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劉安這樣的領導,坑死下屬不償命

遇到淮南王劉安這樣的領導,趕緊跑。否則,你的人生就是一出悲劇。

劉安看起來很值得跟隨:

  • 級別高(漢武帝的叔叔,正版劉皇叔)
  • 能力強(材高)
  • 德行好(行仁義,天下莫不聞)
  • 愛才(招攬賓客數千人)
  • 待遇好(多賜金錢)
  • 文化素養高(《淮南子》主編、喜歡讀書彈琴)
  • 有追求(想造反)

所以,上到正國級高官(丞相田蚡fén)、下到普通老百姓,都覺得劉安是個很不錯的領導。

但是,他的造反最終成為一個笑話(為天下笑),他的下屬全部窩囊死(諸所與謀反者皆族)。

兩千年來,很多人嘲笑劉安的愚蠢。比如王夫之說他蠢得無可救藥(其愚可哂shěn,其狂不可瘳chōu矣)。

當然,也有很多人不相信劉安會這麼蠢,認為是漢武帝故意陷害他、抹黑他。

一個領導,會愚蠢到讓人無法相信的地步嗎?

淮南王劉安這樣的領導,坑死下屬不償命

劉安畫像。民間傳說中,他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劉安愚蠢的第一個表現:對形勢的判斷完全錯誤。

漢武帝一代雄主,打遍天下無敵手。

但在劉安看來,毛頭小夥一個,整天就知道瞎折騰。漢武帝天天防他像防賊一樣,他反而覺得漢武帝對自己這個便宜叔叔很好(陛下遇我厚)。

武帝一朝,文有公孫弘、張湯這樣的老狐狸,武有衛青、霍去病這樣的戰神,牛人如雲。

但在劉安看來,只有大將軍衛青對自己的造反事業有威脅,但也好辦,派個刺客殺掉就OK了(一日發兵,即刺殺大將軍)。至於公孫弘,劉安覺得,搞定他也就是幾句話的事兒(如發蒙振落耳)。

此外,七國之亂後,中央政府把諸侯王的軍政大權全部收回,劉安這樣的諸侯王,無兵無權,就是個富二代,只剩下收收稅、消消費的奢侈生活。

漢武帝頒佈推恩令後,諸侯王更是被坑爹,兒子越多,死得越快(詳見 )。

但在劉安看來,自己雖然國小兵少,但登高一呼、天下響應,幹掉劉徹小兒,成功率高達90%(十事九成)。

他為毛這麼自信?因為他的第二個特點。


劉安愚蠢的第二個表現:完全聽不進不同意見。

劉安向長安派了很多間諜,包括女兒劉陵(史上第一個有明確記載的美女間諜),結交權貴、刺探情報。

看著很牛叉,但是沒毛用,因為劉安只喜歡聽自己喜歡聽的。

如果情報部門向他彙報:漢武帝英明神武,皇子茁壯成長,這屆政府奮發有為。他就會很生氣,大罵情報人員:胡說八道、妖言惑眾!

(即言“漢廷治,有男”,王怒,以為妄言,非也。)

如果情報部門向他彙報:漢武帝昏庸無能,連個仔都生不出來,這屆政府不得人心。他就會很高興,猛誇情報人員:求真務實、踏實能幹!

(為妄言,言“上無男,漢不治”,即喜。)

他團隊的核心成員(淮南八公之一)、警衛局局長伍被(pí)勸他不要造反,否則會亡國(王安得此亡國之言乎)。

他勃然大怒,直接將伍被的父母抓起來、關在監獄3個月。然後,再問伍被:你現在還覺得我造反會失敗嗎?

所以,他越來越聽不到真話,越來越覺得自己英明神武、造反必勝了。

淮南王劉安這樣的領導,坑死下屬不償命

劉安,據說還是豆腐的發明者


劉安愚蠢的第三個表現:不尊重人才。

伍被因為發表不同意見,父母就被抓起來。伍被心裡會怎麼想?

劉安才不管呢。老子貴為劉皇叔,淮南國這麼高端的平臺、這麼豐厚的待遇、這麼美好的前景,給你工作就是對你的恩賜,還講什麼條件?人要懂得感恩。

這種視人才如奴才的主子心態,導致劉安接連犯錯。

團隊另一位核心成員(淮南八公之一)、淮南王的警衛連連長雷被(pí),是著名的劍術大師。

劉安的太子(漢朝,諸侯王的繼承人稱太子,皇帝的繼承人稱皇太子)劉遷學劍,進步神速,打遍下屬無敵手。他聽說雷被劍術高超,就要和雷被比劍。

雷被一再婉拒。開玩笑,誰敢贏太子?

但太子堅持要比劍,雷被無奈,只好答應。

淮南王劉安這樣的領導,坑死下屬不償命

任何體育比賽,輸給領導都是件非常考驗技巧的事兒。輸得太明顯,領導不開心:

  • 我水平有那麼低嗎,需要你這麼讓我?
  • 我心胸有那麼狹隘嗎,搞得你不敢贏我?
  • 我群眾基礎這麼差嗎,你這麼敷衍我?

所以,雷被很痛苦,又要放水,又要讓場面看著精彩,結果,一個沒hold住,誤傷了太子。

這事兒可大可小。

換了大將軍衛青那樣寬宏大度的領導,即便被李廣的兒子故意打傷,也不吭聲,更別說是誤傷了。他應該會拍拍雷被的肩膀,說:你小子,有一套!

劉安父子不是衛青。

劉遷大怒:你敢傷我?!還有沒有點上下尊卑?你想幹什麼?你是對我有意見嗎?你是漢武帝派來的刺客嗎?

