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永城市裴橋鎮黨委用智慧和行動踐行黨建工作

本網(呂韌)訊: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是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戰鬥堡壘,是領導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力量。推進鄉村振興、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加強基層服務職能轉變,確保全面小康目標的順利實現。看河南省永城市裴橋鎮黨委用智慧和行動如何踐行的黨建工作。

河南永城市裴橋鎮黨委用智慧和行動踐行黨建工作

長期以來,河南省永城市裴橋鎮黨委在劉懷義書記的帶動下,一直以“壓實主體責任,履行黨建工作職責,堅持領導幹部帶頭,以上率下,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推動黨員幹部全面系統學、深入思考學、聯繫實際學”為行動準則,黨員幹部思想政治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據瞭解2019年裴橋鎮各黨支部開展了集中學習86場次,共有14165人次參與了集中學習;領導班子開展集中交流互學11次15天,集中研討3次6天;赴萬樓戰鬥烈士陵園接受紅色教育60餘人次,選樹黨員幹部身邊典型3人。“堅持調查研究,認真落實調查研究、重點聯繫、走訪座談、定期接訪、帶案下訪、結對幫扶等制度”,黨員幹部與群眾關係得到了進一步密切。上季度鎮級領導幹部累計走訪調研58天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51條,立即整改45條,正在抓緊落實6條;建立落實重大部署工作臺賬15條、已完成15條;“舊賬清零”行動梳理問題數量7條、已整改7條;“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行動梳理問題數量10條、已整改10條;提出好點子好建議28個,打通工作“堵點” 25個,辦好惠民實事36件,發現好經驗好典型9個;積極化解信訪積案,活動開展以來,化解信訪積案13個,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三是堅持檢視問題貫穿始終,黨員幹部幹事創業擔當意識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廣泛聽取意見建議,一條條找準找實問題;召開專題會議查找問題;針對工作短板、具體問題,進行剖析反思,特別是在主觀上、思想上進行深刻檢視。共徵求意見歸納56條,班子查擺問題21條,班子成員查擺問題65條,制定整改措施27條,目前77個問題整改到位,還有9個正在抓緊落實中。四是堅持整改落實,黨員幹部清正廉潔形象得到了進一步鞏固。裴橋鎮始終把問題整改落實作為重中之重,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樹立黨員幹部清正廉潔形象。很抓黨員幹部紀律不嚴等問題。如,群眾反映政府大院內辦事車輛無序停放,鎮黨委立即整改,僅用3天時間就在院內規劃了高標準停車位40餘個,有效解決了無序停車的問題。

河南永城市裴橋鎮黨委用智慧和行動踐行黨建工作

夯實組織基礎,落實黨建工作任務

一是增強戰鬥力,切實發揮黨組織堡壘作用。河南省永城市裴橋鎮黨委,按照“四個一”的要求,落實“一村一策”整頓措施,通過集中整頓,調整撤換不稱職黨支部書記2名,轉化提升軟弱渙散黨組織2個,使30個村級黨支部全部達到雙強標準;新改建達到驗收標準的村室一個,實現了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全部達標;培養入黨積極分子68名,發展預備黨員21名,全面消除連續三年以上沒有發展黨員的村級黨支部。崔莊村是一個老大難的村,連續20多年沒有發展過黨員,在鎮級組織部門的指導和村黨支部的努力培養下,2019年11月成功發展一名預備黨員。二是增強軟實力,逐步提升黨組織服務本領。堅持以服務群眾為主要任務,緊緊圍繞“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四個主方向,著力推進服務型組織建設,全面提高為民服務“軟實力”。夏季秸稈禁燒期間,鎮黨委開展“黨旗飄揚在禁燒一線”活動,把黨支部建在田間地頭,全體黨員參與禁燒,收到了良好效果。胡小寨村老黨員胡善賢,已經80歲了,每天早上8點佩戴好紅袖箍都去禁燒指揮部報到,騎著自行車巡邏在田間小路上,協助村兩委開展禁燒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全鎮共有500多名黨員自發的參與到秸稈禁燒工作中去。鎮黨委按照市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開展“共產黨員戶掛牌亮身份”活動,為全鎮1000名黨員掛牌並簽署承諾書,真正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此外,鎮黨委還深入開展“黨旗進農家”活動,通過“進農門、聽民情、知民意、解民憂、幫民富”,架起黨群“連心橋”,做到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旗飄揚,群眾黨員親如一家,以為民服務“軟實力”築牢基層黨建基礎。三是增強凝聚力,持續淨化黨組織政治生態。2019年,鎮黨委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加強“以案促改”的落實,構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統一領導,齊抓共管,班子成員分工負責的格局,讓“兩個責任”落地生根。貫徹落實“一案雙查”,保持案件查辦的高壓態勢。全年共辦理違紀案件6件,開除黨籍2人,黨內嚴重警告1人,黨內警告1人,誡勉談話8人,批評教育20餘人,收繳違規資金7000餘元。強化典型帶動。通過主題教育,選樹身邊優秀黨員幹部3人,通過民主評議,表彰優秀黨組織6個、優秀共產員78名,黨員隊伍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四是增強輻射力,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示範作用。用黨建的高質量,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高質量,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大走訪大排查以及“兩精準”大排查專項行動,累計排查、整改問題46條,整戶脫貧9戶32人。發放產業到戶資金4.62萬元,受益貧困人口163戶406人,124戶貧困戶實現就業,37戶戶貸戶用小額信貸貸款41萬元,光伏發電項目為8戶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

