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沪通长江大桥明年通车!通沪、张皋过江通道也要来了…

12月17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聘请国内多名专家成立过江通道建设技术专家委员会。

为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过江通道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次过江通道建设技术专家委员会阵容强大,分桥梁组隧道组,包括多位院士、设计大师和教授、教授级高工,均是交通领域、工程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物。


过江通道“供不应求”


江苏沿江八市以占江苏近1/2的国土面积、3/5的人口,创造了江苏80%的地区生产总值、90%的进出口总额。长江是沿江城市横向之间的黄金带,也是南北之间的“阻隔带”。


截至目前,江苏已建14座过江通道,包括8座公路桥、1座铁路桥、1座公铁两用桥、2座隧道、2座城市轨道,在保障南北两岸要素流动的同时,早已不堪重负。


沪通长江大桥明年通车!通沪、张皋过江通道也要来了…


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18年江苏公路过江交通量70万绝对数辆/日,2000-2018年均增速约11.35%。其中,苏通大桥流量最高,逢节假日必堵,江阴大桥、南京二桥次之,泰州大桥、润扬大桥交通压力较大。


考虑到未来轨道交通分担情况,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初步预测,到2035年江苏全长江断面公路及城市道路过江总交通量将达到220万当量小客车/日左右,所需跨江通道车道总数约240个,按每个通道平均车道数6个计,约需过江通道40个。


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通道中有“两纵两横”在江苏,其中,横向的沿东陇海通道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相关,沿江通道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紧密相关,纵向的沿海通道、京沪通道则把两者紧密联系起来。过江通道是江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突出瓶颈,也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的突出堵点,不仅制约了苏南苏中苏北的协调发展,还影响全国南北和区域之间的畅通。


虽然仍有过江通道正在建设,但江苏内联外畅的综合交通“一张网”远未形成,很不利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说,苏北高铁建设步伐在加快,通过加密、畅通过江通道,促进发展要素跨江快捷流动,缩小江苏区域发展差距,加速全国南北资源互通的步伐同样要加快。


补齐短板迫在眉睫


目前,江苏在建过江通道共有8座——沪通长江大桥、五峰山过江通道和南京长江五桥将于2020年通车,和燕路过江通道2022年建成,建宁西路过江通道、仙新路过江通道2023年建成,龙潭长江大桥和常泰长江大桥2025年建成。


沪通长江大桥明年通车!通沪、张皋过江通道也要来了…

建设中的沪通长江大桥。许丛军摄


【通车时间表】

2020年建成通车:五峰山公铁两用大桥、沪通公铁两用大桥、南京长江五桥

2022年建成通车:和燕路过江通道

2023年建成通车:建宁西路过江通道、仙新路过江通道

2025年建成通车:常泰长江大桥、龙潭长江大桥


国家层面已批复规划江苏省过江通道36座。“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江苏省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推动解决江苏南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充分考虑跨江交通发展新需求。”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说,江苏在国家已批复规划数基础上,规划新增10座过江通道,完善3座通道功能,江苏过江通道规模将达40多座。

沪通长江大桥明年通车!通沪、张皋过江通道也要来了…

除规划新增过江通道外,其他过江通道均已正式开展前期研究。当前,江苏把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江苏全局性重点工作和“最迫切”的任务加以推进,明确要求加快推进过江通道等补短板建设。陆永泉说,对照2025年已建在建超过30座的目标,我们正在倒排时序进度,规模化开工,快速化推进,力争早日实现从“隔江相望”到“跨江融合”。


对照2025年全省过江通道已建在建超过30座的目标,当前江苏交通部门正倒排时序进度,加快推进江阴第三、通沪、宁仪城际、张皋等过江通道的前期工作。


沪通长江大桥明年通车!通沪、张皋过江通道也要来了…


记者从江苏省交建局获悉,江阴第二过江通即将开工建设,按照设计,盾构隧道外径达15.5米,为内地最大直径盾构隧道,隧道长度约6.4公里,为全国长度排名第二的长江隧道。


宜桥则桥,宜隧则隧


长江江苏段干流总长约430公里,占长江通航里程的1/7,承担了长江全线70%的货物运量,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航行在江面上的大型船舶日渐增多。目前,长江中下游已经有多个在建过江通道,长江岸线资源也愈加紧张。

“过江通道要抓紧建,另一方面也越来越难建。”陆永泉表示,在今后过江通道规划建设中,要统筹兼顾,重点协调好与生态红线、环境敏感区、长江航运等之间的关系,集约利用沿江岸线资源、环境资源。

沪通长江大桥明年通车!通沪、张皋过江通道也要来了…

在建常泰长江大桥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认为,如今,长江中下游的隧道越来越多,主要是隧道建造技术现已相当成熟,能够应付可能遭遇的多种复杂条件。“一般情况下隧道建造成本高于桥梁,但有益于保护岸线资源和通航。”他说。


“但也不是所有过江通道都适合选择隧道。”钱七虎提出,要加强工程技术经济方案综合论证,宜桥则桥、宜隧则隧,合理确定桥隧方案,“江阴第二过江通道所处位置两岸土地珍贵,寸土寸金,就适合修建隧道。”


专家提出:对于隧道方案,要处理好与港口规划、锚地设施的关系,隧道埋深应考虑规划航道底标高、局部河床冲刷变化、航行船舶紧急抛锚等因素。对于桥梁方案,桥跨布置不应影响和限制现行航道和远期规划航道的通过能力,桥跨布置原则上应一孔跨越12.5米深水航道范围。


“桥位选择需要考虑两岸接线平顺性,以及建桥对通航、防洪、岸线码头影响,并尽可能采用多种交通方式合并过江,以节约利用通道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秦顺全认为,“比如,在建的常泰大桥,统筹考虑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城际铁路三种过江方式,提升了过江通道的通行能力。”


“常泰大桥主跨1176米为目前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就是考虑到航运。”秦顺全说,因为要求高,常泰大桥设计过程中产生多个“世界首创”和“世界之最”,如台阶型减冲刷减自重沉井基础,最大连续长度钢桁梁,最大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拉索,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

沪通长江大桥明年通车!通沪、张皋过江通道也要来了…

“过江通道建设向科技创新型转变,相当于在倒逼行业进行技术升级。”陆永泉说,必须要加强大跨径桥梁建设科技创新的系统集成,努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更加注重过江隧道大盾构方面的技术攻关和科研创新,“这也能够促进企业抢占桥隧建设科技发展制高点,带动江苏交通建设领域产业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