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明的救命稻草,力攬狂瀾,撐起一片天

郭登是明朝開國郭英的孫子,可以說他是典型的官二代加富二代,他的祖父郭英的戰鬥水平在中國歷史上堪稱翹楚,一生參加過500多次戰鬥,全身有70多處傷口,累計俘虜以及殺死敵人接近18萬。有了如此出色的祖父,郭登的年少時期的生活可以說是非常的輕鬆。毫無生活壓力,在年輕的時候就被永樂大帝點名做了他的侍從。在後來的時間雖然換了幾次皇帝,但他的官兒也一直在上升。等到了明英宗時期,他已經是錦衣衛的指揮室。其實像他這樣的貴族子弟,就算不用特別賣力的打拼。慢慢熬資歷升職加薪一生也能安安穩穩,十分容易。

他是大明的救命稻草,力攬狂瀾,撐起一片天

可是上天就是不讓他就這樣平淡的過完一生。在明英宗遭受了土木堡慘案被劫持之後,原本與土木堡相隔不遠的大同進空也十分的慘烈。這裡原本是一個邊防要塞還是有不少兵馬,但是在這土木堡之前,已經參加過數次戰鬥,人員傷亡慘重,幾乎過半,等到他當來這裡做總兵的時候,全城能夠使用的馬匹只剩100多匹,兵力也幾乎全部報廢。更為要命的是土木堡慘案中皇帝被俘,這對於剛剛戰敗的大同來說精神上的打擊非常的大。

他是大明的救命稻草,力攬狂瀾,撐起一片天

可以說軍民都是人心惶惶,更是有人偷偷溜走跑路。新上任得總兵也是一個窩囊廢。壓根兒沒什麼用。每天不是唉聲嘆氣就是關起門來抹眼淚。照此下去大同失手是早晚的事,也就是正在這個時候,郭英卻站出來對所有人發出號召說,我們一定要守住這座城市,我們要與這裡共存亡。其實他沒有必要這樣說的,他本來就是一個貴族子弟,在這裡做官只不過是為了熬資歷,積攢政績,等到合適的時候就能升職加薪。同時他又不是這裡的主管,隨隨便便找個理由從這裡調走也是十分容易的,但他不愧是老將的後代,在這個時候用行動證明自己一定能夠守住這座城。同時,為了穩定民心,他還把老婆孩子全都接來了,身體力行,把該他乾的事兒他都幹了。本來不應該他做的事情也都幹了。這個外表孔武有力的人,同時向人們傳達了一個信念,我們一定能夠守住這裡贏得勝利。

他是大明的救命稻草,力攬狂瀾,撐起一片天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大同的士氣迅速提升。同時,他也在加緊行動。因為他知道。敵人可能會在不久之後就會再次進犯。為了快速補充戰力和人馬,他貼出告示懸賞有勇的人進入部隊,同時訓練了一支非常強大的騎兵,在防務上召集民眾修繕城牆。雖然他緊趕慢趕,但是敵人還是提前到來了。同時他們還帶上了上一次在土木堡常戰役中俘獲的明英宗來敲門,先是明英宗在城牆外面喊話。後來又換做他的親戚親信,這分明就是在挾持人質,要求開門繳械投降。要知道來的可是前任皇帝,不開城門屬於違抗軍命,如果開了城門,將會導致大同失手。無論是開和不開責任都非常重大,所以郭登就想了一個好主意,他裝聾賣啞就是不開門。同時他也知道如果一味強硬,可能會使前任皇帝遭受迫害,於是他就給敵人送了很多錢財讓這些人暫時的安撫起來。同時他也想借助這次機會,將皇帝再次營救回來,於是挑選了敢死隊打算不惜一切代價搶回明英宗。雖然這個計劃最後因為一些太監的到來沒有實施。但是最重要的意義就是為京城贏得了寶貴的準備時間,可以說,郭英的這一系列舉動扭轉了土木堡之變以來的明朝的危亡態勢,為後面的勝利奠下了非常堅定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