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與老撾的前世今生曾是難兄難弟,為何如今老撾成為越南附庸

從中國西南越過雲南,就是中南半島了。在中南半島上,有兩個緊挨著的長條形國家,他們是越南和老撾。從地圖上看,越南的領土狹長,海岸線優美;老撾的領土小很多,而且老撾不靠海。這兩個國家的關係就像他們的國境線,糾纏蔓延,曲折交互。

越南與老撾的前世今生曾是難兄難弟,為何如今老撾成為越南附庸

老撾、越南曾是難兄難弟

意大利探險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曾居葡萄牙,後移民西班牙。1492年8月3日,他帶著西班牙統治者的期許,向著大洋深處探索,終於發現新大陸,西班牙也成為第一個進入大航海時代的國家。法國人看到航海帶來的豐厚收入也不甘落後,加入了殖民者的陣營。

此時泰國和越南正國運當頭,他們在半島上橫行無忌,連中國也不放在眼裡。國與國之間糾葛多時,卻未出現過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導致誰也奈何不了誰。同時,戰爭也推動了這幾個國家間的文化交流,半島上的群眾聯繫緊密,各種風俗習慣相互交融,對後來越南與老撾的國家關係產生很大影響。

直到法國殖民者到來,直接改變了半島的生態。法國人上岸後,首先佔領了柬埔寨。本來柬埔寨是半島上最北的國家,實力也最落後,後來越南也淪陷了。泰國割讓了老撾部分給法國,與另外兩地合為法屬印度支那。

越南與老撾的前世今生曾是難兄難弟,為何如今老撾成為越南附庸

由於越南是三地中最大最強的,所以法國殖民者的總督府也設置在越南。半島上的國家國運一向衰微,這段歷史越南人既不避諱,也不否認,甚至借其效用發揮越南人的影響力。

越南武力強大時,控制過老撾

胡志明就是這時出生的,他來自一個平民家庭,父親是讀書人。他長大以後做過各種社會底層的工作,並以船員的身份出國,遊歷西方列國。胡志明在法國加入共產黨,是第一個越南人共產黨。

胡志明在香港組建越南共產黨,港英政府發現胡的身份後,想將他遣返回越南。如此,胡志明凶多吉少。一番交涉後,港英才應允胡離開香港且不限去處。這是他第一次死裡逃生,在廣西時也曾被中國國民政府逮捕,當然這是後話了。

越南與老撾的前世今生曾是難兄難弟,為何如今老撾成為越南附庸

二十世紀40年代,日本人的勢力已觸及東南亞,與法國的爭鬥在所難免。在越南、老撾的邊境上,日本人趕跑了法國人,後來蘇聯與美國聯手打敗日本,在東南亞的日軍也隨之投降。中南半島上出現了短暫的主權空白。在河內巴亭廣場五十萬人的群眾集會上,胡志明代表臨時政府宣讀《獨立宣言》,宣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

日本投降美蘇後,印度支那被重新劃為法國勢力範圍,剛剛擺脫德國法西斯的法國政府匆忙調兵前往越南。二次大戰後,法國軍隊少有勝績,在這塊亞洲的土地上,法國軍隊再一次落敗且一敗塗地。

越南在法國殖民時期的地位超然,越共也處於領導者的角色,柬共、老共都受越共領導。越南與法國的戰爭實為決戰,法國不敵後放棄了全部印度支那領土。在勝利的春風吹遍印度支那時,實力最弱的老撾成為越南實際上的藩屬國。

越南與老撾的前世今生曾是難兄難弟,為何如今老撾成為越南附庸

越南連戰連勝,投入改革

越南立了抗法第一功,但越南國內也不太平。越共對南越控制力微弱,越南戰爭前夕美國在南越建立了越南共和國。紅色陣營此時氣勢正旺,扶持南越、奪取老撾柬埔寨殖民權的美國很快被拖入戰爭泥沼,不能自拔。

越戰一戰打出了越共的氣勢,後來常自稱“第三軍事強國”。戰後越南南北一統。幾經周折,印度支那早已不復存在,但越南艱辛付出換來的不止是和平,還有對老撾的實際控制。

老撾除了軍事依賴於越南,經濟上也離不開越南。1979~1990年老撾徹底成為越南的附庸,越南勢力到達頂點。

越南與老撾的前世今生曾是難兄難弟,為何如今老撾成為越南附庸

1988年,蘇聯經濟惡化,不再對越南進行經濟援助。越南失去了重要的經濟來源,此前他們已與中國交戰、交惡,無力維持軍事存在。但老撾的經濟、政權還不能掙脫越南的懷抱。轉機出現在越南革新開放。中國一直在經濟上援助中南半島,只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老撾雖有中國幫助,但對近在眼前的越南不能熟視無睹。越南改革開放必然為老撾的發展帶來很大機遇。

越南曾是中南半島上的強國,在世界一體化浪潮中有過屈辱和榮耀。獨立後他們看到了泰國、中國的發展之路,終於提出了自己的革新開放政策,稱霸印度支那成為了往事。老撾終於鬆了一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