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到須彌山下取甘泉來

在《舊雜譬喻經》中,有一篇”道逢淫女喻”:

佛及比丘眾應請,有一沙門與一沙彌後來。道逢淫女人,牽沙門。沙門與之有欲,欲畢到飯家。佛呼沙彌:汝到須彌山下取甘泉來。沙彌已得道,便挑缽於前,叉手退。須臾,得水來還。其師慚愧踧踖,悔過自責,即得羅漢。此女人,宿命對也。逢對畢罪,乃得道矣。

從經中我們可以知道,小沙彌已經修行得道,沙門和淫女人則犯了淫亂的重罪,但兩人知過能改,也都修行證得了阿羅漢果。

阿羅漢果是大小乘法的無學位,就是修學大乘法或小乘法已經畢業了的意思。其中,大乘法中的阿羅漢果,就是正覺位的佛果,在大乘佛經中通常都稱為大阿羅漢果。當年隨佛出家修行的比丘、比丘尼,證的全是大阿羅漢果,如《阿彌陀經》雲:”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

為什麼犯了重罪的人,還能修行證得大阿羅漢果?原因是明白了經中佛說的這一句話:

汝到須彌山下取甘泉來!

這一句話是諸佛入世弘法教化眾生的根本法門。我們學佛修行,破無明開智慧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破解這一句話的密碼,一旦破解這個密碼,今生的修行便圓滿了!

現在弘法的人都犯同一個錯誤,就是修行都還沒有悟道開智慧,都還沒有破解這一句話的密碼,便憑著一腔熱情在說法度眾生了。對於修行尚未悟道的人所說的佛法,佛教有一個專門名詞叫“附佛外道法”,意思是說,講的雖然都是佛教名相,卻不是真正的佛法,而是天魔外道法。所謂的外道法,是指不能成就真正聖果的錯誤的修行方法。所謂的天魔,是指修行所追求的三昧不是正定,而是色界天和無色界天的安樂。色界天和無色界天的安樂是生死凡夫的境界,把它執為正定,則成天魔矣。

所以,弘揚佛法不可以僅僅憑著一腔熱情,而應該依止釋迦牟尼佛今生入世所示範的身教和言傳如法修行,只有破除了根本無明後,才有能力教化眾生共同學道修行迴歸自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