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乾旱面積超五成 中西部地區旱情持續

27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生態與農業氣象部中心獲悉,內蒙古中西部地區旱情仍嚴重且將持續發展需關注。

內蒙古乾旱面積超五成 中西部地區旱情持續

一、內蒙古乾旱面積超五成

經過前期一輪大範圍降水天氣過後,東部地區旱情得到明顯緩解,但中西部地區旱情持續,截止到4月24日,全區大部乾旱以重旱為主,中旱以上乾旱主要出現在阿拉善盟、巴彥淖爾市大部、鄂爾多斯市大部、包頭市北部、呼和浩特市西北部、烏蘭察布市北部、錫林郭勒盟西北部、通遼市北部、呼倫貝爾市西部地區。當前乾旱面積54.58萬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55.4%。其中,特旱面積12.94萬平方公里,重旱面積17.41萬平方公里,中旱面積14.66萬平方公里,輕旱面積9.57萬平方公里,分別佔全區的13.1%、17.7%、14.9%、9.7%。當前乾旱發生面積牧區約6成,以重旱為主;農區接近4成,以中旱為主;林區超4成,以輕旱為主。其中重旱以上旗縣主要出現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烏拉特後旗、新巴爾虎右旗、鄂托克旗、烏拉特中旗、蘇尼特右旗、蘇尼特左旗和新巴爾虎左旗等。

二、墒情同樣不容樂觀,全區較好墒情不足四成

同時,截至4月24日,全區一類、二類、三類墒情面積分別為23.7、24.8、68.6萬平方公里,佔全區總面積的20.3%、21.2%、58.5%。與4月19日相比,一類墒面積增加了9個百分點,二類墒面積減少了1個百分點,三類墒面積減少了8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一類墒面積減少了1個百分點,二類墒面積減少了2個百分點,三類墒面積增加了3個百分點;從全區墒情分佈看,當前土壤墒情略好於上一期,接近去年及歷年同期。且全區中西部地區大多數為三類墒。農區三類墒面積超4成,牧區超六成,林區超五成,對農牧業生產和牧草返青有不利影響。

三、未來五天中部以西地區旱情持續,墒情無明顯改善

預計到29日,全區大部地區無有效降水過程,中部以西地區旱情將持續,墒情無明顯改善,建議有關部門高度關注,採取抗旱節水舉措,提高作物成活率,科學抗旱保墒,內蒙古氣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對降水、高溫天氣過程的預報預測,作好乾旱及土壤墒情的監測評估,及時進行實地乾旱調研,抓住每一次有利天氣時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泥石流、颱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乾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汙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複雜的相互聯繫。人類要從科學的意義上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以及儘可能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共同主題。專注公共安全知識的佰佰安全網下面將為您帶來更多的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