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安檢門,一道“安心門”

2019年12月24日,北京民航總醫院發生殺醫事件。12月4日,孫文斌及親屬將其母孫魏氏送至民航總醫院治療。因孫文斌不滿醫生楊文對其母的治療,懷恨在心、意圖報復。24日6時許,孫文斌在急診搶救室內,持事先準備的尖刀反覆切割、扎刺值班醫生楊文頸部,致楊文死亡。此事直接加速北京擬立法實施醫院安檢的進程。

隨後,廣西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便率先開展“先安檢,後看病”的安檢工作,並霸氣承諾:醫院如有傷醫,一定是從我們協警隊員身上踏過去的。在6日醫院試運行安檢規定的第一天,便查獲各類刀具10多把,包括1把管制刀具。這就是醫院安檢工作的初步成效。

醫院安檢門,一道“安心門”


事實上,近年來發生的傷醫殺醫事件愈演愈烈:廣州醫生被毆重傷,浙江溫嶺殺醫案造成1死2傷,江西南昌一護士被劫持,北京民航醫院殺醫事件。面對這種背景,絕大多數醫護人員對此極為擔心。從數據來看,2018年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在中國,有66%的醫師曾親身經歷過醫患衝突事件,超三成的醫生有被患者暴力對待的經歷。這無疑讓現在已經十分緊張的醫患關係陷入更深的泥潭。

就醫患雙方,因為存在著嚴重的專業知識不對稱、信息處理不對等。很多時候患者認為不必要的檢查,大多是醫生通過自己的經驗反覆檢查以後的結果,表面上看不出來的問題,只能求救於科學技術手段,這反而成為了“醫生不會看病”,“通過檢查撈錢”等說法的證據。相信如果醫生草草了事,只是簡單的使用一些常規的醫療手段,一旦病人有了問題,恐怕醫生立馬會背上一個“不會治病,殺人黑醫”的名頭。

很多患者都有一個心理:我花錢看病,你就要按照我的要求微笑服務,一切我認為不應該的檢查都不要做,最好簡單吃個藥就能解決我所有的問題。有了這樣的想法,又怎麼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呢?

面對年初猛然爆發的新冠疫情,面對全國上下嚴陣以待的環境,面對武漢一線異常嚴峻的形式,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這一群身穿白衣的“戰士”,不顧自己的安危毅然決然的衝向了前方。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他們不眠不休保衛了國家與人民的安全,是他們滿懷赤子之心打造了鋼鐵般的守衛長城。

所以說,對於醫生,我們應多一點理解與支持。每一位醫學院的學生都曾念過背過這樣的誓言“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這樣的醫生,相信值得我們去尊重。

醫院安檢門,一道“安心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