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犧牲後,唯一的兒子在美國定居,晚年:沒辦法完成母親的遺願


江姐犧牲後,唯一的兒子在美國定居,晚年:沒辦法完成母親的遺願

愛國的主要方法,就是要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謝覺哉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國。中國如今的和平與發展是靠著無數為祖國和人民付出生命的英雄戰士。這些英雄戰士除了為保衛祖國安全的軍人還有一群冒著生命危險為祖國貢獻自己力量的地下工作者。

人們印象最深刻的估計就是江姐了,她的故事被翻拍成了電影、話劇、歌劇等依舊流傳在世人的心中。她犧牲後,唯一的兒子在美國終身任職,卻從未改國籍

為國家事業奮鬥

1920年,江姐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在她8歲時母親帶著她和弟弟來到重慶投奔舅舅。由於生活艱難,她在10歲的時候就開始進入工廠當一名童工,在11歲時,又進入了重慶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那時候的她就希望自己將來有一天,能為中國真正的解放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江姐犧牲後,唯一的兒子在美國定居,晚年:沒辦法完成母親的遺願

在上學期間,她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刻苦學習非常用功。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很多像她一樣年紀的女孩子都在等待著準備嫁人。很多同齡的小夥伴,不明白她為什麼要這麼刻苦的學習。江姐自己心中明白,只有真正學到知識,才有機會為國家做貢獻。

1939年,她憑著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重慶的中國公學,在同學的介紹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組織裡她積極的學習,新知識領域,不斷擴充自己,完善自己。1944年,江姐經過組織安排,進入了四川大學農學院學習,開始正式從事工作

為了更好地進行工作,她按照組織的要求與彭詠梧假扮夫妻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兩個人長期的相處,逐漸慢慢的產生了感情,並於1945年結婚,第二年生下了兒子彭雲。當時彭詠梧在老家已經有了一位結髮妻子譚正倫

,兩人生下了一個兒子彭炳忠。江姐與彭詠梧結婚,遠在老家的譚正倫並不知情。

江姐犧牲後,唯一的兒子在美國定居,晚年:沒辦法完成母親的遺願

充滿母愛的絕筆信

1948年,彭詠梧在戰鬥中犧牲,江姐接替丈夫原先的工作,繼續為國服務。在此之前他們就意識到自己可能會面臨生命危險,所以在不久之前就給譚正倫寫了一封信,將信交給譚正倫的弟弟譚竹安,這封信寫了關於江姐與彭詠梧的婚姻以及即將面臨的問題,在信中還希望譚正倫能前來重慶將彭雲帶回老家撫養。

譚正倫接到信之後,立即馬不停蹄地來到了重慶。那時候的江姐正在為國奮鬥,沒有將孩子帶在身旁,而是把他交由戰友代為撫養。譚正倫來到重慶之後,江姐的戰友就去接應了她,將孩子交給了她。在當時這是一項極其艱鉅的任務,畢竟作為她的兒子勢必會引來敵人的注目以及抓捕。

譚正倫將彭雲帶走後不久,江姐在6月份被捕,江姐被捕之後受盡了各種酷刑,她始終堅貞不屈。當時為了讓這個年輕的女子開口,他們全力抓捕江姐的兒子彭雲。譚正倫從江姐的戰友手中接到彭雲之後,就不停地到處避難,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難。粉碎了敵人想要用彭雲來逼江姐就犯的陰謀手段。

江姐犧牲後,唯一的兒子在美國定居,晚年:沒辦法完成母親的遺願

江姐在獄中的這段日子也十分惦念自己年幼的兒子。隨著酷刑越來越多,她也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可能即將要走入盡頭。於是就在獄中用筷子磨成竹籤,用灰製作成墨水寫下了一封遺書。這封遺書是寫給譚竹安的。

在信中她寫道:如果自己將來犧牲了,那彭雲就送給你了。她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彭雲能跟隨父母的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向,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奮鬥到底。

信中還囑咐了一些教養孩子的問題,這封信滿滿的承載了一個母親對兒子濃濃的思念之情展示了江姐鮮為人知柔情的一面。這封信也成為了江姐留給親人的絕筆。20世紀50年代譚竹安將這封信交給了重慶三峽博物館。

在母親光環下長大

譚正倫帶著彭雲還在四處逃難,根本就不知道江姐已經犧牲的消息。新中國剛解放的時候,譚正倫就抱著一線希望帶著年僅三歲的彭雲到處尋找江姐的下落

。譚正倫後來得知江姐已經被殺害後,才帶著孩子回到老家生活。

江姐犧牲後,唯一的兒子在美國定居,晚年:沒辦法完成母親的遺願

彭雲從小就在母親江姐的光環中長大,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會有一些特殊的待遇。他在上學期間,學校給他們班級派了優秀的教師,創造儘可能好的學習條件。平時只要市裡有什麼重要的活動,都會邀請他所在的班級參加,他們家經常能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

有一次彭雲和其他幾位同學在曾經關押烈士的地方舉行紀念活動。活動剛舉行到一半的時候,就有人認出他是江姐的兒子,一時之間他和幾位同學所在的地方被擠得水洩不通。無奈之下,他只好與班上的同學換了衣服,才成功離開現場。

江姐犧牲後,唯一的兒子在美國定居,晚年:沒辦法完成母親的遺願

保留國籍定居美國

雖然中學時代的彭雲一直備受矚目,但是他始終如一的保持著低調的生活。他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在上課期間,因為看小說也被老師沒收了幾次。彭雲在上中學時期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經常熱衷於參加學校的各種競賽,擔任著班幹部。

1965年,19歲的彭雲參加高考成為了四川省理科狀元,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1977年,國家恢復各大考試之後,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所的研究生。後來又前往美國取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

江姐犧牲後,唯一的兒子在美國定居,晚年:沒辦法完成母親的遺願

後來他成為美國馬里蘭大學終身教授,從此就一直在美國定居,但他一直都是中國國籍,並沒有加入美國國籍。有一次他回國時面對記者的採訪,他回應道自己也曾很想要完成母親的遺願,但是在這期間發生了太多的變化。自己如今也老了,也沒有機會完成了。

每個人的人生選擇都不同,只要心懷祖國,不管是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都是一樣的。他雖然沒有走上革命的道路,但是他一直保留著一顆愛國的心。落葉總會歸根,總有一天他又會重新回到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