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4月20日中午12:00,通沪铁路首辆联调联试车从上海站出发,驶向南通西站。从此,长江北岸的南通到上海只需1小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再增一条勾连南北的交通要道——通沪铁路!

一个月前,长江南北的铁路通道还是隔江相望。

一个月来,中国通号工程师们,在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紧紧咬住通沪铁路联调联试的节点目标,风雨无阻,披星戴月,打通了高铁信息的“中枢神经”,启动了控制列车运行的“大脑”,与所有通沪铁路的建设者一起,创造了一个奇迹:9个车站,一座大桥,全长137公里,圆满完成节点目标,坚决打赢了疫情防控和通沪铁路保开通攻坚战!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通沪铁路首辆联调联试车

新冠肺炎疫情没有阻挡中国通号人保开通的决心,清明时节的雨没有迟缓中国通号人保开通的步伐。战疫情,保开通,中国通号的每一位参建员工都将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让按期飞驰的动车带着通号人的庄严承诺和铮铮誓言,激荡在长江南北!

“分秒必争保开通!”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中国通号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志亮主持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视频会议

“坚持疫情防控和重点工程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通号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志亮多次听取通沪铁路建设进展情况汇报,要求承担通信信号工程建设任务的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科学组织、高效推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通沪铁路建设时间节点。中国通号总裁、党委副书记徐宗祥多次对中国通号通沪铁路参建单位抓好疫情防控,稳妥有序推进工程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按照股份公司领导统一部署,中国通号工程管理中心、安全质量部多次召开现场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并派员到通沪铁路现场进行盯控。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分秒必争保开通,精益求精创精品!”3月23日,中国通号上海工程集团迅速组织所属济南分公司、上海分公司两家参建单位以及中国通号沪通铁路系统集成项目部在太仓召开了“抢工期、保开通、创精品,决胜沪通铁路誓师大会”,再一次吹响冲锋号角。这是疫情期间,半个多月里,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主要负责同志三次来到项目部。此前,3月21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副总经理杨建中一行在通沪铁路现场调研办公,要求各参建单位加快进度,确保7月1日开通运营。这也是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立刻组织召开誓师大会,号召大家全力奋战的重要原因。

要保障7月1日开通运营,就必须保障4月启动联调联试,这既是通沪铁路始终不变的节点,也是中国通号必保的目标,更是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全体参建人员的诺言,必须要分秒必争,中国通号人一直在为此努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计划的开工时间被推迟了。受疫情影响,人员流动受限,且到达现场人员必须隔离14天。时间和人力,一时间都成了问题。为了尽快复工,春节值守和先期到场的项目部管理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准备疫情防控各项物资和相应手续。

2月25日,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沪宁城际公司的大力支持和组织领导下,中国通号通沪铁路项目部顺利全面复工。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防疫复工两不误 中国通号在行动”点对点接回施工队伍

被疫情耽误的时间,要靠科学高效的管理来弥补,集结施工人员成了首要任务。非常时期,用非常之法。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负责通信施工的上海分公司安排四辆大巴,分别从江苏淮安、河南许昌、江西新余接回施工人员167人;负责信号施工的济南分公司则就近紧急调配第四区域、第五区域项目部精兵强将迅速驰援通沪铁路建设。

3月3日,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召开了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各级单位预判工期风险,以最短工期为限,预测和倒排工期,做好物资、人力的需求计划,未雨绸缪,不打乱指挥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会议第二天,3月4日,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万宝华到项目部调研指导,将通沪铁路列为全年必保的重点项目,要求举全局之力合力攻坚,期到必成。

3月12日,上海工程局集团成立通沪铁路通信信号工程包保组,组织局集团工程、物资、安质等职能部门赴现场包保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全面打响保通沪铁路联调联试攻坚战。3月13日,在副总经理、包保组长靳启飞带领下,包保组在现场召开了第一次推进会,会后,所有组员分段包保,全部下沉到一线作业队,确保各个节点按期完成。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下沉包保的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本部人员在线路上检查设备安装

与此同时,通信信号两个作业队进一步优化施组方式。信号专业将全线分为安亭西至太仓、太仓港至中继2和张家港至南通西三大区段,交由三个区域项目部分段包保、专班负责,并将每个车站都分为室内、区间、站内三块,分点施工、齐头并进。通信专业则按照各类子系统的先后顺序推进接入施工,优先保障联调联试亟需的系统,为其他各专业提供传输通道。

一鼓作气,捷报频传。3月23日誓师大会后,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沪宁城际公司的指导与协调组织下,在中国通号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信信号工程几乎每天都在取得突破性进展。

3月25日,通信专业通过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通信段静态验收。首个车站——安亭西站完成室内信号设备模拟实验。

