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性:如何有效改变自己?

必要性:如何有效改变自己?

回想一下,我们以往做出改变前脑子里经常想的是什么呢?

如果再不好好学习,高考重本无望了,再不努力一点,毕业就要失业了。再这样下去,工作要做不完了。如果我不去追求,他/她就是别人的了。再不跳反,就晚了!

其实这些例子都有很明显的特点——改变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优势,让自己不被淘汰和避免竞争失败。趁着还有机会,趁着还没有恶化,让自己行动起来。

进化中也是如此,生物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必须不断让自己进步和去行动。但是每个物种都是有惰性的,如果当前能够很好地生存,那么他们的进化往往就会滞缓。比如,树懒进化出了难吃的肉和厚厚的毛,慢慢爬也没多少动物正眼视之,所以就没有加速行动的必要性了。而让一个群体进化和成长最快的,往往就是提供进化的必要性。

狮子想要生存,必须跑的更快追上羊;羊想要活下来,必须跑的更快(至少比同伴快,你懂的)。这个时候,生存就是狮子和羊跑得更快的必要性。而人类相对于羊有更多必要性的需求,比如,社会评价,内疚感,更多的物质追求等。这些都是人的刚需。

不过,很多人都能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但是发现总是行动失败。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不太懂如何为自己提供必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够为自己提供更有效的必要性呢?我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验。

1.视觉可视化

人是善忘的动物。不得不说一些人的执行力差是因为总是忘了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然后不自觉地拿起手机,想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这么一蹉跎,一下午就过去了。所以如果要给自己提供必要性,一定要让自己能够记得。

比如,在自己的书桌上贴贴警示语,写在手机屏幕上,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机会想起来,这样指导性也比较高。不过,人对熟悉的东西很容自动过滤掉,所以也要经常更新,才能保证较好的效果。

另外,核武器的功能更多在于威慑,妈妈站在身后看着我们写作业也是如此。即是我们还没有遭受到打击,但是我们都知道不行动的严重性。同样的,也可以在视线范围内,给自己一些能够感受到威慑的东西,比如怕疼的人给自己带上橡皮筋。

2.现实可视化

必要性,除了在视觉上的可视化,还要有现实中的可视化。举个例子:

很久以前的伊拉克战争,美国爱好和平的人民进行反战宣传,强调伊拉克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的死伤。但是大多数人依然不为所动,持中立,部分人持支持战争态度。直到后来反战宣传中出现:“我的丈夫,一个母亲的孩子在伊拉克战争中死去。”这句话后,更多人站在了反战的阵营中。

这个例子中,除了个性化对人产生的认知影响,更多是因为这句话,让很多美国人觉得这种打击的易遭受性——我的孩子我的丈夫可能明天也在那儿丧生。

很多卖保险做销售的人也知道,自己强调10次交通事故的概率,让对方觉得有必要采取行动,买份保险,往往很难成功。部分人的策略则是强调:你们家隔壁老王前几天出了车祸,还好有保险,家庭的经济影响不是特别大。这个时候对方会感受到车祸就在自己身边,更觉得有必要买一份了。

同样的,如果想要有所改变,也必须让自己构建的这种必要性拥有易遭受的特点。大学时候,我们什么时候学习效率最高呢?我想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是考试前一天。

因为平时,我们对“不挂科”这种必要性的感受比较弱,没有体会到“挂科”易遭受的特点。但是考试就在明天,哦不,三个小时后的话,我们就能够感受到那种易遭受性。这个时候,我们的行动改变就会很大。所以,给自己提供的必要性要有这种易遭受性的特点,这样的话,自我效能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3.执行前付出高成本

人都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的付出越多,越过的障碍越多,那么我们就会越珍惜,越不愿意舍弃。有的人为了练好字,故意买很贵的纸,这个时候,自己知道自己的一个不小心,带来的损失多大。所以,他每一笔都斟酌,都反复练习,直到可以下笔。

我则是去健身房,买了998的会员卡,每次想偷懒,心想不去太可惜了,不能让“黑心老板”赚太多,然后就从被窝里爬了出来。

我看过一个提高执行力的回答,觉得非常凶残,他让自己报名了一个花费1200刀的CFA考试,而且还要做几千元飞机到特地考场。然后才每天学习到深夜两三点,不敢偷懒。因为他知道,他的一次失败损失的是上万元,两个月的收入。这种成本的感知,让人更有执行的动力。你想试试吗?

4.提供多变环境

生态学里面有一个界面的概念,也就是两个系统的共同或联系部分。在这个界面上生活的动植物往往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因为他们的环境是多变的,他们不得不采取更多的行动,让自己去适应,让自己继续生存。

同样的,人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为自己提供多变的环境,通过生存的必要性,让自己去行动。每天都重复同样的生活,会让人觉得单调,也会让人养成不思进取的习惯。可以通过减少自己待在悠闲的宿舍或者家里的时间,多出去走动,感受城市的变化。也可以让自己适当的离开舒服区,通过尝试不同的路径实现目标,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也能提高自己适应环境带来的执行力。

5.降低优势带来的对冲

前面说到,树懒进化出难吃的肉和厚厚的毛,所以他们没有进化出快速奔跑的能力。这是因为优势带来的执行障碍。这也是有人说自己败在优势上的原因了。就像古代中国农业太发达,能够自给自足,降低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日本现在则是线下零售业较发达,造成线上销售发展的滞缓。

而人呢?也是如此,比如有的人因为很聪明,所以经常上课不认真听,做事很快但是反而很粗心。有的人则是觉得自己执行力强,带来了执行障碍。那些觉得自己非常自律的人,往往更敢将诱惑放在眼前,更敢将自己暴露在诱惑面前。其实,到最后他们往往也很难一直抵制诱惑。所以,不要觉得自己有优势,觉得能控制,从而让自己暴露在太多诱惑面前,毕竟自律还是非常消耗能量的。

很多人有想要改变的意识,但是缺乏足够的动力,最后总是不了了之。如果想要避免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常态,那就要懂得从环境上制造一些改变的必要性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