然後,多次到淮南王劉安那裡,告雷被的黑狀。

雷被一看,闖禍了,把領導得罪了,淮南國待不下去了。

剛好當時漢武帝下詔,呼籲全國有志之士到長安報名參軍、抗擊匈奴。雷被就想跳槽、從軍。

劉安父子一看,果然有貓膩,被我們發現了,想跑?

劉安不僅不放人,還把雷被痛罵一頓,立即撤職,監視居住。看以後誰還敢不老實?(斥免之慾以禁後)

雷被逃了,直接跑到長安,告御狀:我想響應國家號召、參軍打匈奴,劉安父子不讓。

漢武帝命張湯(時任廷尉,大法官)審理此案。

張湯當然嚴辦,經過初步調查,申請抓捕淮南王劉安。漢武帝沒同意,而是派長安警備區司令(中尉)殷宏為欽差大臣,趕赴淮南國,當面進行調查談話。

一份造反PPT做了20年、號稱成功率高達90%的劉安非常緊張:怎麼辦?怎麼辦?

坑爹的劉遷建議:咱們事先埋伏下刀斧手,如果欽差敢抓您,宰了他,咱們起兵造反。

劉安說:好。

沒想到欽差來了,只是和顏悅色地詢問了一下事情經過。劉安就沒動手。

欽差返京覆命。張湯等高官建議:淮南王抗旨,當誅。

漢武帝沒同意,只把淮南國的兩個縣收歸中央,以示懲罰。因為,淮南王雖然抗旨,但情節較輕。更重要的是,漢武帝正一門心思指揮衛青、霍去病在北邊和匈奴大戰呢,沒心思搭理他。

劉安暫時安全了,又開始牛叉了:我這麼奉公守法、勤政愛民,你竟然拿走我兩個縣,還有天理嗎?

然後,繼續積極完善自己那份成功率高達90%的造反PPT(日夜為反謀,按輿地圖,部署兵所從入)。

其實,雷被事件還暴露出一個問題:劉安對家人的縱容。

多少官員落馬,就是因為管不好家人。大量事實證明,只有管好“家裡的人”,才能辦好“大家的事”嘛。

劉安愚蠢的第四個表現:管不好家人。

如果能管好家人,劉安這輩子至少會壽終正寢。因為他的造反,主要精力都花在做PPT上了。每次被嚇得想造反時,他總是猶豫不決,覺得時機不成熟、PPT還不完美(時欲叛逆,未有因也......欲發兵反,計猶豫,十餘日未定)。

可惜,他的家人太給力了。剛消停了一年,又開始挖坑了,一個超級大坑。


淮南王劉安這樣的領導,坑死下屬不償命

這一次是劉安的孫子劉建。他匿名舉報自己的叔叔、太子劉遷:一年前,曾企圖殺害朝廷欽差(陰使人告太子謀殺漢中尉事)。

劉建為啥這麼做?因為劉建的爸爸是庶長子,劉安、王后和太子都不待見他。漢武帝施行推恩令以來,劉安也不按規定把家產分給劉建的爸爸。

劉建很不爽,就想告倒劉遷,爸爸當太子,自己當淮南王的第二順位繼承人。

這小算盤打得,坑爹、坑爺爺、坑全家。

殺害欽差比不讓雷被愛國性質嚴重多了。

漢武帝當即下令,讓張湯審理此案。丞相公孫弘也嚴令地方政府全力配合。

張湯直接把劉建和相關涉案人員、尤其是淮南王的核心團隊成員抓捕、審問。

淮南王又害怕了,又準備起兵造反了。

他趕緊偽造皇帝的玉璽和部級以上官員的印章,然後派人混進衛青的大將軍府,準備一旦確定了造反日期,就實施斬首計劃。

他好像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叫霍去病的年輕戰神,和一群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的猛將。

然後,他下令,召淮南國國相、壽春警備區司令(中尉)等軍政大員來王府開會,準備把他們全殺了,起兵造反。

沒想到,只來了一個淮南國國相。

這可咋整呀?劉安想了半天,只殺一個也沒用啊,就放他走了(王念,獨殺相,無益也,即罷相)。

然後,又不知道該咋辦了(王猶豫,計未決)。

太子劉遷也絕望了,說:這事因我而起,我死了,您就安全了。反正咱們的核心團隊都被抓了,現在造反,也不會成功。

劉安說:那,好吧。

於是,劍術大師、太子劉遷拔劍自刎,不過,沒有成功(太子即自剄 jǐng,不殊)。

唯一不贊同劉安造反的核心團隊成員伍被,對劉安徹底失望,主動自首,告發他的謀反罪狀。

張湯直接下令,包圍淮南王府,抓捕太子劉遷、淮南王后和其他所有涉案人員,並調查蒐證,向漢武帝彙報。劉安身份尊貴,張湯沒資格抓捕。

漢武帝嚴令張湯一查到底,同時派皇家事務管理局局長(宗正、正部級)到淮南國去審查劉安。

劉安得知消息後,自殺。

他籌劃了20多年的造反,就這樣一槍未發、胎死腹中。

陪他一起殉葬的,還有數萬人。

涉及此案的所有諸侯、部級官員、地方豪強等,全部被滅族。

受他拖累的,還有淮南國全部科級以上幹部。

哪怕你沒有參與謀反,但因為不能及時規勸淮南王,一律免職,發配到邊疆當大頭兵,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毋得宦為吏)。

劉安的愚蠢,禍害了一個國。

淮南王劉安這樣的領導,坑死下屬不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