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伴有心慌胸悶氣短是心臟病的前兆?警惕心律不齊很重要

心慌胸悶氣短其實很常見,但很多人卻說不上來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其實心慌胸悶氣短主要是發生在中老年人的身上,很多人對於這種症狀並不是很瞭解的,也不知道如何解決,那麼今天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心慌胸悶氣短是什麼症狀,這幾種症狀你知道嗎?

常伴有心慌胸悶氣短是心臟病的前兆?警惕心律不齊很重要

心慌胸悶氣短是什麼症狀

胸悶氣短是一種主觀感覺,即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輕者若無其事,重者則覺得難受,似乎被石頭壓住胸膛,甚至發生呼吸困難並引起胸悶氣短。

胸悶:胸口重壓感:很難描述這種異常感覺,很多患者會感到胸口有重物壓迫,還有些患者在深呼吸的時候感覺肺部似乎充滿液體。少數患者感覺胸痛。

氣短:多發生在睡覺、用力或躺下時,胸口有壓迫感,無法深呼吸,只有坐起身,才能喘口氣。很多患者不得不墊高枕頭或選擇在椅子上睡覺,這樣才感覺更舒適些。

心慌胸悶氣短的原因

1、活動性心肌炎:可有心悸、心慌、心動過速、心律不齊、胸悶氣短等症狀,應重點檢查排除。

2、低血糖:

最常見的為特發性功能性低血糖,以中年女性多見,特點為無明確的發病原因,檢查空腹血糖多正常,空腹時一般不引起低血糖發作,而發作時間常在餐後2~4小時(上午11點或下午3點),發作症狀較輕,很少喪失知覺。低血糖的早期症狀為心慌、乏力、飢餓感、手抖、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冰冷、或噁心嘔吐等主要是由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腎上腺素過多所致。低血糖為發作性,不是經常性,也較少出現胸悶氣短的症狀。

3、貧血:

貧血可引起頭暈、心悸、心動過速等症狀,但一般不引起胸悶的症狀。

4、低血壓:

也主要引起頭暈症狀,但血壓60/90左右,一般不會引起供血的改變。

心慌胸悶氣短原因多,警惕心律不齊很重要

心慌、憋氣、胸悶、乏力是心律不齊四大核心症狀,患者平時還會伴有失眠、多夢、煩躁等現象。

此種心慌氣短以及胸悶需要藉助藥物調理,通絡中藥以嶺參松養心膠囊就不錯。參松養心膠囊運用絡病理論,探討心律失常的“絡虛不榮”的中醫病機特點和用藥規律,首次提出絡虛不榮與心臟傳導系統、心肌細胞自律性及自主神經功能異常的相關性,開闢整合調節治療心律失常有效新途徑。

參松養心膠囊以“溫清通補”為治則,“溫陽、補益”與“清火、通絡”有機配伍。一升一降,一補一通,使心之氣血充沛、陰平陽秘,脈絡通利,恢復心臟正常的心率、心律及心力。方中既有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清,又有治療緩慢 心律失常的溫熱藥,避免了其他中藥單純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導致心率緩慢和傳導阻滯的弊端,體現“調”治心律失常的治療思想。

以上就是關於心慌胸悶氣短是什麼症狀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對此都有了一定的瞭解。造成胸悶氣短的原因有很多,我們有以上狀況的更要多加註意。還有就是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飲食上吃一些對心臟有好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