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家长帮助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是自律还是自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这样说:

不断地尝试和失败,恐怕是学习的最重要的来源。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不计代价地帮助孩子,似乎也成了父母的天职,强调起跑线的时代,不管是怎样背景的父母,都希望尽可能地在人生的开始,就让孩子赢得更多的机会

心理学家:家长帮助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是自律还是自卑

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方面表现得非常焦虑,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甚至有些“急功近利”,需要提醒的是家长必须注意方法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我们对孩子的养育,最终是希望,孩子即使不在父母身边,也能够独立坚强,过度的帮助,起到的作用却是相反的。

​孩子当前,为什么家长总是忍不住,就得出手相助

1)不允许孩子失败,害怕他丧失信心

小朋友第一次拼多块拼图,会显得手足无措,经过几次简单的尝试

之后,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没有什么进展,就会上手,帮孩子一块儿一块儿地拼上孩子没有摸索到拼图要领,自己拼不上,就只好放弃,在一旁看家长拼。

父母一直在旁边,孩子就一直学不会独立完成一块拼图,我们害怕孩子失败的结果是,孩子不可能独立成功。

心理学家:家长帮助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是自律还是自卑

2)担心孩子在独立尝试的时候,有任何危险

平平是个女孩子,大概两岁的时候,妈妈发现,她对其他小朋友的滑板车非常感兴趣,就给她买了一辆。

经过半年多的练习现在车技非常好,路过的阿姨经常夸她,有一个比她大一年的男孩,也是很早就有了滑板车,但连独立转弯都没学会,那个男孩的妈妈,非常担心他在转弯的时候,会摔倒受伤,总是帮他扶着车子的。

心理学家:家长帮助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是自律还是自卑

平平的妈妈,就不担心孩子会受伤吗?她是这样说的:“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骑自行车了,那个时候,结结实实地摔倒过几次,膝盖和胳膊肘都擦伤流血了,但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太快乐了!”

不提倡孩子做一些危险的尝试,但是身为父母也要想一下,是不是把孩子养得太娇气了,要知道步入社会以后,我们要承受的挫折,远比骑车摔倒要严重得多

家长常常沉浸在帮助孩子的快感里,忽视了过度地对孩子施以援手,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心理学家:家长帮助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是自律还是自卑

过度的帮助,剥夺了孩子自己尝试的过程

父母应该明白,填鸭式地讲道理,结果经常是,孩子不耐烦地左耳进右耳出暴躁地发脾气效果立竿见影,但是长时间以后,孩子也会变得

麻木不仁

经过自我体验、亲身实践得到的方法和感受,才是孩子能铭记在心的,我们得到的最明显的教训,就是给孩子喂饭

心理学家:家长帮助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是自律还是自卑

在一岁之前

,小朋友会有很大的兴趣,尝试自己抓取食物,放进嘴巴里,很多妈妈非常介意,孩子把餐桌和衣服弄得脏兮兮的,拒绝让孩子自主进食,取而代之的是全程喂食

家里是干净了,孩子的衣服也很整洁,可是后来家长却在抱怨,为什么我的孩子,快三岁了还不肯自己吃东西,就得喂?

作为家长,必须得接受这样一个过程:在孩子变得更好之前,可能会让事情看起来更糟,即使吃一顿饭就要洗一次衣服,当看到孩子把自己吃得满脸都是食物,但是却很开心的样子,请家长也满足地笑一笑吧!

孩子的尝试,获得父母的认同,他们就会更努力的。

心理学家:家长帮助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是自律还是自卑

家长过度帮助,孩子失去尝试的动力,滑向自卑的角落

孩子想吃一罐可口的曲奇饼,但是对他来说,打开上面的盖子是个难题,很想吃里面美味的食物,却怎么也打不开

罐子,孩子着急地跺脚、哇哇大叫

如果父母很快地出手帮忙,当然会迅速解决这个小麻烦,但是,孩子同样轻易地向困难屈服,认为自己解决不了,开盖子这些个问题,下一次,他喝果汁拧不开盖子的时候,就会连尝试都不尝试,让家长来帮忙。

心理学家:家长帮助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是自律还是自卑

当孩子告诉自己太多次“我不行”“我做不到”“我必须得别人帮忙”的时候,他就在慢慢地走向自卑

不恰当的帮助,会让孩子习惯于依赖他人丧失自信,这与家长施以援手的初衷大相径庭,我们希望得到的效果,可是在父母的示范下,促进孩子的自信、慢慢地养成自律的习惯呀!

帮还是不帮,该怎么帮?家长怎样做才能让孩子走向自主自律

1)孩子提出需要帮忙的请求之前,不要插手

接触新的事物,要做出新的调整去获得体验,如果

这个过程过于平顺,也就没有开心的价值了。

家长要懂得,在孩子专注于体验新事物,即使烦躁地抱怨不停的时候,只要孩子还没有提出让父母插手、让父母帮忙,就不要进行贸然的帮助。

心理学家:家长帮助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是自律还是自卑

2)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先提供方法,再做示范

无论何种情况,不要总是试图代替孩子去做事情,比如孩子打不开罐子,向爸妈请求帮助,可以这样告诉他:“盖子不是直接拔下来的,需要向左转开。”

家长可以先把罐子接过来,做出示范,甚至也可以帮孩子拧开,最不好拧的那一小段,然后把罐子交还给孩子,让孩子尝试学习自己刚才的做法,不要直接帮孩子把盖子完全打开。

孩子自己打开饼干罐的时候,开心的感觉,一点儿也不会比吃到饼干差。

“宝宝自己打开了呢!这对于宝宝来说有些难,但是你已经通过学习掌握了方法!真棒!”受到父母的鼓励

,下一次,再有一个装了好吃的瓶子摆在面前,孩子一定会很轻松打开的

心理学家:家长帮助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是自律还是自卑

3)让孩子理解失败和犯错,都是学习的好时机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即便是这样,许多孩子还是不断地以身试错

,别人口中的对错,不是基于自己的体验,经过尝试的才是深刻的,没有去经历过,别人说再多也觉得不可信。

我们通常的思路,是直接让孩子记住正确的方法,孩子却总是去尝试,我们不允许做的事情。

转变一下思维,失败和犯错其实都是在记住正确方式,“我不是告诉过你”这句话在家长脱口而出的时候,也许孩子已经跟自己说了“妈妈跟我说过了会这样”,只要孩子获得了成长,用哪种方式,就不必那么纠结了。

心理学家:家长帮助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是自律还是自卑

所有的“不帮忙”,都不包括在孩子处于明显的危险的情况,比如孩子还不会刹车,玩滑板车的时候,对面来了一辆汽车,比如孩子的尝试是去拿刚倒了开水的玻璃杯。换而言之,家长在帮助孩子的过程,是不断地去评估孩子的能力,区分孩子的需要和家长的过度帮助。

愿家长们所有的帮助,对孩子来说都是雪中送炭,愿我们到了只能目送孩子越走越远的时候,看到的是孩子内外兼修,足够强大的背影!

心理学家:家长帮助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是自律还是自卑

今日话题:关于巧施妙招帮助孩子成长,你有什么暖心的小故事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