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週刊對閻錫山的評說

閻錫山於1930年5月19日被《時代》週刊刊為封面人物。此時,正值中原大戰爆發,閻錫山作為參戰的三巨頭之一,自然成為當年中國歷史舞臺上的主角。閻錫山之所以被刊為封面人物,不僅僅因為他是中原大戰的參與者,《時代》還重點關注他多年來對山西卓有成效的治理以及長期保持中立的政治立場:


《時代》週刊對閻錫山的評說

1930年《時代》週刊封面上的閻錫山

他是一位真正的“和平軍閥”,這是他多年來的第一次戰爭,因此,上週公眾的興趣和同情,都集中在這位偉大的、長滿胸毛的、操著渾厚噪音的閻元帥身上。

作為山西有名的“模範督軍”,閻實際上聳立在一個獨立王國之中(在中國包圍之中)。目前,儘管晉南地區還存在糧食短缺,但閻為一千一百萬人帶來了繁榮,在中國他們最為富裕,因而,這使得他顯得出類拔萃。他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鴉片,甚至不是金錢,而是好的道路、紡織品、防禦部隊、維持秩序的警察,優良的牛、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為他的鄉親直接帶來好處的事物。

(《時代》,1930年5月19日)

早在北洋政府時期,閻錫山就擔任山西省督軍,併兼任省長,從那個時候起,他就使山西政權“在政治上、經濟上自成體系”,軍事上不許外省軍隊入晉,對外以“保境安民”為由,構築自己的軍事堡壘,對內實行“自存自固”的施政方略,成為當時北洋政府的國中之國。面對北洋軍閥群雄爭霸的局面,閻錫山關起門來,表示“中立”,即“一不入黨派,二不問外省事,三不為個人權利用兵”。

他表面上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意在保護地方的長治久安;他致力於地方經濟建設,不斷擴充地方軍事實力,並且堅持地方相對獨立。

閻錫山把山西苦心經營成自己的“獨立王國”,從而具備了發動中原大戰的實力。可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這位堅持中庸之道的地方王,一改自己以往的作風和策略呢?原來,反蔣各派在中原大戰進行時,在北平召開了“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決定成立中央政府,並按照汪精衛主黨、閻錫山主政、馮玉祥主軍的分工,推舉閻錫山為中央政府主席。

這個名義上的九五之尊,讓閻錫山冒險走出了自己的“獨立王國”,他想憑藉自己的實力,做個貨真價實的政府元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