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是几乎每一个有一点年纪的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到能够哼唱几句的歌曲。近七十年前,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正是唱着这首歌,跨过了鸭绿江,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近三年的鏖战。这场发生在东亚大陆边缘的战争,是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长时间的热战,对其后世界历史的走向有着深刻的影响。


那年我们跨过了那条江 - 略论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对于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得失,是近年来网络上的一个热门话题,有大量的文章从多方面进行了讨论。京叔也在此凑凑热闹,也发表一点自己的愚见。京叔不想去评判谁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者或失败者(因为从不同的视角,会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读),而将视角对准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之后发展的影响。

在进入正题前,京叔先要澄清一个概念。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和西方韩国语境中的朝鲜战争(韩战,Korea War)是不能画等号的。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25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朝鲜人民军节节胜利,顺利南进,并最终与美军及南朝鲜军对峙于釜山包围圈;
  • 美军实施仁川登陆,联合国军迅速北上,直抵鸭绿江畔;
  •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经五次战役将联合国军逐回三八线附近;
  • 双方在三八线附近边打边谈,僵持至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及《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的停火协议,朝鲜战争结束。

西方韩国语境中的朝鲜战争(韩战),包含以上的四个阶段,而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仅包含后两个阶段。

下面,笔者就试着从不同的方面来论述抗美援朝战争对之后中国发展的影响。

战略态势方面的意义

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联合国军从鸭绿江畔被逐回了三八线附近,使得中朝边界和战线之间有了200多公里的缓冲区。众所周知,东北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这200多公里的缓冲区使得东北的安全局势大大改善,脱离了联合国军的直接攻击范围。

敌对的大国之间,如果没有足够的缓冲区,会对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造成极大的战略压力,使之必须做出巨大的努力来平衡这一压力,从而付出不菲的代价。法国在二战前不惜巨资修筑马奇诺防线,中国在中苏交恶时为应对北方的压力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均是典型的例子。

如果中国没有出兵朝鲜,便需要在鸭绿江畔和联合国军对峙,便会面对这一不利的态势,将要付出的代价会是巨大的。

国际政治方面的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最大的意义可能在于国际政治方面。经此一战,近现代中国终于第一次走上了世界强国之路,也第一次被世界真正接受为强国之一,可谓现代中国的立国之战。

任何一个国家走上世界强国之路都需一战,任何国家想要被世界认可为强国也需一场足够分量的战争,近代以来,概莫能外。英格兰因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而走上成为大英帝国之路;普鲁士因普奥,普法战争的胜利而成就德意志帝国;日本因甲午,日俄战争的胜利而成为列强之一;美利坚和前苏联均因二战胜利而成为超级大国。

由于国民党政府在二战中,尤其是二战后期的糟糕表现,中国在二战后虽贵为联合国五常任理事国之一,但并未得到美,苏,英的真正认可和尊重。雅尔塔会议中罗斯福和斯大林私自达成有损中国权益的密约,完全不顾及中国政府的意见与感受便是明证。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虽在三年解放战争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但因为那是在内战中的表现,也未真正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朝鲜战争第二阶段中,美国政府无视中国政府多次要求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如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必将介入朝鲜战争)的明确声明,放纵麦克阿瑟率军直抵鸭绿江便是这种心理的表现。

而抗美援朝战争使得美国以及世界各主要国家第一次认识到中国已不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而是可以和他们平等博弈,需要尊重的真正对手。自抗美援朝战争以后,在涉及中国利益的问题上,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无视中国的立场和声音。越南战争中,为了不刺激中国,美军地面部队从未越过十七度线,和朝鲜战争中的表现截然不同,便是汲取了朝鲜战争的教训。

抗美援朝战争同时也使前苏联认识到了中国的实力,也明确了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决心,从而开始了大规模地援助中国。以迅速提高中国国力军力,从而帮助苏联在东方抗衡资本主义阵营的压力。苏联当时的援助是全方面的,帮助中国在一个几近空白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为中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军队建设方面的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军队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锻炼和考验,特别是取得了依靠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优势装备之敌的宝贵经验。先后共有27个军、空军10个师另3个大队、炮兵10个师又18个团、高炮5个师10余个团和60多个独立营、装甲兵8个团、铁道兵10个师又1个团、工兵10余个团等部队,经受了这场战争的锻炼。

在战争的压力下,尤其是和强大如美军的敌人战斗的压力下,依靠苏联的支援和国内的努力,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军队迅速实现了武器装备的制式化,以及军队建设的正规化,使中国军队由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半现代化军队迅速发展为军兵种齐全的现代化军队。同时,抗美援朝战争也开启了中国军队后勤保障的正规化和现代化步伐。可以说,抗美援朝战争大大加快了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

人民心理方面的意义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外战中几乎未尝一胜。满清时期,自不必说。民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身份可谓“躺”来的,当时的世界列强也没把它当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表现可谓惨烈,国军的表现更是孱弱,在反法西斯同盟国高歌猛进的1944年下半年还能被日军打的一溃千里,丧失师地。二战的胜利可谓站队的胜利,也不令人信服。无数次外战的失利使中国人丧失了中国人的血性和尊严,不敢相信自己也能有一天能站在世界之巅。

在仅仅几年以前还被小日本打的满地找牙的中国,在短短的五年以后就能和痛殴日本的美军打成平手,逼迫美国人签下了他们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未获胜利的停战协定。这一事实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士气,中国人从此拥有了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

据说功德林监狱中的国民党军战犯在开始有不少人抗拒改造,直到获悉志愿军在朝鲜的战绩后才彻底服气,配合改造。可见抗美援朝战争对国人思想的冲击有多大。

综述

抗美援朝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中国先后有297万部队以志愿军名义入朝,直接消耗战费62亿元人民币,还对苏联欠下30亿元人民币(当时折合13亿美元)的军火债。中国军队伤亡36万左右,其中战时牺牲15万多人(近些年因又有事后补报的因伤病死亡者,确认烈士为18万人)。另外,抗美援朝战争也使的中国长期游离于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之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所有这些代价,为我们带来的是战略态势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工业基础的建立,人民精神的振奋,以及军队建设的加速,彻底扭转了中国外战不力的东亚病夫形象,开启了中国重返世界之巅的道路,可谓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


那年我们跨过了那条江 - 略论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解放军礼兵迎接志愿军遗骸回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