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第二大國烏克蘭,曾擁核武國家,為何會變成歐洲最窮國家?

烏克蘭是一個位於東歐平原的歐洲國家,全國的國土面積為60.37萬平方公里,在歐洲僅次於俄羅斯的面積,是歐洲領土第二大的國家,人口4600多萬,曾被人稱為小俄羅斯。烏克蘭可以說是中世紀東斯拉夫人文化的中心,現在的俄羅斯、烏克蘭、白羅斯等民族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就是以烏克蘭的基輔為基礎發展起來。

所以,從歷史上來看,烏克蘭和俄羅斯、白羅斯的歷史聯繫非常緊密,這幾個國家的淵源極深。

歐洲第二大國烏克蘭,曾擁核武國家,為何會變成歐洲最窮國家?

烏克蘭的曾經

烏克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於,東歐平原和黑海沿岸,恰好是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歷史上,蒙古人、德國人、俄國人、維京人、波蘭人、立陶宛人以及奧斯曼土耳其人等四面八方的敵人都曾染指烏克蘭,並在烏克蘭留下自己的影響。

烏克蘭曾經的工業和農業都極為發達。烏克蘭擁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地以至於農業發達,糧食產量極高,素有"歐洲糧倉"之稱,烏克蘭的人口數量長期位於歐洲前十。

歐洲第二大國烏克蘭,曾擁核武國家,為何會變成歐洲最窮國家?

在工業方面,烏克蘭在1991年蘇聯解體時,他們繼承了蘇聯35%的軍工產能,當時烏克蘭的軍工企業多達3594家,從業人員達到300多萬。當時的烏克蘭能生產核武器、彈道導彈、航空母艦等國家戰略性武器。

正因為烏克蘭有著前蘇聯遺留下來的良好軍工基礎,軍事實力在冷戰期間在歐洲一度名列前茅。

歐洲第二大國烏克蘭,曾擁核武國家,為何會變成歐洲最窮國家?

烏克蘭的今天

蘇聯時期烏克蘭工農業發展都很繁榮,經濟上甩經濟最差的摩爾多瓦很多。但是進入21世紀以後烏克蘭人均GDP不斷下滑,特別是最近幾年,整體經濟幾乎下降了一半,人均GDP從巔峰期的5000多美元,下降到2400美元左右。

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襲來,烏克蘭未能倖免於難:烏克蘭的官方貨幣格里夫納兌換美元貶值38%,全國失業率高達9%,甚至0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較08年下滑15%。這一場經濟風暴,把烏克蘭經濟推向深淵。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烏克蘭超越摩爾多瓦成為歐洲最貧窮的國家,2018年人均GDP為2964.193美元

歐洲第二大國烏克蘭,曾擁核武國家,為何會變成歐洲最窮國家?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烏克蘭國民經濟不但沒有上升,反而越來越差,有諸多原因:

原因一:大國博弈,國內政局不穩定

政治影響經濟,烏克蘭出現今日的難捱局面,政治因素始終難辭其咎。主要因為烏克蘭本身地域和民族的觀念割裂,在烏克蘭因為歷史的原因,天然地形成了西北部親西方,東南部親俄羅斯的傳統觀念,而且難以改變。

因此,在烏克蘭在獨立之後,先後多次出現大小規模的革命以及衝突都是因為選擇或者說觀念的衝突,這對社會經濟秩序造成了巨大傷害,而且這種傷害影響深遠。

歐洲第二大國烏克蘭,曾擁核武國家,為何會變成歐洲最窮國家?

比如說,2004年的烏克蘭總統大選,新當選的總統亞努科維奇參選時的競爭對手尤先科煽動自己的支持者,對亞努科維奇存在舞弊行為展開激烈的聲討。由於這是一場各方勢力的角逐,這場風波最後演變成全國性的抗議罷工,也被人們稱為"橙色革命"。

最後,烏克蘭政府選擇徹底倒向西方,與俄羅斯撕破最後的窗戶紙。最終整個國家陷於分裂,經濟也瀕臨崩潰

歐洲第二大國烏克蘭,曾擁核武國家,為何會變成歐洲最窮國家?

原因二:國有資產流失

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初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與俄羅斯類似,少數寡頭通過權錢交易等手段低價購買國有資產,控制國家經濟命脈,造成大量國有資產流失。

不同之處在於俄羅斯的領導人比較穩定,在普京的領導下,通過對寡頭的打擊和控制,由國家重新掌握了經濟命脈。烏克蘭的寡頭卻沒有卻很難得以控制,寡頭的勢力反而從經濟領域延伸到政治領域,反過來再通過政治手段攫取更大的經濟利益。

於是,烏克蘭在經濟寡頭們的帶領下,烏克蘭的國家經濟狀況變得越發惡劣。

歐洲第二大國烏克蘭,曾擁核武國家,為何會變成歐洲最窮國家?

原因三:烏克蘭放棄核武器

蘇聯解體時,烏克蘭本來繼承了大量軍工廠,並且也能夠生產大量的殺傷性武器,用這些武器來維護國家獨立肯定不是問題。

但是,後來烏克蘭在西方和俄羅斯的承諾下,自己主動放棄和銷燬了幾乎所有核武器和殺傷性強的武器,導致西方大國都敢欺負烏克蘭。

歐洲第二大國烏克蘭,曾擁核武國家,為何會變成歐洲最窮國家?

失去了核威懾的烏克蘭,對於其他大國來說,幾乎是沒有什麼發言權,特別是在利益衝突的時候,烏克蘭總是吃虧的那一個。

關鍵詞:烏克蘭 核武器 經濟 歷史 政治 總統 軍事 俄羅斯 導彈 軍工 蘇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