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人,我們可以出去玩嗎?外出吃飯應該怎麼做?

張文宏曾表示

五一長假

在我們採取了保護措施的情況下

應該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但這期間社交距離不能忘

近距離要戴口罩

不要扎堆、密切交流

要提倡分餐制

張文宏表示

分餐制解決了公眾一起吃飯

把口罩摘下來的時候怎麼做

是非常重要的

給生活恢復常態化提供了“武器”

@焦作人,我們可以出去玩嗎?外出吃飯應該怎麼做?

@焦作人,我們可以出去玩嗎?外出吃飯應該怎麼做?

@焦作人,我們可以出去玩嗎?外出吃飯應該怎麼做?

@焦作人,我們可以出去玩嗎?外出吃飯應該怎麼做?

@焦作人,我們可以出去玩嗎?外出吃飯應該怎麼做?

@焦作人,我們可以出去玩嗎?外出吃飯應該怎麼做?


張文宏說,分餐是一個概念。一起也不行。比如說豆沙甜湯,每個人用自己的勺子去舀,那這鍋豆沙湯糰,就是一個洗調羹的水。但是,我們在外面覺得噁心,在家往往就不覺得。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張文宏表示,拿自己筷子給別人夾菜,在中國認為是好客的表現。“你說,如果吳院長(吳凡)給我夾菜,我到底吃還是不吃?”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張文宏強調,新冠肺炎疫情大部分是通過呼吸道傳播,但唾液裡有大量的病毒,這次疫情很多人就是一家人得病。所以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說,分餐制是很重要的事情。

“最可怕的是什麼?是別人用自己的筷子給你夾菜。”


張文宏說,我們讀的這個專業,所以對用餐的衛生標準更嚴格。你看到的是菜是酒,我看到的全是病毒細菌,還要夾給我吃,怎麼可能?“現階段,吃飯用分餐制,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所以分餐制不是倡導不倡導的問題,是你一定要做的事情。你今天不分餐,就是裸奔,很危險。


與張文宏共同出席講壇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則表示,不能封鎖生活,生活要繽紛多彩,兩者要平衡。公勺公筷分餐制,就是找到平衡點。


中國的傳統習俗,關係好才一鍋吃,分餐感情在哪裡?其實不然。吳凡表示,分餐不僅防止傳染,還涉及營養問題。分餐好處,吃多少,都在眼前,看到總量,也看到不同菜的搭配。品種上有概念,總量也有控制,對攝入優質蛋白有所幫助。


分餐制如何保證不同群體的健康飲食攝入?吳凡回答,吃得最健康的是老年人,各類營養比較均衡;飲食不太健康的群體是年輕人,有頻繁在外就餐的特點。


吳凡建議,第一,膳食總體要平衡,什麼都吃,品種要多、顏色要多,穀物、雜糧、肉類等顏色都要多、要雜。


第二,選擇優質蛋白,要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蛋、奶、魚和豆類都是很好的優質蛋白。上海成年人飲食問題在於,脂肪攝入太多,這在於兩個誤區。第一個誤區,大家喜歡吃排骨。千萬不要覺得排骨就是瘦肉或骨頭,排骨裡的脂肪含量其實是很高的。第二個誤區,用的食用油太多。


外出吃飯注意4點>>>

排 隊


排隊時要戴好口罩,減少交流,與相鄰的顧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取 餐


取餐的時候,應儘量避免用手直接觸碰頻繁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點餐的前臺、桌面及公用調料罐等。


就 餐


選擇比較乾淨、靠近門窗等通風較好的位置。

吃東西前,要先用洗手液在流水狀態下洗手或用免洗洗手液消毒雙手。

口罩摘下後,要注意保持口罩內側的清潔,不要直接將口罩放在桌面。可以自備密封袋,不用時把口罩放進去,避免汙染。

避免面對面就坐,可以選擇同向而坐,且相隔1米以上。


付 款


付款的時候,儘量選擇不需要與他人接觸的電子付款方式,用手機掃掃二維碼就能付錢了,不需等服務員找零,既方便又安全。

最後,家醫君給大家送上“堂食七句真言”:

人數勿多、選淡避旺、排隊有距、公筷必備、速戰速決、無食戴罩、如廁勤洗。


來源:央視新聞 澎湃新聞 新民晚報 楚天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