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巴黎聖母院重建大使,打錢

巴黎聖母院的一場大火,燃燒起來的不僅是聖母院,更點燃了互聯網世界的戰火。

當時戰況非常激烈,在這裡給大家做一個情景重現:

我,巴黎聖母院重建大使,打錢

知名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人是一種理性的動物。”所以為了失去的東西而浪費時間,是不合理的。(誤)

巴黎聖母院被燒燬了,那些和朱元璋同歲的建築材料是將不復存在了,沒辦法再通過觸摸去感受悠久文明。對於學者而言,這次火災真正損失正在於此,而並不僅僅是讓“卡西莫多”失去了愛情這麼簡單。

我,巴黎聖母院重建大使,打錢

我,巴黎聖母院重建大使,打錢

巴黎聖母院也不是永遠失去,目前法國正在眾籌重建工作。要重建巴黎聖母院這樣大型的工程,自然需要大量的建築文檔支持。

不過時代久遠,我們會怎麼做呢?

這時候,站出來的居然是一家遊戲公司。

沒錯,正是有漁編程的創始人曾經效力過的公司——Ubisoft(育碧)。

我,巴黎聖母院重建大使,打錢

這家土豆種植公司是如何和巴黎聖母院扯上關係的呢?育碧有一款遊戲叫做《刺客信條:大革命》,遊戲背景設置在18世界的法國,為了還原歷史,團隊花費了整整兩年時間考察相關建築,實現了巴黎聖母院的數字復原工作,細緻到每個石頭。

我,巴黎聖母院重建大使,打錢

如果你真的懷念巴黎聖母院,你現在只需要99元入手正版遊戲即可遊覽……咳……不好意思跑題了。

你知道這樣龐大的數據,需要多少內存嗎?《刺客信條:大革命》遊戲全部內容為35G,而市面上我們買的U盤,大概都是200G。也就是說,轉化成數據,我們只需要一個U盤,就可以帶著6個巴黎在街上狂奔。


現在我們已經能夠通過網絡實現“雲旅行”功能,尤其是《刺客信條》這種各國旅行模擬器。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問到:你哪一瞬間覺得世界是假的?其中有一個已經被刪除的回答是這麼寫的:

我,巴黎聖母院重建大使,打錢

下面的評論都是類似“你老公是不是玩過刺客信條?”的言論。

在曾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方能知世界。現在的時代隨著科技繼續發展,我們離世界的真相也更近了,同時也拉近了現實與虛擬的距離。

《頭號玩家》這部電影就是對於未來世界的幻想。因為資源的短缺,現實世界只會越來越兩極化,有錢人享受著最頂尖的資源,而普通人的生活和現在沒有太多區別。

我,巴黎聖母院重建大使,打錢

而回到虛擬世界中,他們就是那個世界的王。

在那樣的時代中,不需要出門旅行,一臺電腦,一套設備:

你將能瞬間移動,體會到白天在中國最豪華的CBD工作,晚上參加冰島極光舞會;

你將能穿越時空,在絲綢之路上騎駱駝狂奔,躺在鄭和的船上感受大西洋的風;

還可以打破現實與虛擬的次元壁,奔跑在木葉的村道上,或者聽繆斯的演唱會。

我,巴黎聖母院重建大使,打錢

想象如此瘋狂。放在20年前,你要是用支付寶進行付款,展示給商家你的扣款額,商家會覺得你瘋了在耍他們。而現在,就是這樣的數字,可以代替真實的貨幣在現實中使用。

隨著5G網絡的研發,VR,AR技術可能會有一次技術性的突破。到時候,真正的雲旅遊,將不再是視覺和聽覺上,甚至會有觸覺,嗅覺,味覺呢?那時候,雲旅行和真正的旅行,差別在哪?

我,巴黎聖母院重建大使,打錢

個人認為,科技的發展,將會是虛擬和實體資源的整合,讓實體服務於人類的衣食住行,虛擬來滿足人們精神世界的全部需求。

回到文章的主題,巴黎聖母院的燒燬是極大的損失,但我們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能力復原它,只是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而在虛擬世界中,它早已得到了永生,不老不滅。

我,巴黎聖母院重建大使,打錢

未來的某一天,會不會看見世界的原貌,原來我們也只是神的一行行代碼敲出來,通過深度學習誕生的人工智能?大概神遺忘了我們,也是因為在電腦前長期加班而猝死了吧。

我不是跟你們危言聳聽,只是想說:編程真的能創造和改變世界啊。還不趕緊來學(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