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你會怎樣經營自己

一.你是為誰而工作呢?

當許多人介紹他們的職業時,他們總是說“我在XX公司工作”。想一想是沒有是不是覺得很沒理的。你不是為自己工作嗎?


所以,你可以改變角度,把自己作為一個公司,作為一個起點,你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觀點。


老闆是你的大客戶,你的工作是你想賣給他的產品,公司是銷售渠道,勞動合同是供應合同。


職位提升就是擴大銷售量,加薪就是提高產品價格,新的工作崗位是開發的新產品。退出就是換客戶,轉行就是過渡產品。


你的一些同事是你的供應商或合作伙伴,另一些是你的競爭對手。


這些不僅僅是比喻,一個企業想要在某個領域獲得專業服務,比如廣告服務,他會有兩個選擇: 一是找到外部廣告代理商,簽署一年的廣告服務合同; 或者他可以自己組建一個廣告團隊——如果老闆想要更好的合作。


從本質上說,我們每個人的工作都可以被服務外包所取代,所以用企業運營的思維,你可能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996這樣的現象,看成人和企業的問題,是剝削:而是把自己作為一家企業,你就是“產品的過度競爭”的買方市場。


在所有類型的公司中,有一類公司特別像技術精湛的白領: 專業服務公司,例如會計、保險、審計、諮詢、律師、公共關係、廣告、投資銀行、設計和其他商業機構。


專業服務公司有兩個最重要的特點: 高度定製化和高度客戶接觸。這聽起來像不像你的工作呢?雖然你有自己的專業,但具體做什麼,是領導說了算,這是“高度定製”。.


而且,你不只是像產品公司一樣把標準產品交給顧客或消費者,而且在你的整個“生產、銷售”中,領導的參與度很高,這就是“客戶接觸度高”。


專業服務公司和產品公司的最大區別是,該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是無形的,是人才和客戶關係。而職場人士的“資產”也是“專業能力”和“與領導的關係”。


一家小型專業服務公司如何與大客戶打交道的許多經驗,可以轉化為專業人士的“向上管理”方法。


二.瞭解自己的專業


你是專業人士,不代表你老闆認為你是專業人士


專業人士的“專業能力”相當於專業服務公司的人才結構。根據這一標準,專業服務公司可分為三類:


高效的服務:該服務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備選方案,看看誰是效率高,如客戶服務外包,銷售外包。


體驗式服務:提供由時間積累的專業經驗,具有較高的重置成本,如會計、營銷等服務


專家服務: 提供完全不可替代、高價值的專家智慧,如審計、律師、投資銀行、金融服務


顯然,這三類公司的價值是依次提升,如廣告公司,從製作素材的傳媒公司,到提供策劃的綜合傳播公司,都是“效率”向“體驗”過渡;大型、完整的綜合傳播公司從業務上設置更高的專業門檻、更高的利潤“網紅”工作室,這就是“體驗”向“專家”擴張。


解決公司生存的問題後,大多數專業服務公司總是試著走上價值鏈上游。


職場上的大多數工作都屬於這三類,因此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職業有一個清晰的定位:


如果大多數人都能勝任你的工作,你的價值在於效率,即完成速度更快,或者成本更少,也就是說你比別人便宜..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獨家的專業經驗,那麼你的價值在於結果,人們要求你解決問題,即使你每天睡覺,只要用金手指解決問題,你就是有價值的。


當然,多數工作了兩年或更多長時間的的專業人士,勞動既不簡單,難度和專業也不是很高,類似也經驗為基礎的服務公司。


這類公司最大的困難是經驗是感性的,很難用過程評價;它只是工作的一部分,不能用結果評價。顧客的心理總是這樣:“我不想讓你感覺,我想讓我感覺。”


對你的經驗獲得更好的評估的唯一方法,就是”爭取獲得更多的授權” .


專業服務公司被賦予更大的權力,以降低溝通成本,並獲得解釋工作結果的權利,就像工作場所的人有更大的權力使用他們的專業知識,並將“我想”和“你想”變成“我們都有感覺”一樣。


所以,這就涉及到超越“專業能力”的另一個重要的資產 - 客戶關係。


三.瞭解客戶的需求


專業能力強並不意味著你的服務好。


在專業服務公司的名稱中,既有“專業”又有“服務” ,但“專業”是屬性,“服務”是中心詞,是本質。


這是很多廣告界,自己的廣告公司總是虧錢的原因,這跟職場上,專業技能不一定能產生業績是一樣的原因..


這不是說專業能力不重要,而是把專業能力變成服務能力,才能讓客戶滿意,讓領導滿意..怎麼做到呢?


