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生蠔時,是不是越大越好,老漁民告訴你答案,鮮嫩飽滿多汁

生蠔不僅美味且營養價值極高,每100克生蠔鋅含量高達9.39毫克,是含鋅量最高食物,有研究表明,每天吃兩個生蠔,就能補充人體所需的鋅。生蠔被稱做海里的牛奶,它富含優質蛋白質、肝糖原,維生素與礦物質、氨基酸等,它還能起到安神助眠,幫助肝臟排毒的作用。生蠔可以煮著吃、烤著吃,炒著吃,都很美味。

初夏已至,天氣開始炎熱,晚上的夜市又開始熱鬧起來了,煙火氣的燒烤中有一道烤生蠔是宵夜攤必點單品,配上啤酒和三五個朋友暢聊人生,這似乎是現如今南方人的一個愛好和縮影。可是在夜市上吃總是吃不過癮,也就有很多吃貨買了生蠔回家自己加工,可是又有幾個人真正會挑選優質的肥蠔呢。現在,不妨讓小廚來分享一下從老漁民那學來的竅門,讓你一挑一個準。

買生蠔時,是不是越大越好,老漁民告訴你答案,鮮嫩飽滿多汁

生蠔到底能不能生吃,生吃生蠔到底好不好?

生吃生蠔需注意寄生蟲問題,有些人覺得國內的不行,那吃國外進口的總可以了吧。但是在我們相關媒體報道中得出的數據來看,進口的如荷蘭扁蠔發現包納米蟲(寄生蟲),這也就是生吃生蠔的困擾。有一些寄生蟲除非把生蠔做熟了,否則是難以殺死的。除了寄生蟲以外,還可能有霍亂弧菌,會導致霍亂,所以把生吃生蠔列為高危食品,擔心在裡面檢測出諾羅病毒等這些對人體有害的病原的微生物。因此,生蠔鮮美,最好熟吃。一邊是美味,一邊是身體健康,你會怎麼選擇呢?

買生蠔時,是不是越大越好,老漁民告訴你答案,鮮嫩飽滿多汁

有假的生蠔嗎?

生蠔也有假的?曾有報道說黑心商販為了掙錢,以幹品組裝成新鮮的生蠔,可是吃起來味道不一樣,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更準確的分辨呢?

平時我們常吃生蠔是這樣的,將新鮮的活生蠔撬開以後放到火上去烤,生蠔的肉和殼是連在一起的。所以我們可以先拿筷子捅一下肉,看肉和殼是連在一起,還是分開的。如果是分開的,證明這是組裝蠔,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就要特別注意了,儘量別吃。連在一起的生蠔,就一定是真的嗎?

大家都知道,吃生蠔要選個大、多汁、顏色看起來白無雜質的那種。所以現在的人太聰明瞭,一樣可以弄虛作假。例如市面上的一些發酵蠔,有些商販會用酵母粉摻在生蠔中讓它發酵,使它的顏色發白,顯得更加飽滿。這時如果去聞一下生蠔,是否有發酵的味道及發酵帶來的發酸的味道,如果有也不要食用了。

買生蠔時,是不是越大越好,老漁民告訴你答案,鮮嫩飽滿多汁

我們該如何挑選肉飽滿的優質生蠔呢?

  • 看生蠔閉合狀態:選擇生蠔時,一定要保證它是完整的,沒有破損,不能開口。緊緊的閉合著,或是輕輕敲擊時就會自己關上。大小個頭適中,品相好,個頭大圓潤的栯圓形,有形狀規則的,背面會鼓一點,這樣肉比較飽滿而厚實。這樣的生蠔肉質飽滿有彈性而新鮮,如果僅僅是個頭大扁平,殼是往裡陷進去的,肉就會相對稍微少一些。 [生蠔閉合狀態,如果生蠔閉合的緊密則為新鮮]
買生蠔時,是不是越大越好,老漁民告訴你答案,鮮嫩飽滿多汁

  • 看顏色:新鮮的生蠔顏色淨白,而不新鮮的生蠔則顏色暗淡無光,殼光滑而乾淨,殼薄,圓弧形的蠔最肥美,尖而長扁的外殼肉肯定少,最好不要買。
買生蠔時,是不是越大越好,老漁民告訴你答案,鮮嫩飽滿多汁

左邊為乾淨的,右邊為髒的

  • 聞一聞:新鮮的生蠔會有一股海水的味道,無異味。打開後,肉質透亮、白,如果聞起來有很重的魚腥味,則不要選擇了。[不臭不腥,聞起來有淡淡的海水味道]
  • 摸一摸:生蠔一面凹,一面平;底下凹下去,上面比較平。商販為了多賺錢,會把生蠔浸在水中,這樣會壓稱,挑選時要看一下表面乾燥。
  • 新鮮度:品嚐之前打開看一下它是否肉質光滑,飽滿的,聞起來有股清新的海洋氣息,並且沒有其它異味。輕輕的由內向外,觸動深色的裙邊,是不是有明顯的收縮。除此之外,注意各地生蠔新鮮上市時間,即“看一看、聞一聞、動一動”即能知道生蠔新鮮度。
買生蠔時,是不是越大越好,老漁民告訴你答案,鮮嫩飽滿多汁

生蠔雖然營養美味,但可能含有寄生蟲和致病毒,所以還是要熟吃為好。買生蠔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看它長得好不好,圓潤肚子鼓起來的才是有料的,個頭大看起來,肚臍乾癟的也不好。好的生蠔是蠔肚飽滿,蠔身雪白,裙邊帶點黑就是名副其實的肥蠔了。如果是開了一半的生蠔看它的背部,如果是半透明狀那說明蠔很新鮮。記住以上老漁民教的幾個的竅門,挑選生蠔的方法,你學會了嗎?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請幫忙點贊、轉發或關注。如果你們有更好的方法歡迎在評論區下給我留言分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