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2小時的人類極限與2千年的軍事奇蹟

馬拉松:2小時的人類極限與2千年的軍事奇蹟

※ 埃魯德•基普喬格在維也納馬拉松終點

10月12日結束的維也納馬拉松賽上,當計時器定格在1小時59分40秒2,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肯尼亞長跑名將埃魯德·基普喬格再次突破人類極限。

人類首次跑進2小時,這背後一定沒那麼簡單!

很多人都知道,馬拉松長跑起源於古代的馬拉松戰役。人類文明的進步數千年來始終與戰爭不斷交織前行,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和現代競技體育都仰仗身體的較量,追求更快、更強是人類不斷奮鬥的目標。

公元前5世紀,古代希臘城邦與波斯帝國之間爆發了一場漫長的戰爭,波斯帝國先後三次入侵希臘,史稱希波戰爭。著名的馬拉松戰役就發生在波斯帝國第一次入侵希臘時。

四大文明古國被波斯干翻了三個

擁有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和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人可謂文武全才,能讓希臘人苦苦抵抗數十年的強大敵人,是實力開掛、堪稱戰鬥民族的波斯人。

馬拉松:2小時的人類極限與2千年的軍事奇蹟

※ 公元前6世紀的米底王國(Median Empire)

※ 來源/Perry-Castañeda Library(PCL)

相傳波斯人是雅利安人的後裔,古波斯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自中亞進入伊朗高原南部定居,伊朗高原北部居住著他們的鄰居米底人。

公元前10世紀至7世紀,伊朗高原以西是亞述帝國(Assyria Empire)的地盤。公元前612年,米底人聯合兩河流域的新巴比倫王國攻滅亞述帝國,建立米底王國。同樣混伊朗高原,米底人更秀,波斯人成為米底鄰居的村民。

公元前559年,偉大領袖居魯士大帝統一波斯各部。不甘寂寞的波斯人羽翼漸豐,緊緊圍繞在以居魯士大帝為核心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周圍,起義反抗米底王國。公元前550年,米底王國被波斯滅亡,繼承米底人“地產”的波斯帝國建立。

居魯士大帝深知土地不是充話費送的,一生致力於為波斯帝國開疆拓土。公元前546年至525年,波斯帝國首先征服了小亞細亞的呂底亞王國,然後向東推進到中亞和印度河流域,再向西攻滅兩河流域的新巴比倫王國,最終將埃及王國收入囊中。

馬拉松:2小時的人類極限與2千年的軍事奇蹟

※ 開創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

※ 來源/文明6 (Civilization VI)

公元前522,大流士一世發動政變奪取王位。這位履新的波斯王鎮壓了巴比倫、埃蘭、米底等地的起義,鞏固了帝國的統治,然後繼續向外擴張,將廣闊的印度河平原收服成為波斯帝國的第20個省。

四大文明古國被波斯干翻了三個,亞歐非大陸都為之震動!

波斯征服印度的那年,中國正處於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那年孔子35歲,魯國的政治形勢惡化,孔子帶領弟子到齊國發展。在齊國碰壁後,孔子又返回了魯國,繼續從事文化教育事業,畢竟再亂不能亂教育。

攻無不克的波斯大軍是不可能停止征伐的。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一世率軍西渡博斯普魯斯海峽,擊敗愛琴海北岸的馬其頓王國,控制了黑海和色雷斯一帶,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希臘諸城邦開始直面波斯帝國的威脅。

馬拉松:2小時的人類極限與2千年的軍事奇蹟

※ 公元前6世紀至5世紀波斯帝國的擴展

把雅典人抓來為波斯王餵馬!

公元前8世紀起,伯羅奔尼撒半島、愛琴海諸島的希臘人陸續建立包括雅典、斯巴達在內的數百個城邦國家。隨著城邦人口飽和,希臘人向小愛琴海對岸的小亞細亞沿岸等地殖民擴張,形成了愛奧尼亞等城邦區域。

自從波斯帝國征服小亞細亞的呂底亞王國起,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就被波斯人嚴酷統治、奴役、課徵重稅。希臘人苦波斯久矣,終於在公元前500年爆發大規模起義。

愛奧尼亞諸城邦以米利都為首,武裝反抗波斯帝國的“反動統治”,並向希臘本土諸城邦求援。斯巴達拒絕參戰,雅典及埃雷特里亞兩城邦派出大批士兵及戰船與米利都並肩作戰。

小國寡民的希臘城邦哪裡是波斯大軍的對手,最終波斯帝國完全征服愛奧尼亞,摧毀米利都城。大流士一世將支持米利都叛亂的雅典和埃雷特里亞視為眼中釘,決定出兵希臘半島教他們“做人”。

