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如书,越读越清晰,明白这3点,你才能走的更远

人有时候总显得有点后知后觉,从10年进入职场到如今已经过去了10年的时间,直到前几日的一个晚上,在春雨当中,我似乎懂了一个多年未曾明白的道理,人一辈子一直在追求着一个“狩猎者”的角色。而在我们成为狩猎者之前,我们仅仅是一个生存者而已。读完十年的职场生涯,我学会了以下3点,送给亲爱的你们。

“职场”如书,越读越清晰,明白这3点,你才能走的更远

一:初入职场的我更像是一个刚学会喝奶的婴儿

从校园出来到进入职场,我们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从开始的消费者,变成了需要自食其力的社会人。

然而这个时候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能力上,我们都像极了一个才学会喝奶的婴儿,无知中显得有些可爱。这样来比喻职场小白,并不是对你们的不尊重,而是我也曾经如此。仅仅是对自己过去的一种缅怀罢了,你觉得对也罢,错也罢,看完也就明白些了。

刚出生的婴儿只会当他肚子感受到“饥饿”的时候,才会产生要“喝奶”的欲望,这种思维顺序和当初的我竟然如此相似。

那时候,每当月底要交租的时候,我才会思考:“我需要钱”,这就好比我到那个点才会意识到我需要某种东西,但是我没有强烈的意识到我需要“储备一些资金以作备用”,即使有这样的想法,也坚持不了许久便忘却了.

“职场”如书,越读越清晰,明白这3点,你才能走的更远

二:初入职场的我眼里有的仅仅是代表生活的一串数字(工资)

初进职场的时候,我讨厌领导给我谈理想谈未来谈发展,我只期望你告诉我在这里我一年能获取到多少“金钱”,排除这个信息,其他的对我来说一切都显得很苍白。

直到多年以后,现在的我才发现,当时真正苍白、匮乏的是我的大脑和眼界,这决定了我的思想仅仅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样幼稚而浅显。

经过时间的洗礼,挣扎和徘徊的我慢慢长大,我懂得了我要存钱、积累财富,这样当房东月底催租的时候,我能毫不犹豫的把钱递到他手上,而不是假装满不在乎的把钱给他,其实每一次交租我的心都是很脆弱的,像雨水淋透了的棉花般软踏踏的。

这个时候我只是懂得我的需求更大了,懂得要在饥饿的时候有奶喝,必须在此之前就储备足够多的奶粉,除此之外,我依旧是在为了讨生活。

于是无论走到哪里,我最关心的就是那串数字,是否能满足我的房租、吃饭、上网以及哄我那个喜欢的女孩儿。

“职场”如书,越读越清晰,明白这3点,你才能走的更远

三:在此之前,我仅仅是个生存者,我想的只是怎么吃饱、玩好而已

假如时光可以重回当初,我一定告诉我一句话:“你要当一个狩猎者,因为狩猎者永远追求的是生存,而生存者追求的永远是生活而已”。

生存和生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其实意义相差甚远,可以说其包含和赋予的意境存在着莫大的区别。这象征着生存者和狩猎者的思想。

生存者更像是流落街头的乞丐,眼中只注视着下一顿的饭在哪里,而在他们思想中,有西餐还是有馒头其实没什么区别,因为他想的只是“吃饱”而已,假如你看到这里,称呼年轻的我为乞丐,我一点儿不会生气,因为对于人生而言,当初的我就如同乞丐一样,仅仅是为吃饱饭在思考。

狩猎者就如同其文字一样,是一个主动出击的猎人,他思考的永远是哪里有更多的生物,哪里有更好的武器,这样的创造性思维让他研制出了更方便狩猎的技巧方案,升级换代了无数次装备,这样的人生才能说的上是一种进步,而想成为这样的人,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反思自己呢?

“职场”如书,越读越清晰,明白这3点,你才能走的更远

三:有必要说说职场当中“待遇”与“职位”的关系

研究这两者的关系,只是为了更清楚的明白狩猎者和生存者之间的区别,好让我更明白我需要去思考什么。

在职场当中,只重视待遇的我,已经丧失了主动进取的心,更像是一艘船儿,飘荡在大海之中,我只需要有人给我提供足够多的粮食,我便忘记了身边随时可能发生的风浪,那才是对我致命的危险。

这里有个很恰当的比喻,如果“待遇”好比粮食,那么“职位”是代表什么?

