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略解(二)


《阿彌陀經》略解(二)


二、《阿彌陀經》的宗旨大意

我們要明白一部經的思想理論、思想內容和所說的含意,就要先明白這部經的宗旨大意。佛說經是對應眾生的根性而說,對不同的眾生說不同的經,所以佛說每一部經的宗旨大意都各不相同。今《阿彌陀經》是佛對修淨土法門的眾生所說,而修淨土法門最重要的就是信、願、行三資糧,所以《阿彌陀經》的宗旨大意是說明如何將信、願、行三法運用於實踐,依信、願、行三法次第而修證。所謂“信”者,修證佛法以信為第一,信是誠信,只有誠信才能去完成這件事,如果不信則不能完成一件事,所以修學佛法也是以信為先。如經中所說:“諸佛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此即是說明了“信”的重要性,因為是諸佛誠實所說,不會有一絲虛假,所以我們應當完全相信,此經是佛誠實所說,才能依此修證而斷煩惱證菩提。古德言:“信唯道源功德母,應當一心種善根。”還有“佛法無量,唯信能入”等,這些古訓都是說明了“信”對修學佛法的重要性。所言“願”者,願是志願、希望的意思,我們修學佛法除深信不疑之外,還要有堅定的誓願才能完成自己所要實現的目標。此“願”是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願成無上佛道的大願。如經中所說:“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如果有信無願那隻能是紙上談兵、畫餅充飢一樣,只有空談不能付出實際。所以願是為了實現信的重要手段,依靠願才能將信轉化為實際。所言“行”者,行是行持、作為、行為的意思,有信有願只是條件,而完成事業要依靠行動,所以行是對願和信的最終實踐。有說無行那只是空願,有說有行才能使願成為真實的實踐。所以我們修行佛法要信、願、行三法具備才能有體證和實踐,尤其是修淨土法門的眾生,更加要對信、願、行三法的具體實踐和體驗,真正相結合相互輔助。

今《阿彌陀經》主要是闡明我們如何修淨土法門的方法和要道,而修淨土法門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唸佛法門”,以唸佛來斷除我們眾生無量以來的種種無明煩惱,而最終得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眾生的生死主要是我們眾生的貪嗔痴煩惱所生起,而貪嗔痴主要是由於“我見”的根源,眾生皆執著“我”為實有,一切以我為主、一切法歸我所有。今佛為了能夠讓眾生斷除“我執”所起的貪嗔痴煩惱,所以以唸佛之一念而替代萬念,最後將此一念也斷除,成為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因此“唸佛”是我們斷除一切煩惱的主要方法和工具,今言唸佛有四種方法:一是持名唸佛、二是觀像唸佛、三是觀想念佛、四是實相念佛。言“持名唸佛”者,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於晝夜六時,一心專注,或一萬聲,乃至十萬聲;如是歲月既久,則念念不斷,純一無雜,臨命終時,定見阿彌陀佛現身迎接,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言“觀像唸佛”者,謂觀阿彌陀佛形像相好,口稱佛名,則心不散亂,心不散亂,則佛性顯現。如是則念念不斷,純一無雜,臨命終時,定見阿彌陀佛現身迎接,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言“觀想念佛”者,謂端坐正念,面向西方,心作妙觀,觀想阿彌陀佛眉間白毫光相,乃至足下千輻輪相,如是從上至下,從下至上,反覆觀想,當觀想純熟時,唸佛三昧自然現前,臨命終時,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言“實相念佛”者,謂念阿彌陀佛法性之身,即得實相之理,無形無相,猶如虛空;心及眾生,本來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續,三昧現前,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上四種唸佛法門是對不同眾生根機而方便施設的不同唸佛法門,修學唸佛法門的人對各不同的條件運用各自不同的唸佛法門來修證。此四種法門是依次第由淺至深,持名唸佛是對初機學佛的人而言,由於唸佛功德不深,信念不夠真切,所以要以口中大聲執持名號來堅定自己的信念,是心能繫於一句佛號之中;觀像唸佛是對於雖然能堅信持誦阿彌陀佛聖號,但功夫不深心常散亂不能定於一念,以觀想阿彌陀佛的種種相好莊嚴,而生起唸佛的堅固之心,令自己的心繫於一句佛號;觀想念佛是對於唸佛功德久遠之人,由於長其的執持名號和觀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而信心堅固不可動搖,心已能長繫念於一處而不散亂,此時為了更上一層境界,以心念而代替口唸,觀想阿彌陀佛白毫光相,令唸佛者能入唸佛三昧之定;實相念佛是對於唸佛功德已深,為了斷除“為念佛而佛念”的這種錯誤執見,使唸佛者能以自性唸佛、自性彌陀為念佛的要道,這樣才能達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唸的實相境界,而進入唸佛三昧斷除一切妄念分別,對於一切法平等一如,我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眾生即是佛的究竟涅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