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俾斯麥”:李鴻章“西遊記”之二

兩個“俾斯麥”:李鴻章“西遊記”之二

雷 頤

李鴻章在國際上曾有“中國的俾斯麥”之稱,這一美譽,來自美國前總統格蘭特(Ulysses Simpson Grant)將軍。1879年春,退休的格蘭特將軍來到中國,與李會見。此後,二人私交甚篤。在此前後,英美報紙都曾將二人對比,認為二人的經歷、地位相似,所以容易建立私誼。美國《孟菲斯每日呼聲報》(MEMPHIS DAILY APPEAL)1879年9月13日的一篇文章說:“李鴻章曾鎮壓強大的叛亂,他在中國佔據了一個類似格蘭特將軍在美國的位置。”“他通過鎮壓太平天國,升到目前的高位。幾年前,他是中國最有才華的學者之一,歷史、地理知識等都造詣很深。他和格蘭特將軍年紀相仿,都平定了國家的叛亂。這使兩位偉人之間產生了一種親密的友誼。沒有哪個外國人像格蘭特將軍一樣,在北京和中國受到如此規格的接待和歡迎。”

不幸的是,“中國的俾斯麥”並未如普魯士的俾斯麥那樣使國家強大。這次訪德,“中國的俾斯麥”終於有了向真正的俾斯麥請教的機會。

訪俄之後,李鴻章在6月13日到達德國,住在凱撒大酒店(Kaiserhof)。凱撒大酒店是柏林首個大都會酒店,當時設施最現代、最豪華的酒店。

說到這家酒店,禁不住要閒話一筆,因為此酒店後來見證了將給人類帶來巨大浩劫的歷史一幕。在納粹接掌全國政權前夕,這家酒店是納粹黨的大本營,希特勒的住處。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寫的一本吹捧希特勒如何一步步奪取政權的書,書名就是《從凱撒大酒店到總理府》。1933年1月30日星期一,興登堡總統將在此酒店到對面的總理府接見希特勒,最後確定是否同意他接任總理。據說29日到30日的夜間,希特勒緊張得通宵不寐,在酒店的房間裡踱來踱去。當希特勒進入總理府後,戈培爾、羅姆和納粹的其他頭目齊集凱撒大酒店的窗口,焦急翹望總理府大門,等待他們的元首出來,戈培爾記下了這麼一句話:“我們從他臉上可以看出他是否已獲成功。”二戰中,此酒店與總理府被完全炸燬,蕩然無存。

據林樂知(Young John Allen)等編《李鴻章歷聘歐美記》所載,德方“特就‘該撒好司’(旅邸名也,譯言‘皇帝屋’華貴無出其右矣)代備行館,不但餼牽豐腆、供張華美已也”,還事先打聽了李鴻章的嗜好,“故凡口之於味,目之於色,耳之於聲,莫不投其所好。甚至中堂常吸之雪茄,常聽之畫眉鳥,亦復陳於幾而懸於籠,則其餘概可想見矣”。為迎接李鴻章,德國人真是做足了功課,德國人那種認真細緻勁兒,亦可由此略窺一斑。

到柏林第二天,李鴻章就拜見了德皇威廉二世。稍後專程到漢堡拜訪前首相俾斯麥,俾斯麥設家宴招待。曾經權傾一時的俾斯麥,因與威廉二世不和,於1890年被迫辭職。此時,這兩位都從權力頂峰突被賦閒的“俾斯麥”相見,或有同命相連之感。

德國許多媒體對二人的會晤作了詳細報道,最重要的信息是,李鴻章向俾斯麥表示,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向其徵詢中國如何改革、如何使中國強大的意見。他還具體說,自己的改革總是遇到來自朝廷的阻力,如何化解朝廷的阻力,特向俾斯麥請教。俾斯麥回答說,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絕對不能反對朝廷,只有得到皇帝的支持,才能一馬平川,否則就寸步難行。皇帝擁有最高權力,違背皇帝的意志就意味著給自己設置最高障礙,臣子只能向皇帝傳達意見和建議。李贊同此點,但又請教如何才能不違背朝廷的旨意進行改革呢?俾斯麥回答說,只能以軍隊改革為基石,軍隊人不必多,哪怕只有五萬官兵,但必須精良。李鴻章回應說,我們的軍隊從人數上說已經有了,但確實疏於訓練。自太平天國之亂以來,三十年來清軍已鬆散不堪了。對此,他早就提向朝廷提出了建議,但一直未獲重視。現在看到了德國的精兵良將,他才知道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是什麼樣子。表示應聽從俾斯麥首相您的建議,今後盡力推動此事,重整軍隊已成弦上之箭,普魯士模式就是方向。俾斯麥強調,關鍵不在於是否在全國各地都有軍隊,而在於是否能在需要時迅速地調配它們。

俾斯麥從常識出發,認為無論一個政權多保守多守舊,都不會反對增強軍隊戰鬥力的改革,因為它肯定會意識到軍隊強弱對自己政權安危至關重要,所以整個改革可以從阻力最小的軍隊改革入手。他不知道,清王朝的顢頇難以理喻,40年代初鴉片戰爭時,林則徐等人提出用敵人新式武器的“師夷長技以制夷”都被朝廷拒絕、嚴斥。使用、裝備新式武器都阻力巨大,軍隊體制改革更難推進。直到甲午慘敗後,國家才開始“練新軍”、進行軍事改革。

李鴻章被譽為“東方的俾斯麥”,但此時才出國、才與真正的俾斯麥見面。早在二十三年前,日本明治維新後,以巖倉具視為首的新政府一叢高官,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訪問美歐一年半之久,他們在英國被英國的大工業深深震憾,看到日本與英國的巨大差距,茫然不知從何下手,不知新的建國藍圖如何描繪。1873年3月,,他們訪問剛剛統一的德國,見到了俾斯麥。由普魯士剛剛統一的德國,正面臨法律、制度、貨幣、度量衡、鐵路等等的統一規劃,行政機構剛剛建立起來,落後於英美的德國正在追趕。巖倉具視代表團,認為德國國情與日本最為接近,在德國突然發現了日本要走的道路,確立下模仿、學習德國的建國方針。

“中國的俾斯麥”要二十三年之後,在中國慘敗於日本之後,被解職之後才見到真正的俾斯麥,只能是一種禮節性訪問和私人之間的惺惺相惜了。

在德國,少不了要參觀著名的軍火巨頭克虜伯,當年北洋水師沒少購買克虜伯大炮,為了迎接李鴻章的到來,克虜伯專門為李鴻章塑一尊雕像,李鴻章在在克虜伯莊園舉行了李鴻章塑像的揭幕儀式。

在德國,李鴻章還做了一次X光檢查。一年多以前,他在日本談判時,遭到一名日本浪人槍擊,左頰中彈。1896年6月27日《柏林日報》(晚報)(BERLINER TAGEBLATT UND HANDELS-ZEITUNG)詳細報道了李鴻章這次檢查:“整個過程持續了二十分鐘,並拍出了非常清晰的圖片,在圖片上可以看到非常有意思的頭骨形狀。這次拍照的目的是藉助這種最新技術查找總督在中日戰爭中所受的槍傷,當時子彈從左眼下面射入。通過對傷口圖片的仔細檢查,並未發現子彈。總督帶著極高的興趣查看這張圖片,在圖片裡可以清楚地看到子彈射入點和彈道。”李鴻章還興致勃勃地看了德國醫生展示的一些電鍍屏圖片,可以看到人的脊柱、肋骨和心臟區。當時信西醫的國人不多,他能做X光檢查,甚顯開明。

7月4日,李鴻章一行離開德國,轉往荷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