河南永城市裴橋鎮黨委用智慧和行動踐行黨建工作

在黨建工作的帶動力,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近年來,裴橋鎮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扶持村級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裴橋鎮黨委與世界500強企業中糧集團合作發展生豬養殖項目,目前已經在裴橋投產4個場區,繁育母豬場區一個,商品場3個,二期工程還在繼續進行,在自繁自養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發展合作養殖業務,帶動農民發展養殖業,形成年出欄百萬頭的規模,生產出來的豬肉做到綠色無抗安全,為每個客戶提供高標準的肉製品,公司始終踐行央企的責任擔當,全力打造食品安全產業鏈,嚴格實施產業鏈全程品質管控,深受香港等地消費者的認可。裴橋鎮黨委書記劉懷義多次和中糧集團溝通,共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司+農戶一條龍的放養合作模式,農戶按照公司的要求建豬場,在環保達標的情況下,通過公司驗收合格後,中糧公司提供豬苗、飼料、技術服務、以及商品豬的回收,保證農戶每頭豬獲利不低於300元,既保證了公司的發展,又保障了農民的收入和就業,目前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已經發展20餘戶,農民已經嚐到了合作模式的甜頭,裴橋鎮爭取通過3年的努力,年出欄生豬500萬頭的生豬發展目標,帶動農民500個貧困戶脫貧致富。生態循環養豬工程產業扶貧項目是由中糧集團和裴橋鎮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綠色生豬產業扶貧養殖園區,採用“封閉種群、基因育種,批次生產、全進全出,生物安全、疫病淨化,智能化豬舍、自動化生產,精準營養、低排日糧,種養結合、生態循環,全程追溯、安全生豬”標準化生豬養殖 2.0 模式,實行“豬—肥—糧”農牧循環生態保護模式,是一個以生態循環養殖、生物酵解、種養結合、精準營養、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為導向,集養殖、種植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生態循環發展示範項目。在種植業上同時與糧銀集團合作發展辣椒種植1500餘畝,採取公司加農戶的合作模式,依託毗鄰亳州的地理位置,發展藥材種植2000餘畝,逐步形成了夏橋的黃桃種植加工、鹽店的中藥材、黃樓的辣椒、趙樓的養豬、任樓的養鴨、劉莊的養羊等主導產業,村級集體經濟一擺往年一窮二白,形成蓬勃發展的井噴之勢,探索出了鄉村農業經濟轉型的新路子。

河南永城市裴橋鎮黨委用智慧和行動踐行黨建工作

在鄉村生態治理上,劉懷義書記下定決心,本著把綠水青山建的更美,把金山銀山做的更大,把綠色成為包河最動人的色彩,在鎮黨委的號召下,通過募集資金的方式,打造了包河兩岸6公里的綠色長廊。