如果你还懂点事儿,很容易明白,职位象征的是一艘更大的航空母舰,那样才能真正带领我驶向知识的海洋,从此开始我浪迹天涯的人生。也许这样我才能真正的不枉此生。

只懂得重视待遇的我便是一个生存者,如果我有狩猎者的心,我看重的应该是职位,因为有了更高的职位,我才能真正获取到更高的待遇。

所谓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何曾不是那个只有士兵之心的职场人,将军梦从未出现在我的梦中。

“职场”如书,越读越清晰,明白这3点,你才能走的更远

四:一路走来,我明白了,也遗憾过,庆幸的是我能把我的遗憾分享出来,减少你们遗憾的几率。

如何让自己成为职场中的狩猎者?你不妨试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鞭策自己:

1 :懂得放大自己的需求,你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很多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其实内心是迷茫的、是不安的,压根儿不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是什么。

你追求的是在北京每天吃饱饿不死的飘荡生活吗?还是追求的能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假如你现在仅仅是在思考我一天需要100块钱来维持自己的生活,那么请你放大这个需求,你告诉自己,你需要5000块钱来维持自己的梦想,不然你将枯竭而死。

这样的需求放大的心理暗示,用在求职面试上面也再合适不过,你选择一家企业,第一要考虑的肯定不能是你能拿多少钱,而是要问自己,进去这家企业你可以获得什么,可以做到什么样的位置,可以持续发展多久。

你的心理需求有多大,你就会下什么样的决心,当然你的选择自然就不同了。如果给你一个工作时限仅仅只有一个月,但是可以给你月薪十万的待遇和一个工作时限无限期,但是每个月只有三万的工作机会,你如果想满足小需求,你的选择一定是选择前者。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你自己的规划当中所展示的“隐喻”,在真实世界,没人会告诉你会给你多久的工作,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权衡、去思考,然后去决定。

“职场”如书,越读越清晰,明白这3点,你才能走的更远

2 :懂得进化自己的装备,升华自己的格局。

职场人其实最怕的就是和农民一样,永远只知道守护那一亩三分地,这里并不是歧视农民的意思,只是职场当中的任何个体角色都存在一个群体竞争的道理,没有一个明确的圈告诉你这一块地方属于你,而农民不一样,地是你的就是你的了,有地契为证。

在职场当中,不懂进化装备,不懂升华自己,你现在拥有的东西不代表你以后可以持续拥有,那就更不用妄想拥有更多的地位与金钱了。

为了大家更清晰的理解,我把我所理解的装备划分为工作能力、人际关系与资源储备三大方面,这三点是你需要不断进化,不断改善的三个装备核心。

而所谓的格局则是领导思想、跨区域思想与整合思想,在这三个思想层面不断的升华自己的眼界,然后结合你的装备去扩充领地,这样你才能最终获得更多的利己资源。

A : 工作能力偏向于个人的专业技能


B : 人际关系偏向于个人的关系网络建设


C : 资源储备偏向于实质性的可利用的具体个体或组织资源积累


D:领导思想偏向于提升你的眼界和思维天花板


E : 跨区域思想偏向于扩充你的思维圈所思考的对象


F:整合思想偏向于整合以上五点资源

可能在早期的时候你不一定能完美的做到这6点,但是你必须强迫自己懂这6点,且要付出实际行动去靠近他,哪怕你每年只能靠近一米,多年下来也一定能吃透这几点,是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狩猎者。

“职场”如书,越读越清晰,明白这3点,你才能走的更远

3 :懂得培养合伙人,玩转团队作战。

这一点不仅仅局限在管理层面,更多的用处在于实际生活当中。这也是以往狩猎者被忽视的一点,因为猎人从没尝试过团队作战,但是在生活和职场当中我们需要这一点。因为我们拒绝某一天狩猎的时候被一直庞大的狗熊拍在地上动弹不得,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圈子中储备更多的猎人,以为自己提供全方位的360度无死角的保护。

只有这样,我才能去走的更远,发现更多适合狩猎的地方,久而久之我的空间才能无限大的可能。

找合伙人有时候简单,但是找一个信服自己的合伙人是相当考验一个人能力的事情,而玩转一个团队就是终极BOSS了。

达到这一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好前面2点所表述的内容,更需要一定时间和实践的历练,一切急不来,也急不得。

总而言之,在职场当中,其实从一开始我们便不能当只会喝奶而不懂得获取奶的婴儿,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懂得只有不停的攀爬,我们才有机会获得更多。

职场如人生,人生有职称,我只是不想当那个只知道吃饱饭的生存者而已,而行动是最好的答案,带好装备,我择日出发。

献给那些看到最后的人:

强迫自己进步、学习、看书可能是一件并不那么幸福的事情,但是这些事终究会成为你获取幸福的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