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亮的革命一生


仇亮的革命一生

仇亮,原名式匡,字蘊存,號冥鴻,湖南省汨羅市城郊鄉上馬村人,1879年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仇道 南,號味恆,清末秀才,以設館教書為業,有子女三人,子 仇亮,長女仇心重,次女仇重英。仇道南受康有為、譚嗣同 影響,篤志新學,遂赴日本宏文學院師範班學習,並加入同 盟會,參加反清活動。歸國後在長沙明德學校任教,1912年任湖南省圖書館館長。後創辦湘陰師範學校,歷任該校的 校監,從事師範教育數十年,成績卓著,深得地方敬重,1920年病逝。

仇亮幼承家訓,聰穎好學,五歲從伯父學文章,從父親 學經史。13 歲應童子試列甲等第一名,16 歲補博士弟子員, 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秀才。1895 年長沙開辦了時務學堂,仇 亮得官費資助入該學堂就讀,次年時務學堂改為求實學院。 他生性敦厚,埋頭讀書,不善交際,不多言辭,同學都戲稱 他為“書呆子”。而他對於國事時勢常侃侃而談,激進憤慨, 誓以天下為己任,深入研究王船山、黃梨洲、顧亭林學說以 及孫吳兵法和諸葛武侯的《心書》,對王湘綺所著的《湘軍 志》尤為心醉。

1902年仇亮應試舉人未中,當時清政府日益腐敗,列 強欺凌,國家處於危亡之際,仇亮民族思想愈加強烈,於是 憤然放棄科舉,考取赴日官費留學生。1903年正月,仇亮等湘籍學生一行35人乘海輪赴日本留學,同行的知名人士有楊昌濟、蕭仲祁、石醇六、曾繼梧、陳天華、廖名縉、餘 煥東、劉揆一。仇亮到達東京後入宏文學院學習日語、數學、 理化等新課。與楊毓麟、陳天華等人主辦《遊學譯編》,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宣傳民主革命思想。宏 文學院結業後,仇亮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預備科成城學校 (後改為振武學校),1905年升入士官學校。

仇亮的革命一生

仇亮在士官學校學習期間,中國留日學生的革命情緒日趨高漲。仇亮與湖南程潛、程子楷、陳強,雲南的羅佩金、唐繼堯、李根源、葉瑩,湖北的李書城、孔庚、耿覲文,河南的曾昭文、韓鳳樓,江西的李烈鈞,山西的張鳳翽,河北的姜登選,山西的閻錫山等熱心反清志士聯合起來組成“革 命同志會”,研究革命方略。1904年仇亮與羅傑、餘煥東、 趙僚等組織了“新華會”,同年秋又與劉道一、秋瑾等參加 了由馮自由等在日本橫濱組織的“三合會”(又稱三點會), 秘密從事反清活動。1905年8月20 日,孫中山、黃興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仇亮率先加入並擔任湖南分會 支部長,當時湖南籍留日學生多由他介紹或主盟加入同盟 會。如程潛、鄭先聲、黃覺生、李燮和、張宏楚、張昭漢、 王峰、文國陶、文大炎、吳孫懿等人。程潛入會後不久,仇亮引他到日本東京赤阪區靈南阪日本人阪本金彌宅謁見了 孫中山先生。在士官學校期間,仇亮根據黃興指示,挑選同 盟會骨幹成立了一個秘密團體“鐵血丈夫團”,以孟子的“富 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為座右銘,使其成為 反清鬥爭的骨幹力量。“丈夫團”成員有仇亮、程潛、唐繼堯、羅佩金、李烈鈞、張鳳翽、李書城、李根源、程子楷等三十多人。仇亮還創立了“大森體育會”,組織一部分在東京的同盟會員和留日學生操練軍事科目,他與李書城、李根 源擔任教員。

仇亮生性耿直,扶危濟困,助人為樂,深得同志擁戴,大家都尊稱他為“仇長厚”。仇亮也深受中山先生器重,士官學校的同學加入同盟會許多都由仇亮介紹,他還經常導引 會員的優秀分子,謁見中山先生。當時國內各次革命戰役的運籌策謀,完全決定於同盟會的東京本部,萍瀏醴起義、欽廉防城起義、鎮南關起義、欽廉上思起義等戰役,中山先生均請仇亮參與商議籌劃。1906年6月29日章太炎出獄,仇亮奉中山先生親諭,以留學生代表身份,到上海迎接他赴日本。章太炎與仇亮系舊學同窗,又是革命同志,故交往甚 密,仇亮經常為章太炎所主編的同盟會機關報《民報》撰寫 文章。仇亮與黃興留學日本最久,又是同鄉相交最密,1908 年底仇亮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後準備回國,黃興依依不捨,把盞餞行,並贈詩云:“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與子別當誰從?”仇亮亦以詩相答:“誓把雄心揮一劍,積屍不羨故人多。”

1909年1月,仇亮從日本歸國,赴京朝試,中步兵舉人,供職于軍諮府(相當於後來的參謀本部)。1909年冬仇亮返鄉省親,與許徽結婚。許徽,長沙人,身出名門,曾就讀於湖南民立第一女學,受業於黃興門下(黃興當時為體育 教師),後畢業於長沙隱珠學校,系黃興的遠方親戚。黃興帶她留學日本實踐女校,並介紹她加入同盟會,許徽與仇亮 的結合也是黃興從中媒介的。

