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更喜歡“找”窮人!

我們熟悉的小說《魯賓遜漂流記》,其作者還寫過一部紀實風格的小說,名為《瘟疫年紀事》,以極為逼真、具體的筆觸,描述了

17世紀襲擊倫敦的一場大瘟疫

如果你看過這本書,你就會發現,貧富差距和病毒感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有錢的人們,行為分為兩種,要麼早早逃出了倫敦,要麼購買了足夠的食物後把自己關在了家裡。

而另一方面,更多的人為了維持生計,而不得不繼續工作。最早被感染的,便是一群奉命外出打工的傭人。

那場大瘟疫流行的時候(1665年),作者只有5歲,大概是後來查閱了相關的記錄,才有可能寫的那麼詳實而系統(作品裡浸透了當時階級社會的醜惡)。

那麼反觀現在呢?

一位來自東京的、35歲的派遣會社的員工說:“即使安倍發佈了緊急事態宣言,自己的業務也沒有什麼變化。儘管害怕,也明知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也不得不繼續上班。

不去的話就拿不到時薪

3密迴避?在宅工作?錯開上下班高峰期?在我工作的世界裡都是不存在的

對生活困難的人的補償,為什麼不馬上出現呢?
……

因為是“非正式員工”,所以被迫進行著不合理的工作方式。為了防止感染,即使有些公司想停止業務,但訂貨方的公司也不允許,那樣的話,企業和組織的信譽將會受到質疑。

最重要的是,如果政府不致力於對“停業”人員進行支援,那麼社會將面臨著崩潰。

這場危機,凸顯了長期以來的社會矛盾。

在新冠疫情爆發的早期,網絡上就流傳著「這是權貴階級發起的種族大清洗」等說法。

對於這種陰謀論,我當然是不信的。

但現實的情況是,儘管病毒不長眼睛,但“窮人”被感染的機率的確更高。

你該怎麼辦呢?

首先,努力讓自己不要變成窮人。其次,儘可能幫助身邊“弱小”的群體,讓愛心在社會中流動,點滴的力量,也能匯聚成江河。▼

---

如果你有意願支援日本,可以跟我聯繫,我可以幫你聯繫援助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