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斷案如神,緣於他總將一小木人放帽中,你們知道這是為何嗎?

古代斷案如神的有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包公,還有狄仁傑,今天我們說個縣令也是斷案如神,但此縣令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就是每次斷案之前,都會將一個木雕小孩放在帽子中,大家知道這是為何嗎?

話說明朝時有一人名叫張大眼,具體何地也不可考,乃是一個專門催租的小吏,這天早上五更天就起來了,因為要進城完成這年當時的歲租。這時正值酷暑,早上涼風習習,但當走到秋稼灣的時候,太陽就汽漸漸升高了,天氣熱得很,路旁正好有戶人家,主人還沒起床,正在酣睡。

縣令斷案如神,緣於他總將一小木人放帽中,你們知道這是為何嗎?

這戶人家門外搭了個棚子,是用來給豆藤爬的,下面有兩石凳,看起來很是乾淨,只是上面有些露水。於是用布巾擦拭乾淨,坐在棚下休息,順手還點了一鍋煙。忽能聽到棚上有人唱歌,其聲如秋後知了一般,仔細一聽,那人唱道:郎在東來妾在西,少小兩個不相離;自從接了媒紅訂,朝朝相遇把頭低。低頭莫碰豆花架,一碰露水溼郎衣。

張大眼大為驚駭,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木頭雕的嬰兒,粉面朱唇,眉清目秀,長約兩寸,站立在豆花上,笑容可掬。但是卻被一縷頭髮系在頸上,然後掛在棚架的葦葉上,所以跑不了。張大眼一看就知道這是樟柳神(術士用的道具),那屋中必是有會術法的人住宿,他將樟柳神系在這裡吃露水。

縣令斷案如神,緣於他總將一小木人放帽中,你們知道這是為何嗎?

張大眼知道樟柳神的靈妙,具有能知未來事的本領,於是把那縷頭髮扯斷,攥在手中,然後戴起斗笠就向西走。快要進城時,手中的樟柳神動盪不安,張大眼於是藏之於斗笠內,樟柳內才安靜下來。

一會樟柳神不停地小聲說道:張大眼,好大膽,來捉咱,一千銅錢三十板。張大眼一聽就樂了,心說我的負責的歲租已經交齊了,又不虧欠,怎麼可能會受笞刑。

剛一進城,結果被縣令王公看見了。王公看他行色匆匆,以為他是匪類,趕緊叫手下把他給綁伏在地,盤問他到底是誰。張大眼一時語塞,汗流如注,竟然答不上來。城主一看,大怒,說道此必不是善類,來呀,拖下去打三十大板。

縣令斷案如神,緣於他總將一小木人放帽中,你們知道這是為何嗎?

打完之後張大眼趴地上大笑,這些人一下子就懵了,說捱打了不是痛嗎,你怎麼反倒這長開心,難道是受虐狂不成。張大眼說道,我早就知道會有三十大板的災禍,現在果然應驗了,這才發笑。

縣令一聽這裡面肯定有文章,於是婉轉地問他是怎麼回事。張大眼告訴縣令我是催租的小吏呀,今天進城之時路過一地,偶得一樟柳神,樟柳神已預言我會有三十板的災禍。城主一聽就叫他獻出樟柳神。張大眼從斗笠中把樟柳神取出來呈給城主。

縣令在車中細細的再盤問了一遍,知道內有神靈,於是就讓人賞張大眼銅錢一貫,以安慰他剛才所受的冤屈。自此之後,縣令只要審案,必將樟柳神放在帽子中,樟柳神然後就會將原告被告中間的是非屈直一一告訴縣令,好像所有的這些事都是他親眼所見一般。

縣令斷案如神,緣於他總將一小木人放帽中,你們知道這是為何嗎?

這下縣令是出大名了,百姓爭相傳頌其英明,說他明鏡高懸,有如神明,但是時人卻不知其帽中有樟柳神。後來縣令死後被鄉里奉為城隍,時人求之也極其靈驗。有

後來聽說人有親自前往姑蘇,從巫蠱師手下買了一個樟柳神回來,以為可以未卜先知。誰知道此神特別安靜,而所預報之事無非就是一些雞毛蒜皮之類的事,而且深更半夜之時在枕間絮絮叨叨,攪得人睡覺都沒辦法睡。問及其他之事,只要稍有關係的,都說不知道。悄悄地問他,樟柳神說:懼禍耳。

哎,鬼神尚且知道懼怕,人豈能沒有敬畏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