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鎮守閬中7年,是大材小用?還是劉備故意打壓?

在蜀漢政權中,如果讓大家對武將進行排序,相信百分之百的人都會將關羽排第一、張飛排第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關羽、張飛都是一開始就追隨劉備的人,無論感情、功勞還是才能都可以說位居蜀漢將領前兩位。

但是劉備稱帝之後,就有很多人站出來為張飛張三爺喊冤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一切就源於張飛鎮守的閬中。

張飛鎮守閬中7年,是大材小用?還是劉備故意打壓?

劉、關、張三人劇照

有人認為,張飛作為劉備的心腹大將,是當時難得的將才,而劉備只讓其鎮守縣級市閬中,實在是大材小用。這些人通過對比鎮守荊州的關羽、鎮守漢中的魏延,認為劉備實在是對不起自己的這位“三弟”,難道劉備當時已經老糊塗了?還是有意要打壓張飛?

從表面來看,上面這種觀點的確有點道理,畢竟劉備的三塊主要的地盤一個是荊州、一個是益州、一個是漢中,按照正常的邏輯,的確應該是劉備坐鎮成都,關羽鎮守荊州,漢中就應該給張三將軍。其實不僅僅是我們今天的人這樣認為,在剛打下漢中時,很多當時的大臣也是這樣認為的,不過最後,劉備派了魏延去鎮守漢中。那麼,劉備這樣的人事安排到底有何意義呢?

張飛鎮守閬中7年,是大材小用?還是劉備故意打壓?

魏延劇照

要了解劉備如此安排的含義,我們首先應該瞭解一下閬中這個地方。閬中,也叫保寧,地處四川盆地北緣,位於嘉陵江中上游,秦巴山南麓,山圍四面,水繞三方,為巴蜀要衝,軍事重鎮,東靠巴中市、儀隴縣,南連南部縣,西鄰劍閣縣,北接蒼溪縣,一直是川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商貿中心。

張飛鎮守閬中7年,是大材小用?還是劉備故意打壓?

閬中地理位置

從閬中的地理位置,我們可以看出,在三國時期這個地方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從閬中往上可以順道直達漢中,如果漢中發生戰事,魏延方面吃緊的時候,張飛可以率部及時增援,確保漢中安全。而如果漢中失守,張飛則可在閬中構築第二道防線,甚至安排劍閣的防禦,危急時刻,還可以直接增援成都,防止敵軍長驅直入,所以說,張飛鎮守的閬中其實是和漢中、成都(劍閣)成掎角之勢,對蜀漢政權的意義不言而喻。

張飛鎮守閬中7年,是大材小用?還是劉備故意打壓?

曹操劇照

而且,閬中位居嘉陵江中上游,如果順流而下的話,還可以直達江州,支援東線,防止東吳的突然發難。除了對內的防守優勢外,對於攻打曹魏的隴右地區,閬中一樣可以大有作為,直接對武都、陰平構成了巨大壓力。從以上地位位置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閬中並非只是現在的一個縣級市那麼簡單,對於蜀漢政權而言,其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劉備信任而又具備才幹的將領才能勝任鎮守之職

張飛鎮守閬中7年,是大材小用?還是劉備故意打壓?

閬中古城

當然,除了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外,閬中還具有深遠的文化和經濟意義。閬中歷史源遠流長,在新石器時代,閬中已有先民生息,據《路史》傳:華胥生伏羲於此。閬中在歷朝歷代都是頗受統治者重視的地區,經過數千年的積累,早就成為了川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甚至可以說,當時的閬中可以算是蜀漢政權的第二都城。

所以,從閬中的重要性而言,劉備讓張飛鎮守在此,不但不是“大材小用”,反倒是十分倚重。還有人認為劉備讓張飛鎮守閬中,是為了防止張飛張飛功高蓋主、故意打壓。小編認為這種說法其實更沒有道理,豈不說劉備離統一天下還很遙遠,正是用人之際。就是單論功勞,張飛也實在很難和關羽相比,劉備要防備也得首先防備關羽,而不是張飛。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備不但不應該打壓張飛,而應該重用張飛,利用張飛打壓關羽才對。

張飛鎮守閬中7年,是大材小用?還是劉備故意打壓?

張飛劇照

還有另一種說法,認為張飛鎮守閬中,是劉備為了打磨張飛的心性,讓他不要那麼暴躁,同樣,這樣說法也經不起推敲。首先,張飛的性格暴躁其實並不符合史實,其次就算按著演義故事而言,張飛的急躁性格在後來大敗張郃、義釋嚴顏的過程中早就蕩然無存,所以說,劉備對於當時的張飛根本就沒有打磨心性的必要了。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劉備讓張飛在閬中鎮守七年,其實是對張飛的信任和重用,並非為了打壓張飛,或者磨練張飛的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