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更喜欢“找”穷人!

我们熟悉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其作者还写过一部纪实风格的小说,名为《瘟疫年纪事》,以极为逼真、具体的笔触,描述了

17世纪袭击伦敦的一场大瘟疫

如果你看过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贫富差距和病毒感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钱的人们,行为分为两种,要么早早逃出了伦敦,要么购买了足够的食物后把自己关在了家里。

而另一方面,更多的人为了维持生计,而不得不继续工作。最早被感染的,便是一群奉命外出打工的佣人。

那场大瘟疫流行的时候(1665年),作者只有5岁,大概是后来查阅了相关的记录,才有可能写的那么详实而系统(作品里浸透了当时阶级社会的丑恶)。

那么反观现在呢?

一位来自东京的、35岁的派遣会社的员工说:“即使安倍发布了紧急事态宣言,自己的业务也没有什么变化。尽管害怕,也明知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也不得不继续上班。

不去的话就拿不到时薪

3密回避?在宅工作?错开上下班高峰期?在我工作的世界里都是不存在的

对生活困难的人的补偿,为什么不马上出现呢?
……

因为是“非正式员工”,所以被迫进行着不合理的工作方式。为了防止感染,即使有些公司想停止业务,但订货方的公司也不允许,那样的话,企业和组织的信誉将会受到质疑。

最重要的是,如果政府不致力于对“停业”人员进行支援,那么社会将面临着崩溃。

这场危机,凸显了长期以来的社会矛盾。

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早期,网络上就流传着「这是权贵阶级发起的种族大清洗」等说法。

对于这种阴谋论,我当然是不信的。

但现实的情况是,尽管病毒不长眼睛,但“穷人”被感染的机率的确更高。

你该怎么办呢?

首先,努力让自己不要变成穷人。其次,尽可能帮助身边“弱小”的群体,让爱心在社会中流动,点滴的力量,也能汇聚成江河。▼

---

如果你有意愿支援日本,可以跟我联系,我可以帮你联系援助对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