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一篇文章的第一要素“激動”


寫好一篇文章的第一要素“激動”


我常聽到這樣的話,你看到此情此景又可寫一篇好文章了。但我大多數情況下卻心靜如水,沒有創作的激動。

寫作就是一種感情和思想的噴發。你可以在學識、技巧各方面已有足夠的準備,但是沒有一個契機,它還是不能成文。就像一座火山要等百年千年才噴一次,也可能永遠地懷抱岩漿,沉默不語。

文章之有激動和無激動大不一樣。有激動為真文章,能感到作者想說話, 說真話,讀者就有新感覺、新啟發。無激動,作者所寫必抄襲、必重複、必說教,讀來令人心煩。無激動之文有四種:

一是新手初學而為文,比如學生作文。這時作者的主要目標在掌握文字技巧,訓練文字的駕馭能力,佈局得當、文字通順皆可,重在學形式,還不能一氣貫文中,所以也多找不到什麼激動之情。

二是外行為文。有一部分人並不是當作家的料,但是對寫作十分愛好,十分投入,而且自以為找到了感覺,一篇接一篇、一本接一本地寫。實際上他是在照樣畫葫蘆。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找到那個激動點,沒有找到進山的路。如果他有發表的條件,就更促成了這種惡性循環。甚至他一生就這樣穿著皇帝的新衣,出席作家會議,上臺領獎,為人簽名,等等。

三是匠人原地踏步為文。有的人確實寫過幾篇成名作,但是再找不到新突破,又不甘心被人忘掉,就在自己原有的高度上不斷重複。像一個匠人,在熟練地工作,所提高的只是技巧與速度,設計造型沒有新突破,上不到大師這個臺階。

四是老手敷衍為文。文章寫多了就累人,名家也難篇篇激動,老手在為文債所逼時也會敷衍為文,並不去動真情。就像一個名演員,一生總演這一齣戲, 也有膩的時候,場場激動受不了。這四種人,第一、二種是根本不知道為文要激動,第三種是丟失了激動,第四種是懶得激動。


寫好一篇文章的第一要素“激動”


為文為什麼要激動,就是為了產生一種爆發力、爆炸力,這樣才能震撼人心,感動讀者。讀者捧讀一篇新文章前,本來心靜如水,全靠作者這一粒石子投入他心海之中,激起情感的漣漪。能不能投得準,是關鍵。而投之前,又要看作者是不是先激動,即先產生投的慾望。

劉勰所謂“目既往還,心亦吐納”。心不動,難為文。如果作者心如止水, 怎麼能期望讀者其心如沸呢?激動者,情為所激,心為所動,實際上是一個由事物到作者、再到讀者的連續過程,必得“雙動”才行。

作者不動情,不能為文。就算為文,讀者不動心,不算好文。所以這個激動點一般要找在時代和最大多數人的共振點上,才能收大激動、大影響之效。比如,家家婚喪嫁娶,都有個人之喜、個人之悲。但這並不是社會全體之喜、之悲,這種文章寫出來自己激動,別人並不激動。這就是為什麼小情小景不足取。凡歷史上留下來的名篇都是大激動之文。雖也有取之常情常景者,如朱自清《背影》,但實際上它是寓共性於個性,揭示出人倫之大情。


寫好一篇文章的第一要素“激動”


怎樣才算有激動之文呢?簡單說,就是無中生有,死中求活。

無論是作者內心平靜的世界,還是外部的客觀事物,原本是孤立的,不成文章。只有兩相一激,便無中生有,生出新的思想,便死寂之中忽然躍出活靈靈的情感。像春天第一聲春雷,震醒冬眠蟄伏之物;像春雨浸潤土中的種子, 催生新芽。

作家的修養學識經外部事物一激,就如原子輻射使生物變異,可以激發出想象不到的新思想、新情意、新文章。作家許多時候並不想為文,但忽遇外事外景所激,反會順手寫出一篇好文,正所謂“文章乃天成,妙手偶得之”。 我寫過許多山水文章,對象都是萬年舊物,前人詠過何止千遍,但仍覺有

可激動之處;也寫過許多文章,都是古人故人,別人也多有抒寫評點,但仍有激動我的地方。也還有許多的山水人物看過想過不知多少遍,但就是不想寫, 因為我還沒有發現激動我的那個點。

一個作品的成功,概括來說是“二次激動”“三點一線”,先要作者激動, 併發而為文,像杜甫那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再用這種文章去激動別人,洛陽紙貴。作者、寫作對象、讀者三點一線,在激動這根弦上共振才行。魯迅說寫不出時不要硬寫,不激動時,就不要提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