3月27日,正线通信传输通道调试完成。

4月1日,传输系统顺利接入上海铁路局,通沪铁路的信息“高速公路”与既有路线组网成功。太仓南站等6个站点同时启动室内外挂联试验,各车站区间信号设备安装基本完成。

4月2日,通信数据网、行车调度系统成功接入既有路网。信号专业各站室内设备安装基本完成。

4月3日,通信G网接入,实现车、站、调度中心三方的通信,通信专业联调联试各关键子系统基本完成。

……

时间紧迫,与其说是时间催人跑,不如说是人在赶着时间跑,一分一秒都不让它从指间溜走。从上海工程局到分公司再到项目部,每一个人都想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最终,通号人赢了这场与时间的赛跑:通沪铁路如期顺利启动联调联试。

联调联试前,4.16东方卫视关注通沪铁路建设

“让要塞工程不卡脖子”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通沪铁路,地处平原,全长137公里,新建9座车站,以及平东线路所、陆渡线路所、中继1、中继2等小站,唯一的一处重点要塞工程,是11公里长的通沪铁路长江大桥。大桥于2019年10月合龙,但早在进场之时,中国通号沪通铁路项目部就做足了准备,让要塞工程不卡脖子。

桥的南北共有4座通信铁塔,北面两座高75米,南面两座高85米。“85米,这是我参加铁路建设以来,见过的最高的通信铁塔了,而且为了抵御江面大风,结构也与以往的铁塔不同,主塔之外还有四座30米、40米、50米、60米高的支撑附塔。”中国通号沪通铁路系统集成项目部副经理,有着二十多年铁路施工经验的徐建明说。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也正因为特别,项目部就尽早准备,四座铁塔顺利于3月20日全部完成安装。其中,大桥东南面铁塔于2019年12月底最先完工,并作为首件定标的定标点接受验收。

大桥有6公里长的主跨钢梁结构,其无线信号覆盖只能依赖漏缆,而这6公里长的漏缆安装也是一大难题。“大桥我们见过很多,但以前没有遇到过这种漏缆安装环境。”通信作业队队长黄煜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大桥未贯通前,2019年6月,项目部就开始联系大桥的相关建设单位和设计方一起调查设计安装方案。最终,在大桥贯通前,方案正式敲定,采用钢绞线吊装。先在大桥的每根钢立柱安装支架,穿钢绞线,装卡具,然后吊放漏缆。这是对大桥结构影响最小,也是最安全、最可行的方式。

方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大桥铁路面距地面60米,物料运输是要攻破的第一道难关。而要在60米高的江面上,再搭4米多高的脚手架打孔安装,还有2.4公里是悬在江面上的,无论是物理难度还是心理恐惧,则更是一大挑战。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通沪铁路大桥漏缆安装

“我第一次上桥,走到那个悬空面的时候,腿都发软。”负责大桥通信施工的班组长高仕达说。然而,困难,没有难倒他。物料运输难,就借用大桥施工单位的轮渡吊装。悬空安装危险,就做好安全防护,宁可进度慢一点,也要保障绝对安全。

进度慢吗?并不慢。考虑到施工安全,项目部交给高仕达的支架安装完成时间是2019年12月31号,但经过两天的工效测试后,他调整人员配置和施组安排,高效安全地在10月底就完成了支架安装,比计划提前了一个多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桥的漏缆安装、光缆敷设,都没有成为卡脖子,拖工期的堵点。

除了大桥,通沪铁路建设还有一项更难的卡脖子项目——既有铁路线改造。这包含了对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线——京沪高铁上的封浜、黄渡、安亭等站的改造,以及接入既有沪宁、宁启的施工。

通信信号系统是高铁运行的“控制大脑”和“中枢神经”,为全国最繁忙的京沪高铁以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重要城际线路沪宁城际车站进行改造,就如同对人进行“神经搭桥”手术,施工技术难度极大。而且为了保障京沪、沪宁等线路正常运营,项目部施工只能利用

每日夜间3小时左右的天窗点施工。因此,在大桥还未合龙、正线多数站点不具备施工条件时,项目部尤其是信号专业,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既有线施工上,这为2020年新线段的全力抢工创造了有力条件。

“如果2019年没有把既有线改造全部做完,今年保开通的压力会更大。”中国通号通沪铁路系统集成项目部经理王涛说。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2019年4月26日,庆祝黄渡站改造顺利开通

