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张晞:两番请战,刻骨铭心

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张晞:两番请战,刻骨铭心

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张晞

4月14日,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全科医学科护士长张晞在重庆家中休养,再过6天,她就要重返医护岗位。

张晞是重庆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援鄂的两个月,对我们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所有队员来说,都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对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全国113个集体、560名个人进行了表彰,张晞荣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张晞淡淡地说:“荣誉只代表过去。”

两次请战

张晞1991年参加工作,已在护理行业摸爬滚打了29年。2003年SARS暴发和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都未能去一线,这成为她心中的遗憾。

1月25日,大年初一,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决定派首支医疗队援助湖北武汉。得知消息,张晞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然而,经综合考虑后,院领导暂时没有同意她的申请。

两天后,在重庆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即将驰援武汉之际,张晞再次请求出战。张晞在请战书中写着:我是一名党员,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准备出征,目的地武汉,你有没有问题?”正在上班的张晞突然接到领导电话。

“没有问题,坚决完成任务!”张晞脱口而出。

两次请战终于获得组织批准,张晞被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任命为重庆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

苛刻队长

重庆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5人进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张晞最为年长,也是唯一的“70后”。医疗队平均年龄不到31岁,最小的队员才24岁,分别来自重庆市急救中心、肿瘤医院和第六人民医院。

张晞和武汉方面沟通,争取到了3天宝贵的学习时间,用于防护服的穿戴练习。防护服的穿戴,仅看视频是不行的,光穿一次脱一次就需要半小时,穿上以后手脚还会变得很笨重。

张晞对每名队员进行严格考试,过关后才允许上岗。在不了解内情的人看来,张晞的要求很苛刻,被誉为“苛刻队长”。

“那段时间,我的精神处于高度紧绷状态,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张晞说,既要想方设法让队员们尽早投入战斗,及时救治病人,又要为他们对接好吃、住、行及联络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张晞:两番请战,刻骨铭心

重庆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和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在一起

心理护理

护理工作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医疗护理,更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金银潭医院期间,张晞认真梳理工作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议、规范工作路径、完善院感防控工作流程等。安全、高效、规范的治疗护理,患者对张晞牵头构筑的“防护墙”给予肯定。

以心交心,有近30年护理经验的张晞把和患者交流作为工作准则之一。每一位病人都像是一起战斗的战友,甚至是至亲。

通过患者走路的姿态和说话的声音,我们能准确叫出他们的名字,这是一种默契。张晞在查房时,病患李欢告诉她:“我已经和病房里的另外3人认姐妹了。”张晞记得,那一刻,李欢眼角渗出了泪花。

刻骨铭心

张晞说,此次支援湖北,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儿子黄绍珂今年即将参加中考。得知张晞驰援湖北的消息后,渝北区龙溪街道安家嘴社区党委书记何晓琴迅速启动了爱心帮扶机制,第一时间上门走访慰问,向其家属送去防疫物资等慰问品,并定期帮买生活物资,全力保障其正常生活。

同时,何晓琴广泛动员,招募“爱心助教”志愿者为黄绍珂开展“一对一”在线帮扶,及时解决他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月25日,这批支援湖北队员从湖北凯旋,家人赶到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接机,张晞远远便看见了儿子的身影。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张晞说,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和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并肩作战,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光和热,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来。

回忆此次支援湖北,张晞说,这是生命中刻骨铭心的一次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