專業服務公司最常見的錯誤是對疾病本身感興趣,而不是對病人感興趣。他們喜歡展示一些酷、貴、不切實際的東西,愚弄顧客買單。同樣,專業工作者最普遍的問題是,他們只注重對專業本身的理解,而忽略了領導背後的需求。


一位研發部門的讀者向我抱怨,他的老闆不懂技術,不尊重行業規則,不斷要求我們提出短期內可行的方案。他做領導已經好幾年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未來


我想:做下屬,雖然眼睛天天盯著領導,其實永遠跳不出自己的思維極限,比如,你知道領導最大的壓力是什麼嗎?是升職。有很多老員工一生都在一份工作中悠閒地工作,但一個已經在同一崗位上工作了三年多的領導會驚慌失措。他能不為你的長期計劃著急嗎?


服務功能,不是讓你拍領導馬屁,整天混圈子,而是瞭解領導和客戶核心需求,用你的技能來解決他的痛點問題,如上述情況,有必要在的短期效果和長期效果之間做一個平衡。


廣告業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客戶是那種三天不知道項目進度就“慌”的物種,所以與客戶相處的最好方式就是“積極溝通”,把溝通變成一種常規。


所以,如果你覺得很難理解一個領導者需要什麼,有更簡單的方法就是隨時報告一切,無論是項目進度,重點,時間表,人員,來緩解恐慌。經驗豐富的領導人,通過溝通,把自己的工作往需要的方向上指導。


只要領導沒有明確說“不要自己跟我說”,你的彙報就還不到位。


還有溝通的角色,領導的需求會產生週期性的變化,特別是來自高層的原因上,你不知道,就主動去溝通,你可以抓住的“老客戶”的變化的需求和在其他同事之前,給予滿足。


四.瞭解客戶的預期值


服務好並不代表客戶滿意。


專業服務行業有一個重要的公式: 顧客滿意=實際體驗+期望值


期望越高,越有可能失望,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廣告公司為了贏得客戶,往往是他們自己包裝得天花亂墜,花重金請外腦。一定要簽下的客戶,你要控制的第一件事情就客戶的期望值,與客戶應該有勇氣說:“我不是一個演示稿就能搞定的,這是我們對未來幾年的目標,但現在,我們應該首先討論不同方案的成本是最可靠的技術。


就像我們面試工作時,總是把自己包裝成無所不能的超人,但從工作的第一天起,你就不能亂蓋樓了,還要學會管理領導的期望值。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在欺騙消費者,欺騙領導。那是你的思維格局太小了,長期目標行事,也有目標是腳踏實地的;你想他看到的領導潛力和長期價值,也讓他知道你的情況和努力。


在領導眼裡,最好的員工是每次都能提高的人。但如果你想每次都取得進步,你不能在每一步都邁出一大步,否則你很容易得不償失...。經過幾次小的慢跑,我們得到了“預期管理”中的“可預測性”裡面最重要的東西。


數學上,只要有一個點和一個方向,你就可以想象一條無限長的線。大多數獲得晉升機會的人在職業發展中具有很強的“可預見性”,這是領導提拔下屬的重要決策依據。


五.瞭解公司業務


客戶開心不代表你就能賺錢。


大多數專業的服務公司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行業,尤其是“經驗豐富的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人才”和“客戶關係”是多變的,無法快速增長。


效率型和專家型比較容易定價,前期往往是計件,後期是項目提成..然而,“經驗型的工作”難以定價,無論是會計代賬,還是廣告服務,往往是以月費的形式,這與固定的白領月薪是一樣的。


這種“時間估值”的做法,表面上是尊重專業精神,其實假設每個人的每一分鐘“買賣”都是一種專業服務,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遠非如此。


在商業上,相互猜疑甲方和乙方,甲方的各種降低價格,乙方各種的製作質量較低,成為專業服務行業的常事。


在工作中,領導懷疑員工“渾水摸魚”,無法證明,於是採取加班加點和變相加班的方法,小李“啊,這工作不急,週一早上交給我就行了。”


工作人員覺得,無論如何,你懷疑我“渾水摸魚” ,我摸給你看看。


這是一個死衚衕,如果你像我前面說的那樣,“獲得更多的授權”,“理解領導的需求”,“管理層的領導期望”,仍然沒有得到滿意的“時間估值”,這該換客戶了.......。


總而言之: 大多數專業人士在工作的第一天都會落入為一家公司工作的陷阱。其實你是一家“一人專業服務公司”——不管公司多小,即使只有一個大客戶,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在為客戶工作,對吧?


因此,在職場中生存的最好辦法就是像“公司做業務一樣”,讓你的專業知識“產品化”,讓你的工作“服務化”,用商業的思維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和工作。


如果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你會怎樣經營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