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便利獲螞蟻金服戰略投資,同時推出智能無人貨櫃“猩+”

[ 億歐導讀 ] 億歐6月11日消息,即時便利消費平臺猩便利獲得螞蟻金服戰略投資,其他老股東悉數跟投。除了資金外,螞蟻金服還將向猩便利提供技術支持,包括生物識別技術、信用消費體系等其他資源。

猩便利獲螞蟻金服戰略投資,同時推出智能無人貨櫃“猩+”

億歐6月11日消息,即時便利消費平臺猩便利獲得螞蟻金服戰略投資,其他老股東悉數跟投。除了資金外,螞蟻金服還將向猩便利提供技術支持,包括生物識別技術、信用消費體系等其他資源。

同時,猩便利研發的全新一代無人零售智能設備“猩+”將陸續向市場推出。猩便利此次獲得的戰略投資資金,也將用於新型智能設備的生產和推廣,以及後續進一步的平臺、技術開發投入。

據猩便利透露,在運營一年的基礎上,猩便利綜合考慮了各種消費場景的特點,基於數據分析和對不同用戶群體消費習慣的洞察,引入螞蟻金服的技術支持,採用了生物識別技術,並接入信用消費體系,研發出全新的無人零售智能設備——猩+。這也意味著猩便利將對即時消費領域進行全面的智能化升級,為用戶帶去更為輕鬆、便捷、流暢的購物體驗。

在億歐此前的報道中顯示,猩便利成立於2017年6月,2017年9月即斬獲光速中國領投的近億元天使輪投資,11月獲得由紅杉資本領投,華興資本、元璟資本及其他老股東跟投的3.8億元A1輪投資。

早在4月中旬,就已經有傳聞說到螞蟻金服入股猩便利,處於盡職調查階段。靈獸網創始人陳嶽峰認為,

猩便利被看重在於兩點:

1、無人貨架的網點優勢,猩便利仍處於頭部陣營;

2、其無人便利店仍堅持做“鮮食”,並嘗試自有品牌商品。

此次與螞蟻金服戰略合作又推出猩+——智能無人櫃,猩便利在精細化運營、智能化探索和消費場景的深挖等方面逐漸在拓展自己的邊界,向預設的蜂巢模式慢慢靠攏。

隨著賽道的收攏,無人零售只剩下幾家頭部企業在摸索能盈利的方向,無人零售在市場的關注度並沒有之前那麼火熱。同時零售在業態逐漸融合的態勢下,單一的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形成的競爭力並不大,而在社區便利店的基礎上做業務的延伸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

像蘇寧小店的擴張,京東便利店的鋪設以及盒馬鮮生的“盒小馬”等等,大家都認可便利店在未來的價值,而在此前大熱的“無人便利店”上,玩家都開始放慢步伐,在場景的選擇上優先選擇智能無人櫃。

在技術不斷更新迭代的今天,再去談有人和無人價值已經不大。億歐認為,

無人零售並不會代替傳統零售,只是未來會根據不同場景提供差異化的商品品類以及服務類型。此次猩便利藉助螞蟻金服的資金和技術,推出智能無人櫃將只是一個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在螞蟻金服的資源池下,還將會有更多的創新。億歐對此也將持續關注。

猩便利獲螞蟻金服戰略投資,同時推出智能無人貨櫃“猩+”

互聯網新時代,實體零售積極尋找線上隊伍,線上巨頭也逐漸在蠶食線下實體。在技術不斷迭代的今天,零售人該如何尋找新的機遇,應對新的變化,鞏固行業地位?

6月15日,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指導,上海市長寧區青年聯合會和億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8全球智能+新商業峰會”——“智能+零售”峰會聚集百聯商業互聯網總經理彭巍、上海羅森副總經理何韻民、食行生鮮創始人兼CEO張洪良、瑞為智能創始人兼總經理詹東暉,甘來創始人兼CEO鉉偉英、盛景網聯合夥人顏豔春、弘章資本創始人翁怡諾,眾盟數據創始人兼CEO廣宇昊,吉刻聯盟創始人史曉明,魔盒CITYBOX COO黃琦、點點客創始人黃夢、“超市老萬”萬明治等十餘位智能+零售的頂尖人士,共同探討如何迎接新的零售格局。

JOJO 抒己見:無人貨架領導品牌“猩便利”歷經半年左右的時間,與阿里系螞蟻金服達成戰略合作,重磅迴歸。無論是傳統零售還是新零售,本質都是服務消費群體的需求,但路徑和方式方法有一定的差別。新零售不是為了無人而無人,而是因為終端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及購買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順勢而生;也是經濟、科技與國民生活的發展與提高而需要的一種消費體驗。即便設備與技術迭代升級快,畢竟現在還是新零售的初期階段,發展是有巨大的空間的。路很長,以變應萬變,握住流量,將會運籌帷幄,行至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