河南永城市裴橋鎮黨委用智慧和行動踐行黨建工作

著力重點工作,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河南省永城市裴橋鎮黨委決心做大做強工業園區。融資3000餘萬元精心打造佔地160畝的高標準工業園區,現有廠房5棟,近20000平方米,各種基礎配套設施齊全,現已入駐5家企業,安置當地農民工300餘人,年產值超億元。重點服務的中廣核風力發電項目,目前一期投資3.7億元,成功建設升壓站一座,完成25個風機塔,已投產運營。為了幫助養殖企業解決環保問題,整合當地資源,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把永城市裴橋鎮汙水處理廠和中糧家佳康河南公司糞汙處理中心,永城糧盈公司裴橋鎮沼氣站三家企業融為一體,以中糧集團養豬場為依託,投資1.6億建成日產沼氣2.5萬N³㎡大型沼氣發電工程,將項目周邊的農業有機廢棄物進行充分的資源化利用,項目規模22200m³³厭氧發酵罐及配套的儲氣,發電,沼氣處理,進出料設施和沼液儲存設施,年消耗約56萬噸畜禽養殖糞汙,1.05萬噸秸稈,年生產沼氣875萬³m³,可年發電併網1680萬kw.H,年生產固體有機肥47萬噸,液體有機肥55.39萬立方米的液體有機肥。技術的先進性:項目採取國際先進的兼氧纖維素水解技術(SAHP)厭氧生物倍增技術(ABDP),高效產氣儲氣一體化CSTR技術,生物脫硫技術(YHRBDS),德國先進攪拌技術等,將本項目打造成具有國際水平的一流項目。在永城項目上應用的德國先進裝備和技術,兼氧纖維水解技術,用小麥秸稈預處理的微生物技術,是從德國BiOnova引進。兩種先進的發酵攪拌系統,分別從德國的SUMA和STREISAL公司引進。永城裴橋鎮以中糧集團養豬場為依託,打造區域生態循環農業園區。園區以沼氣工程為紐帶,將養殖場的養殖廢棄物及沼氣工程輻射區域內的秸稈等農業廢棄物視為寶貴的資源並進行處理,產生的沼渣沼液生產有機肥用於農業生產沼氣則發電併網。沼氣工程連接種植和養殖環節,形成獨特的區域循環種養結合模式,既可有效利用秸稈和豬糞汙,防止造成周邊環境汙染,又可生產清潔能源沼氣,利用沼氣發電上網,緩解建設地供電壓力,一舉多得。本項目將大量接受處理裴橋鎮附近規模化畜禽養殖糞汙和農作物秸稈,為當地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做出貢獻,劉懷義書記說”既要發展產業,避免汙染,還要從中受益”。

河南永城市裴橋鎮黨委用智慧和行動踐行黨建工作

“四大革命”成效顯著:建成改造無害化廁所1萬多個,在全市領先。新修主幹道56公里,次幹道133公里,基本實現戶戶通。成立環衛所和保潔公司,有專業保潔人員160多人,灑水車、垃圾車司機四名,環衛所專職人員兩名,每村一名專職環衛專幹,每年投資近200萬元,實現了保潔隊伍網格化,在商丘暗訪或檢查中取得一次第一名、一次第三名的好成績。2019年開展了第三屆“大美裴橋百佳模範評選表彰”活動,首屆農民豐收文化節活動,成立“孝善基金會”,募集孝善基金60餘萬元,為96戶貧困家庭、47戶貧困學生髮放孝善基金40餘萬元。

河南永城市裴橋鎮黨委用智慧和行動踐行黨建工作

繼續黨建工作的探索

抓實主責主業,加強思想建設,強化壓力傳導,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建立健全學習制度、健全學習機制、制定學習計劃、堅持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繼續舉辦培訓班、報告會、召開座談會、交流會等形式為黨員學習搭建平臺,嚴格落實學習制度。

抓好主題教育延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作為黨的建設終身課題常抓不懈,進一步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真正把成果體現在惠民為民上。

強化“第一責任人”意識,把抓基層黨建作為履行好黨委書記職責的第一要務,堅持重點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推動,重大任務親自督辦。

建立黨建工作責任清單,細化到人、量化到崗、盯住不放、持續用力。及時發現問題並正視問題,抓住關鍵人、關鍵事、關鍵點,把規定動作制度化,把自選動作常態化,層層壓緊、倒逼責任、傳導壓力。

抓牢黨員管理,強化素質教育,激發幹事活力,提升黨員為民服務本領。通過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來提高黨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通過培訓,著力提升農村黨員的綜合素質和為民服務本領;通過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一編三定等工作制度,讓普通黨員有崗位、有任務。健全完善村級黨建工作考核辦法,注重運用積分管理、民主評議等手段加強對普通黨員的監管。

抓住統籌發展,助力經濟發展,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裴橋又好又快發展。充分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把黨建和實踐完美結合,用黨建的高質量引領發展的高質量,不斷創新載體、豐富形式、充實內容、改進措施,使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三大攻堅”、“四大革命”等中心工作有機結合,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為建設大美裴橋作出新的貢獻。(作者:裴橋鎮黨委辦公室 韓濟山 田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