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不再繁华的濛江渡口,藤县人你可还记得?

多年后,或许我们还会想起,那个曾繁华过又回归平静的塘冲-濛江渡口。

一座有江河的城市有福气、有灵气、有大气。梧州的藤县,坐拥西江明珠。

一个普通的广西乡村,也因这一条河,遭灾、也得福。西江畔,濛江镇对面正是天平镇塘冲村。历史上,98大洪灾之类,这个乡村未能幸免。灾之外,更多是得到。

梧州不再繁华的濛江渡口,藤县人你可还记得?

濛江渡口,塘冲这边

“得到”之一,就是这里曾是藤县沟通南北的要道,交通便捷。从县城出发,经南梧二级公路,在龙胜路口进入191县道约10公里,就到了塘冲渡口。塘冲渡口对面就是藤北。这也是藤县去往柳州、桂林的要道。

梧州不再繁华的濛江渡口,藤县人你可还记得?

在车排上看风景

10公里,曾繁华。很长一段时间,这段路都是沙路:下雨时,班车、货车路过,泥水四溅;天晴时,扬尘四起。初中时,从村里坐摩托车去天平一中,要走完这段沙路,出发时头发乌黑柔软,到达时头发发黄硬朗,简直就是直接上发蜡一般。更难受的是,坐车难免讲下话,也要呼吸,嘴巴常常进沙尘。

往事历历在目。也因为车来车往,这个渡口有了繁华和烟火气、人间故事。

梧州不再繁华的濛江渡口,藤县人你可还记得?

即将到岸的车排

藤县-桂林,藤县-柳州,藤县-太平,藤县-古龙,藤县-濛江,藤县-和平……忙碌的渡口,车排(渡轮)多时印象中有3架(不知用‘架’是否合适?),两架用来相向搭班车、货车、小车、摩托车、人等过江。车排长达数十米,前后两辆班车可放下。大货车上车排,难免侧倾,有时还是有点担心,哈哈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有了市场交易。这么多班车路过,不可能车刚到渡口就可以上车排过江,而且乘客要下车上车排。那么,乘客也就经常会下车。人下车来,也就容易产生消费。(写至此,居然想起韩剧《爱的迫降》,男主女主遭遇火车停电,下车吃东西的画面。)这时,村里的村民,不少就在路两边摆摊,卖河粉啦,卖粽子啦,卖艾草糍粑啦,卖一袋袋花生米啦,卖蒸熟的鸡蛋啦……以及各类零食。好不热闹。而当时,村里的三婆,就经常去渡口卖东西。

梧州不再繁华的濛江渡口,藤县人你可还记得?

车排载满了车

时变势变,变化总在发生。2003年10月15日,藤县西江大桥通车,成为连接藤县南北的新要道。但彼时,潭太二级公路未动工,塘冲-濛江渡口仍发挥重要作用。4年后的于2007年7月,潭太二级公路正式动工。2年建设,公路在2009年8月28日(此处出于梧州日报的报道。另有网友称2008年公路通车)顺利通过工程交工验收。这条重要公路,结束了藤县南北两大区域一直以来依靠濛江渡口进行公路运输的历史。

梧州不再繁华的濛江渡口,藤县人你可还记得?

车排一开,波涛滚滚

我已记不清,渡口是否在公路开通后马上停业。但此后,车排断断续续营运过。网上可见,2013年10月17日藤县交通相关部门发布通告,禁止车货总重30吨以上车辆通行;大桥两端设立限高限宽设施,禁止宽2.1米以上,高2.4米以上车辆通行。随后,有网友在广西知名网络平台红豆社区上发帖:“由于藤县西江大桥禁行重车,于是,濛江渡口重新开放……”

但也是在2009年,华姐考上桂林一所高校。至今还记得一个画面,9月11日,大家都起得很早。7时多,一家五口在家里出发去渡口。当时杰哥还未大学毕业,刚好哥、姐在同一所大学就读。我拖着华姐的行李箱,阿爸挑着华姐的棉被和背包、衣服,阿妈拿着个凉席……

2012年,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栏目留言:“濛江至塘冲原有轮渡往来两岸,后因太平至潭东公路修通后而停航,给两岸人民往来造成很不便,有时只能望江兴叹。”

梧州不再繁华的濛江渡口,藤县人你可还记得?

已经停歇的车排

藤县网络发言人回复称,“潭太公路开通后,塘冲渡口作为战备渡口保留渡运功能,日常过往群众由客圩渡渡运。” “建设濛江至塘冲公路大桥,该桥长约1500米,按公路大桥建设,投资估算约为1.5亿元。如按渡改桥项目申报立项,上级补助最多能争取2500万元,县内需自筹资金1.25亿元。由于项目投资大,县财力有限,上级支持力度小。因此,该项目的实施要待我县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再考虑。”

无论如何,不再繁华的渡口身后,是飞逝而过的岁月,以及物非、人事的变化。家和爱,依然在。

关于濛江车排,你有什么回忆和故事,欢迎分享,我愿倾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