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歷史教訓,大將軍不敢讓家人見醜同事


春秋時期晉國派郤克出使齊國。原本兩個大國之間互派使臣,遞交國書,宣示友好,彼此舉行會談,再來場國宴,欣賞一下歌舞,這個外交儀式就很圓滿了,兩國起碼能夠暫時增進一下“友誼”。

但事情偏偏出現了意外。

對晉國使臣的到來,齊國本來是相當重視的,同時前來遞交國書的還有衛國與魯國的使者。

怪就怪在這三家使者身體皆有缺陷:晉國使者郤克是個駝背,衛使有一隻眼盲,魯使是跛行者。這三人湊到一起遞交國書,齊頃公到能憋的住,而他的母親以及一幫女眷在正殿旁邊的樓上看到此情此景,笑得前仰後合。衛魯兩國使臣只能暗氣暗憋,而晉國使臣郤克則憤然離去,他在離走時對齊人言道:“此仇不報,誓不為人”。回到晉國,他就向國君晉景公彙報了此事,並且請求國君同意發兵攻打齊國。

吸取歷史教訓,大將軍不敢讓家人見醜同事

晉景公聽後也相當生氣,但他拒絕發兵攻齊的建議,因為晉景公感覺時機還不成熟,晉國需要耐心地等待。待機而發,三年後,齊頃公發兵攻魯,魯向衛國求援,後來一看,兩家也抗不住齊國,便一同向晉國求救。晉景公立即命令郤克等將領率兵攻打齊國。雙方在“鞍”這個地方發生激戰,齊國被打得落花流水,齊頃公受傷,差點做了俘虜(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春秋時期的各國國君一般都比較尚武,都能熟練駕馭戰車,這一點比後世的君主要強得多)。面對緊追不捨的晉人,齊頃公只好與士兵換了衣服,悄悄逃走了。而按照晉景公的最初作戰計劃,只要將齊國擊敗就可以了,但帶隊的將軍郤克一直念念不忘三年前所受的羞辱,執意帶兵攻入齊國境內,打得齊頃公四處亂竄,無奈只好獻出大量財物寶器,以求兩家平息戰事。而我們的郤將軍卻堅決不答應,強烈要求齊頃公將齊太后交出來。

後人吸取了這個教訓,再造大唐功勳的大將軍郭子儀晚年很會享受,每次會見賓客,姬妾不離身邊。但有一次盧杞因郭子儀患病而前往問候,郭子儀卻將隨侍的姬妾悉數屏退,只一人在椅子上端坐著接待盧杞。事後,有人問其原故,郭子儀說:“盧杞面貌醜陋,心地險惡,女人見了必然要笑,以後盧杞得志了,我便舉族無一倖免了!”

果然後來盧杞當上宰相,陷害了很多有名的大臣,會做人的郭子儀卻沒有受到打擊。

可見吸取歷史教訓的重要性,分分鐘鍾交你做人啊。

吸取歷史教訓,大將軍不敢讓家人見醜同事

婦女家人沒有經過政治訓練往往做不到喜怒不形於色。因此會觸痛身材面貌有缺陷的人內心脆弱的神經。導致對方懷恨在心。後期一旦對方得志,就會陷自己於危險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