仇亮的革命一生

1910年仇亮由軍諮府派往山西督練公所任督練官。士官學校的同學閻錫山正在山西新軍第 34 混成協第二標任標 統,他是仇亮介紹加入同盟會,對仇極為敬重,於是兩人通 力合作,訓練新軍,積蓄力量為反清革命做好準備。1911年 10月10日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各省相 機相應。仇亮看時機已到,便於閻錫山秘密議,聯絡新軍中的同盟會員,率領第二標的三個營和第一標的第二營,兵分三路,攻打軍械局、滿營和撫署。仇亮身先士卒親自指揮 戰鬥,擊斃巡撫陸鍾琦和協統譚政德。10 月 29 日,起義成功,山西宣告獨立,成立軍政府。諮議局商議欲推舉仇亮為 山西都督,仇亮堅辭不受,力薦閻錫山任都督。

這時新軍第六鎮統制吳祿貞駐紮在石家莊,地扼北方交通要害,之前吳祿貞多次上書朝廷倡議改革維新,均未被採納,故對清廷不滿,常懷革命之心。仇亮素與吳祿貞有交,山西起義成功後仇亮便準備聯絡吳祿貞北上,聯合華北新軍攻打北京,並且已經說服力北京清將張紹曾接應,推翻清廷。 仇亮行至娘子關時,吳祿貞於11月6日夜被袁世凱重金收 買的一個部下暗殺於石家莊火車站。仇亮悲痛至極,在吳祿 貞遺體前悲憤的表示“要踏著同志的血跡前進!”星夜將吳 祿貞部的槍械彈藥轉運娘子關,部署防務。清廷立即命令段 祺瑞接統吳祿貞部隊直逼娘子關,妄圖鎮壓山西起義軍。為使山西避免戰禍,仇亮連夜在燈下寫好家書,決心以死報國,他帶著山西國民代表公文,當夜單人匹馬來到段祺瑞軍營,向段祺瑞陳說形勢厲害,曉以民族大義,慷慨激憤,身俱淚下。段祺瑞深受感動,答應不進攻山西,並告訴仇亮南北雙 方準備議和,戰禍可望平息,留他當晚住宿營中。半夜仇亮聽到軍號嗚咽,戰馬悲鳴,遂批衣起,告別段祺瑞星夜啟程赴南京。此時 17 省國民代表齊聚南京,中山先生也已回國, 仇亮便於黃興等人討論臨時政府方案。1912 年 1 月 1 日中 華民國宣告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黃興任陸軍部長, 仇亮任軍衡司司長,主管人事,授少將軍銜。黃興曾對人說: “我有兩個得力參謀,內參謀是仇蘊存,外參謀是李印泉。”

仇亮的革命一生

1912 年 2 月,南北議和,孫中山辭職,薦袁世凱為臨 時大總統。仇亮極力反對說:“袁世凱老奸巨猾,包藏禍心,終不利於國民。”後臨時政府遷往北京,仇亮憤然辭去軍衡司長職,在北京創辦《民主報》,鼓吹民主共和,反對專制 統治,言辭鋒利,旗幟鮮明,袁世凱之流常是《民主報》影 射對象,遭袁嫉恨。1912 年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仇亮任 國民黨會計本部部長,後又與黃興創辦墾植協會,黃任會長, 仇亮任副會長。墾植會本部設在北京,山東、上海、湖南、 湖北、河南及東三省先後成立支部,並在蘇州開設墾植學校, 培育人才;在北京、上海籌辦墾植銀行,籌措資金;在貴州、 陝西設置汞紗銀礦公司,從事開採。仇亮認為國民革命是為 了強國富民,而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是強國富民的重要途徑。

1913年袁世凱陰謀稱帝,首先在國會召開前夕派人在上海暗殺了宋教仁,舉國震驚,輿論譁然。仇亮痛失戰友, 悲憤難已,遂以《民主報》為陣地痛斥袁世凱為“獨夫民賊”。 袁惱羞成怒,欲加害於仇亮,仇亮不得已攜妻子到天津英租 界避難。不久去上海拜會孫中山與黃興,共同商量討袁計劃, 但因國民黨內部分歧,遲遲未決。此時適值夫人許徽難產身 故,仇亮即返回天津。袁世凱正式當上大總統後下令解散國 民黨,查封《民主報》,仇亮亦遭通緝。他被迫帶著子女和 夫人靈柩潛回湖南老家,伺機東山再起。他在老家居住一段 時間後在家人的勸說下,續絃劉氏。

仇亮的革命一生

1914年袁世凱稱帝野心日益猖獗,路人皆知。仇亮身 居鄉里,心憂天下,發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便決定潛回北京,聯絡舊友,重謀革命。簽好當時在北京任陸軍次 長的舊友蔣作賓來函邀請,仇亮便於 1915 年春潛入北京, 寄居於同鄉梅蔚南家中。不料被奸人告密,被袁世凱逮捕, 囚于軍法處。早在仇亮主辦《民主報》時,袁世凱曾以十萬 銀洋和中將軍銜賄賂收買仇亮,被他嚴辭拒絕;後仇亮鼓吹 “二次革命”,號召推翻袁世凱,因此袁世凱對他恨之入骨, 欲置之死地。

仇亮被捕後屢遭刑訊,他總是慷慨抗辯,堅貞不屈。他 自知難免毒手,坦然自若,賦絕命詩六首以寄志,以身報國, 視死如歸。1915年6 月9日,仇亮就義於北京二龍坑,臨刑前意氣昂揚,直立不跪,身中八彈,高呼殺賊!時年 37 歲,其遺體由其父仇道南及族叔仇鰲運回故鄉,與許夫人合 葬與汨羅市城郊鄉黃泥衝。

仇亮忠於國家,篤於朋友,以文武雙全、智勇兼備之身,致力於國民革命,奔走大江南北,不辭艱難險阻,置生死於度外,終至為國捐軀,他的英名和業績將永載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