型航母,所以慄田擔心己方艦隊航速上不佔優,燃料也不充裕,所以為了搶時間才沒有調整艦隊隊形就立即轉入追擊。不過此後他多次命令“大和”號起飛艦載水上飛機進行偵察,以掌握戰場實際情況,但這些水上偵察機基本上都被美軍很快擊落,所以慄田始終無法掌握戰場情況。

當日軍岸基飛機報告北面發現美軍航母艦隊,他一開始還是堅持南下突入萊特灣的,是在部下的勸說下才改變了主意,所以給他扣上和“捷一號”作戰精神格格不入,“貪生怕死的懦夫”的大帽子顯然是太武斷了。

在撤退時,他看到日軍岸基航空兵的大機群飛去攻擊美軍艦隊,便立即停止返航,而是在聖貝納迪諾海峽東口等待突擊機群的消息,準備在岸基飛機擊傷美軍艦艇後,再指揮自己艦隊展開夜戰擴大戰果。可見,直到返航時慄田的指揮還是非常果斷而且富於進取精神。


萊特灣海戰,離勝利只差一步卻下令撤退的慄田健男是畏戰怕死嗎?


很多指責慄田的人都是從美軍的角度,以美軍的恐慌和混亂來作為批評慄田沒能將突擊作戰進行到底的理由。但這顯然太片面了,慄田不是能掐會算的神仙,他不可能在超越客觀條件下進行判斷和決策,他的決定是在嚴重缺少正確情報、觀測條件不理想、艦隊本身在燃料、性能上的種種限制以及自身生理心理等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慄田在萊特灣海戰中的指揮,即便不能說是盡善盡美,但至少也是“大節無過,小處有虧”。

還有,要看到當慄田決定放棄突入萊特灣北上,以及最後撤退時,艦隊的絕大多數軍官都沒有表示反對,可以說這也是當時日軍上下的普遍心聲,這和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海戰時南雲忠一兩次錯誤決定都有人反對的情況完全不同。

當然,和慄田唱反調的還是有,處處和慄田作對的就是第1戰隊司令宇垣纏,第1戰隊下轄“大和”號、“武藏”號和“長門”號3艘最重量級的戰列艦,是慄田艦隊最具戰鬥力的核心力量。宇垣纏和慄田幾乎是針尖對麥芒,第一是兩人性格差異,慄田出身文人世家,思考問題比較理性。而有著“黃金假面”之稱的宇垣纏,曾經擔任過山本五十六的參謀長,和山本一樣有著濃厚的賭徒性格——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後,宇垣纏率領11架“盛豐”特攻機向美軍發動了被稱為“宇垣私兵特攻”的最後一次自殺攻擊。第二宇垣纏是海軍大學畢業,在日本海軍裡,沒有在海軍大學鍍過金基本沒有可能晉升海軍大將,在將級軍官裡海軍大學畢業生也是絕大多數,而且對不是海軍大學畢業的同僚向來是很看不上的。而慄田恰恰不是海軍大學 畢業的少數人之一。還有宇垣纏是岡山縣人,屬於開發比較早的關中地區,而慄田是關東地區的茨城縣人,關中人歷來很看不起關東人。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兩人的矛盾就難以調和了。

戰後,慄田對萊特灣海戰一直絕口不提,直到1954年,也就是萊特灣海戰結束整整十年後,記者伊藤政則才說服慄田接受了採訪。不過慄田在採訪中,並沒有清楚地解釋自己放棄突入萊特灣的原因,只是說北上是為了尋找一支美軍的航母艦隊。因為“萊特灣是不會動的,而敵人的航母是會動的,所以發現敵軍航母的機會是個未知數。”伊藤又追問,在北上沒有發現美軍航母艦隊後,為什麼沒有再南下突入萊特灣而選擇了向聖貝納迪諾海峽撤退?慄田是這樣回答的“那時我腦子根本就沒有萊特灣,我記得當時困擾我的問題是第二天在錫布延海是不是會遭到敵人的空襲和燃料短缺。”

對於伊藤是否應該堅決執行命令的提問,慄田卻冷笑不答。或許在慄田內心深處,對於突入萊特灣消滅美軍運輸船和登陸艦艇的命令,還是有牴觸情緒的。因為慄田不同於大多數日軍軍官,由於出身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的緣故,更多了理性和人性。


萊特灣海戰,離勝利只差一步卻下令撤退的慄田健男是畏戰怕死嗎?


《萊特灣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海空戰》封面

想要詳細瞭解這場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海戰,是怎樣決策、部署、展開,戰役過程是怎樣跌宕起伏充滿了戰爭的戲劇性,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是怎樣以決死之心要開出“死亡之花”,最終卻灰飛煙滅?美日雙方參戰將領和主要作戰艦艇的性能。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和知兵堂聯合出版的《萊特灣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海空戰》,由著名二戰戰史學者周明和李巍編著,16開,296頁,30萬文字,200幅歷史照片和地圖,全景式介紹了這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海戰。


萊特灣海戰,離勝利只差一步卻下令撤退的慄田健男是畏戰怕死嗎?


《萊特灣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海空戰》目錄


萊特灣海戰,離勝利只差一步卻下令撤退的慄田健男是畏戰怕死嗎?


《萊特灣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海空戰》內頁

本書定價62元/冊,2020年4月底上市,各地新華書店、噹噹網、京東、亞馬遜以及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官網、知兵堂網上書店(可以搜某寶和公眾號“知兵堂書店”)均有出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