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历史地名

肥国 为春秋时期白狄别种肥人建立的子爵国,故名肥国,也称肥子国,国都治所在今藁城城区西南2.5公里,今城子村一带。春秋初期,当时周室衰微,白狄人乘势南下,在此立国。后来晋国日强,称霸中原,于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灭肥。

肥累县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置县。本为春秋肥国地,境内有肥累城(肥国都曾治此),故名肥累县,属真定国辖,治所在今藁城市城子村一带。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撤肥累县并入稾城县,县遂废。

九门县 为汉置县,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九门县,属常山郡,治所在今藁城市西北九门村附近。据元纳新所著《河朔访古记》记载:“藁城县西北三十里荒城一区,盖战国时赵邑,本有九室居之,武灵王改曰九门。” 《史记·赵世家》记赵武灵王“王出九门如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访古记》还称:“惠文王二十八年蔺相如城之,汉为县,今为九门镇”。

后汉至晋一直为九门县,北魏初徙常山郡治九门安乐垒。北齐时县废。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置九门县,属恒州。隋大业初并新市县入九门。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置九门郡,辖九门、新市、信义三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九门郡为观州。公元622年州废,省新市、信义二县入九门,五代,宋仍为县,属真定府辖。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省九门县入稾城,县治所废为镇。明以后至今为九门村。

九门故城遗址早年尚存,残存的夯土城垣,于1966年以后相继平掉。

宜安县 为汉置县,属巨鹿郡,唐初改属廉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并入稾城县,县废。

宜安,战国时为赵国地,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秦将桓齮伐赵取宜安,杀赵将扈辄,赵师败,死伤十余万人。赵王以李牧为大将抵御秦师,与桓齮战于肥下(肥纍城,在今藁城市西南城子一带),齮败走,再战于宜安,又大破之,桓齮奔逃回秦。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李牧筑宜安城以固守。

宜安故城遗址在今藁城市区西南9公里,今宜安村。

新丰县 为隋置县,治所在今藁城市区东偏南4公里之辛丰村一带。

这里战国时为赵地,据《新唐书》记载,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置新丰县,属巨鹿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属廉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省新丰县入稾城。原县城降为村落,称辛丰村至今。

柏肆县 为隋置县,史载在藁城市区北三十里(今在无极县境,治所不详),汉为稾城县地,晋为下曲阳县地,晋末曾在此筑坞,称柏肆坞。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魏主珪至燕信都(今冀县一带)欲北还,慕容宝发其众,屯于曲阳县柏肆,设营于滹沱河以北以截击,即指此地。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始设柏肆县,属廉州,大业初废县,义宁初又复置,属巨鹿郡。唐武德初改属廉州,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并入稾城,县废。

廉州 为隋置州,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以廉州置高城,属巨鹿郡。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废廉州置巨鹿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废郡置廉州,辖有柏肆、新丰、宜安、稾城四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州存稾城县,州治所在今藁城市西南。

藁无县 是于1940年8月为适应当时抗日战争形势需要而设置的。其辖区包括今无极县西部、藁城市滹沱河以北地区,正定县京广铁路以东地区。全县当时辖250余个村庄,30余万人,划分为10个区。

1940年10月,为加强京广铁路一线的对敌斗争,将藁无县的原正定两个区(即九、十区)划归正定县领导。1941年11月,又将这两个区划归藁无县。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是年10月,将原无极、藁城、正定并入藁无县的区域,分别划归原县,废除藁无县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