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9.18事變!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紀9.18事變!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老劉,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日本人被趕跑了,我們倆騎著馬,走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到處都是彩旗和鮮花……

1936年11月26日,在抗聯第六軍軍長夏雲傑做了這個夢幾天之後,他因傷重不治、凍餓交加而犧牲。那一年,距離九一八事變發生已有五年,夏雲傑烈士和他的戰友們已經在白山黑水之間戰鬥了五年。

一年之後,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五年之後,1941年12月9日,珍珠港事變發生的第三天,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九年之後,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長鳴的警鐘,你們聽到了嗎?

你們或許無法親眼看到勝利,但你們曾經保衛過的國家和人民,將會永遠記得你們。

紀9.18事變!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戰場在這裡打響第一槍,漫長的十四年,白山黑水處處留下中國人不屈的身影。從嫩江到呼倫草原,我們從未停止抵抗。

在看《最漫長的抵抗》中發現了了一個有趣的事情,那是陳翰章將軍的日記,日記上說他們當時當天因為制定作戰計劃,本來已經疲勞至極但是他們卻是在十一點睡著的,自述“原因是他們放的留聲機太吵了”。

此時是1939年,抗聯最艱苦的時刻,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每每看到這裡我的眼眶是溼潤的,這些先輩們是有多麼熱愛生活,即使是在我們認為的絕地裡他們仍然熱愛著生活,同時也沒有放棄抵抗。沒有對生活的熱愛,焉有誓死決絕的剛毅。

紀9.18事變!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這是一支不朽的軍隊,這是一個不會淪亡的民族。

當抗日戰爭勝利的時候,從西伯利亞凱旋迴國的抗聯官兵,已經不足千人,轉眼間,又是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而老兵也漸漸凋零,隨著時間的逝去,留給我們的只剩下影像和文字的記憶了。

紀9.18事變!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看紀錄片《青春1930》,記住了一位抗聯老人李敏,吃驚於90歲的高齡身手依然矯健,感動於她娓娓道來的抗聯故事,這部紀錄片裡還有許多抗聯老人,他們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十分平靜,但是這種平靜中透露著一種力量。看到他們想到當年那句刻在大樹上的標語:抗聯從此過,子孫不斷頭。

只可惜,訴說故事的李敏老人,在2018年7月21日與世長辭,享年95歲。而在一個月前,抗聯的另一位老兵周淑玲也與世長辭,享年99歲。

儘管時光是我們無法逆轉的湍流,但仍然讓我們無法抑制這份悲傷——一個老兵,便是一個傳奇,他們的離去,彷彿敬禮之後的轉身,定格在歷史的洪流中。

他們來時,亂世如麻;他們離去,山河無恙。感謝他們曾經來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