在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下,项目部圆满完成了各大既有线改造施工。2019年4月26日,完成百年老站黄渡站的通信信号系统改造。8月29日,完成平东(赵甸)站及平东线路所联锁换装,将通沪铁路通信信号系统接入既有宁启铁路,获沪宁城际表扬。10月29日,成功完成老沪昆铁路封浜站改造,实现通沪铁路与沪昆线的联通。11月19日,完成京沪线安亭站改造,实现通沪与京沪的联通。12月24日,顺利开通黄渡站至安亭站下行线及黄渡站至封浜站上行联络线,获沪宁城际表扬。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表扬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既有线改造施工告一段落后,项目部又紧锣密鼓组织首件定标。大家的目的很明确,坚持标准先行,打造通沪精品工程,一定要在春节前完成定标,为节后全面投入新线建设奠定基础。2020年1月14日,通沪铁路通信信号专业首件定标圆满结束。15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上海电务段便致信表扬公司高效出色地完成首件定标,对中国通号沪通铁路项目部参建员工吃苦耐劳、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予以肯定,向全体参建员工致以亲切的慰问。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节后,一切的准备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但疫情没有阻挡住通号人,而是再度激发了大家的斗志。通信专业启动“三比三赛”劳动竞赛,激励大家争当先锋,信号专业持续增加施工力量,各路技术人员迅速驰援。一时间,中国通号精兵强将便全力投入到了保开通、创精品的攻坚战,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既定目标,坚定前行,战胜疫情,保障开通!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我想请个假”

3月19日,下午一点多,老杨终于松了一口气。物资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与局集团物资部梳理对接清楚了,他下定决心,开口请假。

“张总,我想请个假。”老杨找到了在项目部现场包保的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张道俊,用哽咽的声音,挤出了一句话,“我母亲去世了。”

“什么时候的事儿?你怎么不早说!”张道俊被老杨的话震惊了。

“今天早上……”老杨终于再也掩饰不住心里的悲伤。

老杨,叫杨福明,58岁,是中国通号沪通铁路四电系统集成项目部物资部长,也是上海分公司工程部主管物资的副部长。请假前一天,得知母亲病危消息的3月18日,他正在甲供电缆厂家,现场催货。为了能确保物资及时到货,他向项目部的所有人隐瞒了这个消息,忍住悲痛,一直坚持到物资工作对接清楚。因为,作为一个老铁路人,老杨深知物资对现场抢攻的重要性。

像老杨这样,在中国通号通沪铁路项目部,舍小家为大家的人,还有很多。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同样是负责物资的信号作业队物资部长崔言新。春节前,他下了900公里的电缆订单,但受疫情影响,实际到货的,只有300公里。他急得整个春节都没回家,主动申请值班,利用假期对图核料,催货到场。春节不回家的,还有通信作业队的经理黄煜,他已经连续3年春节没有回家了。而为了通沪铁路建设,克服疫情困难,赶紧结束春节假期赶回项目部的,也有不少人,信号作业队的经理马景春,1月30号,大年初五就赶回了项目部。无论是作业队的带头人,还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大家都自觉地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下沉一线分段包保的上海工程局本部人员们,也是如此。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周雄飞、秦敏霞、丁春艳,一直在现场盯控进度,把控安全,协助解决问题。他们中,有默默提供支持的物资主管范正军,往返多地,联络厂家,为通沪铁路调度亟需的物资设备,保障现场所需。他们中,有自己开车到现场,不愿给项目部添麻烦的刘俊国,有时候一天之内就往返上海和太仓,跑遍包保区段内的站点。他们中,有半夜11点多还在通沪铁路长江大桥上盯控安全质量的曹振鸿……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雨中施工

自然,中国通号沪通铁路项目部拥有最多的还是朴实而平凡,普通而坚强,默默奋战的人。无惧风雨,为赶进度,雨中施工,昼夜轮班,每一个人都咬牙坚持。无惧病痛,如通信作业队的班组长刘利军,常年受咽炎困扰难以入眠,却承担下大多数既有线改造的夜间施工任务。无惧孤独,如卷起被子住进信号楼的刘进平,即便妻儿春节期间就在身边,也无暇顾及。

刚刚,通沪,通了!中国通号助力通沪铁路启动联调联试

滴水可成江河,齐心能移泰山。正是因为有许多像杨福明一样的普普通通的中国通号人,我们才能凝聚起磅礴力量,战胜疫情,抢回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正是因为每个人的默默奉献与战斗,我们才有所向披靡的战斗力量,打赢攻坚战,让动车飞驰在通沪之间。

如今,清明时节的雨依旧,而前行的步伐亦未止。按期启动联调联试,不是终点,中国通号通沪铁路建设者,仍然还有许多任务。中国通号人享受了片刻鼓舞之后,又踏上征途,继续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神,继续为通沪铁路7月1日的开通运营而奋战!

新闻直通车

科创板首家!中国通号成功举办线上业绩说明会!

观央视百年京张升级路!看通号创新进行时!

中国通号智能工装亮相央视科教频道!

通号科技大揭秘!带你了解高速铁路“千里眼”!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湖北的战友来信了!

文字:上海工程局集团 吴小东

审核:田凤义

主编:彭治安

看完点在看☟☟☟ 为通号建设者点赞!

全国产经平台在疫情期间紧急设立全国疫情信息平台,如有发布需求,请联系霍老师,电话:18511001888;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