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找我諮詢,問我:李老師,親情是什麼?

從事心理輔導多年,遇到過青少年提出的,各式各類的問題。昨天,小Y突然發信息問我:“老師,親情是什麼?”

他現在上高二,這個年紀的孩子,大多都在問,愛情是什麼。但是,小Y卻一直在糾結親情這個問題,看書走神,吃飯不香,睡覺都是鄒著眉頭閉眼的。

我並不糾結怎麼回答這個問題,雖然我確實不知道,該怎麼去回答好這樣的問題,而我更關注的是,他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


“發生什麼事了嗎?”我問。

小Y想不起具體發生了什麼事,就是感覺對親情這個東西感到困惑。

我相信很多人都一樣,有時候內心總會有某種感覺在隱隱浮動,仔細思考又說不出個具體來。

“是跟父母吵架了嗎?”因為他的關注點是親情,我的直覺告訴我,應該探索下他跟父母的關係。

“並沒有,就是感覺,他們對我很冷淡。”

我以為他會說恨,或者討厭,冷淡確實出乎我的意料。

“冷淡?”

“嗯。就拿前幾天來說吧,我們學校說要捐錢,當然是自願為原則的。學校發了一張捐款倡議書,要家長簽字,我就拿給她簽了,也沒提錢,沒說要捐。她當時也沒說什麼,簽完字就走了,但是我能感覺到她生氣了。她搞衛生的時候,特別用力,還一直嘮叨說,錢錢錢,就知道跟我要錢。”

“這話讓我們聽起來不太舒服。”

“我感覺特別冷,就像我是他們的累贅,只會給他們帶去麻煩一樣。”

我和很多同學聊過跟父母相處的話題,小Y的這種感覺並不少見,很多同學都感到自己是父母的累贅。


“老師,親情到底是什麼?”小Y還在糾結這個問題。


我嘗試回答了一下:“從小到大,你有沒有跟父母擁抱過?有沒有比如跟母親一起挽手逛街,跟父親一起看故事看電影?或者有沒有一起做過什麼很開心的事,父母不開心,自己會很擔心?”

“完全沒有。”這是小Y的答覆,速度非常快。我猜想,他或許連話都沒看完,心中就有了堅定的答案了:“平時見面打聲招呼,有事說事。放學在家基本我都在房間裡做作業看書之類的。”

“從小到大都這樣嗎?”

“是的。我三年級以前,是爺爺奶奶帶,四年級開始,才跟父母一起生活。可能小時候我確實太調皮了吧,感覺從小到大,父母一開口就是教育我,一點小事都能把問題說得很大。所以我也有點怕跟他們在一起,總感覺自己做事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會被教育。”

有些同學應該能體會那種感覺,就是一定要順從父母,跟父母相處,凡事都得小心翼翼。

“從來沒有跟父母談過心嗎?就是比如學校有什麼傷心事,開心事之類的。”

“完全沒有。”小Y的回答還是那麼堅決。

“想過嗎?就是很傷心,很無助的時候,或者很開心,很興奮的時候,有那種想和父母分享,然後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聊天。想過要做這種事,渴望那些感覺嗎?”

“當然啊。我們每年家長會,不是有個什麼給家長寫一封信的活動嗎?超尷尬的你知道嗎。我們很多同學都不想寫,班主任硬是要求我們寫。後來想想,其實我還是挺想寫的,也寫了兩頁紙。畢竟平時很多話想跟父母說,但是說不出口,寫就沒問題。”

“嗯,我感覺到,你還是很渴望跟父母能夠好好相處,其樂融融,而不是現在這樣冷冷的。他們看完你寫的信,是什麼感覺?有說什麼嗎?”

“很可惜,他們沒看到。他們那天有事,沒有參加家長會。”

“後來呢,沒有拿給他們看嗎?”

“沒有了,事情冷了,突然拿給他們看,感覺很尷尬。”

在跟家長聊天的過程中,我也經常聽到父母說這樣的話:“這孩子怎麼這麼傻,有什麼話就直接跟我們說啊,多簡單的事。”


其實,要說心裡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還特別困難。小Y要說出心裡話,必須突破尷尬,擔心自己是不是在沒事找事,擔心父母會不會反應冷淡,並不是自己期待中那種熱淚盈眶的反應,一系列的種種障礙,要突破並不是容易事。

所以,父母要想孩子開口,製造適合的契機,是必不可少的。

“老師,其實我挺羨慕那些內宿生的,簡直就是一種解脫,多自由啊。可是,我又不敢說,感覺這樣做,很沒良心。”

我能感受到,小Y很善良,也很愛自己的父母。他也特別渴望跟父母好好相處,互相傾訴心聲。可是現實是,父母一方面給出的自由太少,另一方面,總是想方設法教育自己,指點自己。很多話一開口,得到不是溫暖的回應,反而是二次傷害。

親情是什麼?對於小Y來說,可能就是,愛到累了。


她來找我諮詢,問我:李老師,親情是什麼?



李梁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