馬拉松:2小時的人類極限與2千年的軍事奇蹟

※ 希波戰爭中的希臘諸城邦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海陸兩軍2萬餘人,渡過赫勒斯滂海峽,沿色雷斯海岸向希臘推進。但波斯艦隊在海上遭遇颶風而覆滅,陸軍也被色雷斯人擊退,第一次遠征希臘無功而返。怎麼說呢,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年後波斯人捲土重來,大流士一世派出近600艘戰船、約5萬人第二次遠征希臘。首先攻佔並摧毀了“軟釘子”埃雷特里亞,繼而向“硬釘子”雅典進發,曠日持久的希波戰爭正式拉開了大幕。

無處安放的馬糞讓波斯人斯巴達了

公元前490年,雅典人得到波斯大軍入侵的情報,城內公民兵按照各自的部落組編成約1萬人規模的重裝步兵軍隊,並派出大量偵察兵沿著海岸線進行偵查。

波斯軍隊繼承了亞述和巴比倫的工程技巧,善於通過填平壕溝、堆積土方、挖地道等方式攻克城牆。波斯軍隊將這些工程技巧用於對小亞細亞的戰爭,成功征服了呂底亞和愛琴海東岸的希臘城邦。

當時希臘城邦中的公民兵不是職業軍人,需要經營工農業獲得收入,加之重步兵的機動力弱,交戰雙方通常在邊境上約定時間地點,列陣野戰。一方陣線崩潰後即告結束,戰爭規模小,持續時間短,攻守城作戰水平落後。

馬拉松:2小時的人類極限與2千年的軍事奇蹟

※ 身披青銅重甲的希臘重裝步兵

※ 來源/ACI Toys International Limited

綜合權衡了各方面情報後,在10個部落的將軍委員會上,以執政官卡利烏斯和米提亞德為代表的將領們決定出城迎戰。波斯人多勢眾,需要登陸開闊地區施展布陣,因此雅典軍隊將馬拉松平原視為重點佈防區域。

正如所料,9月10日波斯人開始在馬拉松平原卸載軍隊和物資,急行軍的雅典人也來到平原南端。他們在樹林中紮營避暑,操練軍隊,派出信使斐力庇第斯 (Pheidippides)星夜奔往軍力強大的斯巴達求援。

斐力庇第斯兩天內跑了150公里到達斯巴達,但此時的斯巴達政局不穩,又恰逢斯巴達人傳統的卡爾納尼亞月祭典,斯巴達人必須等到15日月圓祭祀活動結束之後才能作戰。斯巴達人是指望不上了,雅典人要獨自禦敵。

與寬闊的西亞地形相比,濱海靠山的馬拉松平原過於狹窄,波斯騎兵缺乏展開的空間,軍營中人員擁擠,戰馬集中排洩造成汙染。地中海沿岸的夏季乾燥炎熱,降水稀少,草料不足。波斯人的衛生和後勤壓力山大,戰術也一籌莫展。

馬拉松:2小時的人類極限與2千年的軍事奇蹟

※ 龐大的波斯帝國軍隊

※ 來源/斯巴達300勇士

勞師遠征和多日的對峙,使得波斯軍隊士氣低落。為了趕在斯巴達和其他城邦援軍到來前擊敗雅典人,達梯斯決定留下2萬餘步兵牽制雅典軍隊,而難以施展的騎兵則搭乘戰船,直取空虛的雅典城——聽起來像個妙計。

偷襲雅典城?雅典人可不答應!米提亞德決定連夜與波斯人開戰,防止敵人偷襲雅典城。為防止騎兵迂迴包抄,精銳重裝步兵作為右翼靠海列陣,普拉提亞城邦的1千餘名援兵作為左翼靠山列陣,其餘雅典戰士作為中路。

雅典步兵全力出擊,快速撲向敵陣,壓縮波斯騎兵的衝鋒距離。波斯軍中的斯基臺騎兵下馬步戰,波斯軍隊主力採取中央突破戰術,正面衝擊相對薄弱的雅典軍中路,雅典軍中路且戰且退。

