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走進新西蘭,惠靈頓聖安妮學校體驗古箏課

新西蘭惠靈頓聖安妮學校迎來一場中國古箏教學體驗課。新西蘭中國文化中心古箏老師凌嘉走進該課堂,向新西蘭學生展示了擁有三千年歷史的中國傳統樂器古箏的特有魅力。

古箏走進新西蘭,惠靈頓聖安妮學校體驗古箏課

在聖安妮學校老師梅里·卡羅琳組織下,20名學生井然有序,以每5人一小組的形式圍坐在古箏面前。自幼練習古箏、曾參與排演國內外多場大型文藝演出的年輕古箏演奏者凌嘉,率先從古箏的歷史、發音,構造等方面向學生們介紹了這一中國古老樂器。

“作為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古箏在兩千五百年曆史長河中獨樹一幟,有著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的明顯特徵,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凌嘉向新西蘭學生介紹說,這是一件根植於中國悠久歷史文化、藝術生命力長盛不衰的古老民族樂器。

在凌嘉的精心準備下,聖安妮學校的學生們通過一個個遊戲瞭解到古箏的具體構造,他們用手中的紙筆畫出自己認為的古箏構造與發音方式,隨後根據凌嘉公佈的正確答案,將古箏倒置過來驗證其真實的發音方式。

隨著古箏經典名曲《漁舟唱晚》、《戰颱風》等曲目想起,學生們沉浸在具有濃郁古典風的旋律中。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增強新西蘭學生對古箏的瞭解與認知程度,凌嘉用“我彈你猜”的方式演奏了多首耳熟能詳的英文兒歌,學生們跟隨曲子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來,現場的教學氣氛達到高潮。

古箏走進新西蘭,惠靈頓聖安妮學校體驗古箏課

聖安妮學校老師梅里·卡羅琳表示,“我以前是學校的鋼琴老師,鋼琴的弦是隱藏起來的,這次中國文化中心把古箏這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樂器帶到學校,讓學生們通過零距離接觸和學習,直觀地瞭解到這一樂器的歷史、構造與發音原理,真是一次令人大開眼界的文化課堂。”

古箏走進新西蘭,惠靈頓聖安妮學校體驗古箏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