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發展的副產品

鄭也夫教授有本非常有意的書,叫做《文明的副產品》,書中講了人類文明進程中的諸多意想不到,正是這些意想不到間接或直接刺激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對於研究人類歷史來講,這是一個有趣的視角。美國傳播學家保羅·萊文森有本書叫《軟利器》也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萊文森形容大眾媒介環境像一把軟性的利器一樣,媒介不直接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但是傳播媒介卻使社會的諸多發展成為可能。兩位大爺的觀點,其實還是有諸多相似的地方。都突出了社會發展的所造成的諸多意料不到的後果,而且很多時候,這種後果是非常重要的。

就拿迷茫這個詞來說,現在感覺越來越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了,尤其是從80後開始,迷茫彷彿就成為了年輕人成長的主流。有很多人從多方面分析迷茫的起因,不論是心理學還是社會學方面,迷茫都是一個挺有意思也值得去做的研究。但我覺得,迷茫,其實也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尤其是大眾傳播媒介的快速發展所引起的大眾集體迷茫。

媒介的發展有個特點,當然這個特點也是與社會整體生產力的發展相符的,正如麥克盧漢說的“媒介即信息”所說的那樣。這個特點就是不斷增強的信息密度,甚至在當前可以稱之為的“信息爆炸”。從紙媒到廣播,從廣播到電視,再從電視到移動互聯網,顯而易見的是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尤其當代的去中心化傳播更是如此,這就導致了單位時間內大眾可以接觸的信息密度增加了太多。如果把信息比作糧食的話,一下子吃的太多,可就會受不了。就像現在什麼人會愛胖,有一個說法是人類在幾十萬年的進化歷程中一直都飽受飢餓的痛苦,飢餓才是人類發展的主旋律,而現在大部分人基本解決了飢餓的問題,而人類的身體去一下適應不了這個節奏,當然還在拼命的儲存脂肪,因為它覺得哪天人類說不定又捱餓了。同樣的道理,信息也一樣。

信息爆炸也就是近30年的事,正好伴隨著大眾媒介飛速發展的時代,一下子那麼多各種各種的信息衝擊著大眾,覺得有點懵是正常,更何況社會的變化也那麼快,彷彿什麼事都處在飛速的變化之中,尤其對於廣大的中國人來講,更是如此。

我們每天沉浸在各種屏幕裡,電腦,手機,平板等等,這些東西的交互性被設計的那麼好,大眾也更容易沉浸在裡面,也就為信息的侵蝕提供著更大的可能。所以問題就來了,思維與意識的建立方式是怎樣的?至少對我來說,我覺得這種信息爆炸的環境,對於建立一個穩定的思維,不是一個好的環境。不破不立,社會與媒介的告訴發展,打破了一個基本的規則,在一樣事物還沒有成形的時候就被傳播出來,有些人接受了它的信息,但是第二天,可能它就沒了。這也造成了,破了,但是一直沒有立。

對於傳播來講,信息是傳播的目的,但是對於人來講,信息可不等於知識。知識的定義,應該是一段有組織有邏輯的一系列的經驗和事實。最簡單的來說,知識要經過時間的驗證。但對當前的“唯快不破”的傳播環境來講,好像很多信息的組成,不能稱之為知識。

那麼問題就來了,迷茫,就不再是個問題了,而是個必然。就像我一樣,有時候看知乎等app,在能接受很多專業的知識時,也會受到很多影響,看著看著就會產生很多的懷疑,比如在“人均985”的知乎,彷彿除了計算機一切都是勸退的專業,看多了,自然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有些覺得迷茫也就可以理解了。

社會變化的太快,無用的信息又太多,沒有一個堅定與理性的思維,難免受其影響。社會與媒介技術的發展,共同影響了大眾的社會存在,思維意識也就因此而受到了影響。要想在“大眾迷茫時代”做個不迷茫的人,閱讀,其實是個很好的方式,特別是沒事看看哲學,看看賢哲們的思想,更能使人平靜,相信我,他們也曾經跟我們一樣迷茫過。

傳播技術的發展,一開始就是想促進信息的傳播,促進社會的發展,但沒想到,卻導致了迷茫,不過總歸有辦法,畢竟人類也不只迷茫了這一代,雖然這一代的迷茫看起來很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