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博士近期接受《人民日報》採訪觀點集錦

2018年10月12日-2018年10月22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博士連續三次接受《人民日報》採訪,聚焦“一般性商業助學貸款、消費升級、消費金融”話題,以下是《人民日報》相關報道集錦,供讀者瀏覽。

採訪一:2018年10月12日 《人民日報》第17版文章《幫扶力度大 學費有著落》

《人民日報》:除了國家助學貸款,還可以面向困難學生提供哪些金融產品?

何飛博士:作為國家助學貸款的重要補充,應該鼓勵商業銀行發展一般性助學貸款,滿足學生更加多元的需求。商業銀行的助學貸款在還款時間和方式等設置上可以更加靈活,不同於當前政策性銀行“畢業後立即還款”的要求,能給剛踏入社會的學生留足“喘息”時間。

《人民日報》:助學貸款產品公益性強,利率低,甚至不需要抵押擔保,如何提高商業銀行的積極性?

何飛博士:在擔保方式上,可以聯合有資質的保險機構,共同發放基於保證保險的商業助學貸款;與政府部門合作,由地方政府作擔保,解決商業銀行後顧之憂,甚至可將具有穩定經濟來源的親屬等納入貸款對象,降低貸款違約概率。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個人徵信體系的作用。完善個人徵信體系,有助於銀行約束貸款人行為,減少違規風險,鼓勵銀行放心大膽地在助學貸款上進行更多探索。

《人民日報》:如何防範“校園貸”誘貸詐騙行為?

何飛博士: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貸款可能是人生第一次,不少人缺乏金融知識和辨別能力,對那些鑽空子的違法犯罪行為,政府必須嚴厲打擊。要堅決取締不具備貸款資質的中介機構,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的借貸主體,從貸款源頭上實現有效把控。加大對誘貸詐騙、暴力催收等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同時,大學生的信貸產品一定要堅持小額、分期原則,有效控制單個主體的借貸總額,防止出現多頭惡性借貸。同時要簡化流程,優化服務質量,提升年輕群體的借貸體驗。

採訪二:2018年10月15日 《人民日報》第18版文章《消費在升級 供給要跟上》

《人民日報》:如何看待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和消費升級?

何飛博士:經過近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態勢得到鞏固,消費的作用更顯著。但這一過程也面臨不少需要解決的難題。比如,相對於優惠政策驅動下的“被動消費升級”,“主動消費升級”還不夠。

《人民日報》:從供需端如何看待消費升級?

何飛博士:從供給端來看,商品供給尚未有效滿足居民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從需求端來看,支撐居民消費升級需求的幾個關鍵因素還不夠穩健,根基不夠牢固,比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程度等。

《人民日報》:如何有效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

何飛博士:實現消費升級,有不少配套工作要做。首先要切實推進改革進程,尤其要在減稅降費方面出實招、見實效,進一步提高居民的實際可支配收入,並提升居民非住房消費比重。同時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教育、醫療等關鍵領域下功夫,解決居民消費升級的後顧之憂。此外,加強消費金融產品創新,滿足居民信貸消費需求,但也要防止過度舉債消費,形成金融創新促進消費升級的良性循環。

採訪三:2018年10月22日 《人民日報》第17版文章《消費火正旺 金融添把柴》

《人民日報》:如何看待居民槓桿率上升現象?

何飛博士:當前居民住房槓桿率較高,需要密切關注過度借貸導致的居民槓桿率繼續上升的問題。此前還有部分消費貸款有違規流入樓市的情況,消費金融風險控制趨嚴。由於互聯網消費金融類產品出現較快、品種較多,給人們造成消費金融大爆發的錯覺。但消費貸款規模並不大,在居民總體貸款中佔比較低,還需加以引導,促進其規範發展。

《人民日報》:如何解決過度借貸可能導致居民槓桿率較快上升的問題?

何飛博士:既要密切關注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取締不具備貸款資格的放貸機構,嚴厲打擊那些故意放縱和誘導消費者多頭借貸、借新還舊、亂用借款的從業機構,又要通過各類渠道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消費群體理性借貸消費,尤其要關注長尾人群的信貸需求和借款現狀,形成“貸得出,收得回,管得住”的局面。

《人民日報》:如何解決信貸流向不清的問題?

何飛博士:在消費貸款種類上應鼓勵發展商品貸,有效管控現金貸,加大對現金貸的流向審核,防止消費貸流入股市、樓市,必要時應要求借款人出具借款使用證明。針對騙貸、多頭借貸等,首先要加快消費信貸類從業機構接入百行徵信或人行徵信的進程,加強信貸違約、逃廢債人群信息披露,同時加大處罰力度,讓失信者寸步難行。其次,應在行業間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通過組建信貸機構聯盟,約束多頭借貸行為。

《人民日報》:如何形成金融創新促進消費升級的良性循環?

何飛博士:關鍵還是要堅持“開正門”“堵偏門”。既要鼓勵各正規消費金融機構加大力度,以滿足更豐富的消費場景為出發點推進金融產品創新,也要始終按照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的原則,推動不具備從業資質的平臺加快市場出清,堅決遏制打著互聯網創新旗號、披著技術外衣違法違規開展金融業務的行為,實現正本清源和良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