馬拉松:2小時的人類極限與2千年的軍事奇蹟

※ 波斯騎兵與希臘重裝步兵交戰

雅典軍左右兩翼則機敏迅速地突破了波斯軍的弓箭射擊,以密集的長槍方陣擊退了波斯軍的兩翼,紛紛逃向海上戰船。雅典軍左右兩翼立即合圍孤軍深入的波斯軍中路主力,混亂中的波斯人被希臘重裝步兵合圍剿滅。

雅典軍隊趁勝追擊,繼續進攻波斯軍營,捕獲、燒燬波斯戰船。波斯海軍餘部離開馬拉松,試圖直取雅典主城。雅典軍隊迅速回城,嚴陣以待波斯人的再一次進攻。波斯人見狀,遂放棄攻打雅典,狼狽撤軍。

雅典軍以192人陣亡的代價,殲滅波斯軍6400人,取得馬拉松戰役的輝煌勝利。為了把勝利消息傳回雅典城,斐迪庇第斯從馬拉松跑飛奔約40公里至雅典中央廣場,傳達捷報後力竭而亡。

馬拉松:2小時的人類極限與2千年的軍事奇蹟

※ 無數斐迪庇第斯似的希臘戰士守護雅典

歡呼吧,我們勝利了!

馬拉松戰役兩千餘年後,以奧林匹克之名煥發新的生命。今天的馬拉松已經風靡全球,以一項盛大體育文化活動的形式,將兩千多年前的拼搏精神延續至今。

【奧林匹克與馬拉松賽結緣】

1896年首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辦,創始人顧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採納了歷史學家布萊爾(Michel Breal)的建議,設立“馬拉松”長跑比賽。比賽沿用當年斐力庇第斯所跑的路線,距離約為40公里200米。

【第一次設置馬拉松標準距離】

1908年第4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辦,馬拉松賽起點設在溫莎宮的陽臺下,終點設在奧林匹克運動場內,距離為26英里385碼,摺合成42.195公里。國際田聯後來將該距離確定為馬拉松跑的標準距離。

馬拉松:2小時的人類極限與2千年的軍事奇蹟

※ 現代奧運會之父顧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屆馬拉松】

1910年11月18日,中國史上第一屆馬拉松比賽在南京舉辦。比賽分三天,賽道被分為不連貫的三段:第一天從鎮江金山到高資鎮,距離約為12公里;第二天跑到南京遠郊,距離約20公里;第三天從南京朝陽門(今中山門)起跑到勸業會場(在今南京新模範馬路附近),距離約10公里。

【馬拉松六大滿貫賽事形成】

l 1897年4月19日,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舉辦世界首個城市馬拉松比賽,至今已舉辦了123屆,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波士頓馬拉松沿襲了其古老的傳統,但是對參賽資格有著嚴格的限制,很多選手都無緣體驗。

l 紐約馬拉松創辦於1970年,參賽者最多超過10萬人,紐約馬拉松通過紐約大吊橋時連橋身都震動,聲勢極為浩大。獨特的城市魅力、壯觀的比賽氛圍,吸引著眾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跑手。

l 柏林馬拉松從1974年開始舉辦,1990年之前都在西柏林舉辦,直到第17屆柏林馬拉松,參賽選手終於可以通過勃蘭登堡門,貫穿柏林牆。柏林馬拉松接受來自全世界的專業運動員,業餘選手,輪椅選手和輪滑選手的報名。

l 芝加哥馬拉松創辦於1977年,以平坦的賽道一度成為個人最好成績與世界紀錄的“快車道”。芝加哥馬拉松的賽事規模限制在45000人,接受全世界業餘跑者、殘障運動員、精英運動員的報名。

l 倫敦馬拉松誕生於1981年,80年代後期增加了化妝隊伍,使比賽別開生面。寬闊的場地、景色優美的路線、熱情的觀眾、排山般的歡呼,再加上幾乎完美的組織工作,深深吸引著馬拉松資深跑手。

l 東京馬拉松始辦於2007年2月,35000名參賽者途經皇宮前、銀座、淺草等東京都中心的名勝,比賽中充滿超乎想像的感人場面,沿途的聲援不斷,參賽者和志願人員、還有沿途的觀眾息息相融,整個東京融為一體。

馬拉松:2小時的人類極限與2千年的軍事奇蹟

※ 2019年東京國際馬拉松賽

競技體育的魅力吸引著無數勇士前赴後繼地投入其中,埃魯德·基普喬格跑進2小時的突破性壯舉轟動一時,卻也譭譽參半。關於人類極限、體育精神的思考永無止境,這項“中產階級的廣場舞”還將繼續帶給我們熱血和熱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