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籍漢字中找到“拯救”地球人的解決方案之“道”

從古籍漢字中找到“拯救”地球人的解決方案之“道”

從郭店簡文的"道"(從"行"從“人”,"人"在"行"中),甲骨文中已有相應的"道"字。石鼓文、金文的"道"字,"行"的中間是"首寸"(頭與手)或"首止"(頭與足),實屬"人"形的繁化。字形而言,"道"是一個人處在十字路口的情形,字形本意更像是“置人於路”之指事,而非所行之路之象形。凡是自主上路的,作"蹈"解;如果是引人上路,則作"導"解。

從古籍漢字中找到“拯救”地球人的解決方案之“道”

道,是中華民族為認識自然為己所用的一個名詞,意思是萬事萬物的運行軌道或軌跡,也可以說是事物變化運動的場所。

道,自然也,自然即是道。自然者,自,自己,然,如此,這樣,那樣。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風無人扇而自動,水無人推而自流,草木無人種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盡言皆自己如此。

"道"的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來的,《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天地萬物,生仙佛,生聖生賢,倶以從"道"而生,陰抱陽,生生化化,無極無窮之妙哉。這就是一切的本源,是終極的真理。

《有物混成》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宇宙生成論在公元前七百多年的《老子》中,已有出現"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從古籍漢字中找到“拯救”地球人的解決方案之“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此文載自於老子另一著作《清靜經》。

"道"是推動宇宙運行最根本的規律,是"天"的意識,它不受時空的限制。意識分為意和識,意就是思考,就是基於概念達成目的的過程,識就是感受,就是詮釋概念的過程。當我們去思考"道"時,它從一個巨巢中生生不息,於是萬物生,當我們去感受它時,天人合,於是萬物靜。道是宇宙最根本的力,它無時無處不在,它超越時空,即在變,又不變,若一定有規律,則"大道至簡"。

人腦是小宇宙,人有意識,而天也有意識,意識並非物,天的意識和人的意識沒有分別,都從於道,人的意識和天的意識是糾纏在一起的,所以你的想法一定有天的烙印,你的命運同樣也不全由你掌握。

《老子想爾注》:"道者,一也"。"一"散為氣,"聚"為太上老君。"道就是太上老君"。太上"散"為混沌元氣,"聚"為無極大道。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身"。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祖宗,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終乎無終,窮乎無窮。太上體自然而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

道祖為萬法之王,玄之又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是先天一點真陽之光。以道心觀天心,真陽發動處,當用之時,元神,元炁,同稱謂玄元氣,謂玄元神,謂玄又玄。靜者為性,動為元神。

宋仁宗御贊曰:大哉至道,無為自然。劫終劫始,先地先天。含光默默,永劫綿綿。東訓尼父,西現金仙。百王取則,累聖攸傳。萬教之祖,玄之又玄。

"道"是天地之始,是萬物之母。是宇宙的萬物的始基。是永恆、絕對的形而上存。它不能被言說,也不可被命名,如成玄英說的:"三絕之外,道之根本,所謂重玄之域,眾妙之門。意亦難得而差言之也"。

從古籍漢字中找到“拯救”地球人的解決方案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要有道必然要有另一個產生任何一個道的根源,此即為一切道的根源,簡稱宇宙根源、而萬物之道即為常道之"道",產生宇宙一切道的根源即為"非常道",此為表達而用的字之名,有常名即為"道"這字、無名即為"非常道"之無表達之字而無正常名。

道,非道,亦非非道。道只是古人為了方便而使用的一個名稱,簡而言之,道只是一個名稱,只是一個字,而不是道的本質,道的本質是天地自然之理。

若人真要明道,先離道名,既離道名,唯有體會,既有體會,體道同一,體會已過,道之背景若有變,則體會不存,體道已同,已無同與不同,無彼無此,無我亦無道,身體自己已如此,名為得道。實得所體會而可思所變。

道,為中華哲學獨有的哲學思想,對哲學理念、社會政治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影響甚巨。道家的道,哲學含義豐富而複雜,在不同情況下所說的道含義往往不同。道字的最初意義是道路,後來引申為做事的途徑、方法、本源、本體、規律、原理、境界、終極真理和原則等等。

以上這些有關"道"的說法,可能分別代表道的不同的含義。廣而言之,天下的"道"只有一個,故老子說"獨立而不改。"俗語云:"條條大路通北京"即是說"道無不在",無所不通。經商有"生財之道",企業有"經營之道";健康有"衛生之道",生活有"養生之道",做人有"處世之道",《莊子》甚至說"盜亦有道"。俗話說:"各有各的道",可見這個"大道"與人生關係之密切。

中華道家說,人在道中,而不知道之存在,好象魚在水中,而不知水之存在一樣。所以許多人生活之中,到處都有"道"的存在,可"百姓日用而不知。"

自古以來,得道者昌,失道者亡。凡是歷史上一切有作為的人物,也許他不知"道"為何物,或者也許不瞭解中華道家,他的所作所為,一定符合於大道。

中國是一個"道"的國度,大而言之,即宇宙、天地、萬物、人類,何處非道之所在。"大道"之大,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但是無所不在。身為地球人,應當知道、明道、得道、守道。得道不失,乃可"長存"。

簡言之,"道"是宇宙萬物產生和發展的總根源,這也是老子哲學的核心;是自然規律;是人類社會的一種規則、法則。"道"既作為世界之不同於一般的"有",也不同於一般的"無",它既有"有"的一面,又有"無"的一面,道是"有"與"無"以及一切萬事萬物的統一。

從古籍漢字中找到“拯救”地球人的解決方案之“道”

下面舉一個現實的例子,阿域想,電視劇《天道》所要演繹的"道",也是阿域所認識和理解的老子之"道"。讓我們從人類生活的戲劇裡,看看現實社會的人類,所理解和演繹的"道"。

電視劇《天道》取名意境高遠,劇中基督、佛、道之警句如縷串珠可謂精深難測,該劇的思想意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更可謂莫衷一是。從芮小丹投向丁元英心靈與肉體的愛戀,到丁元英為紅顏知己創造神話;從芮小丹悲壯之死,到丁元英在林雨峰的槍口面前鎮定自如,都會讓人感到心靈的震撼。從格律詩公司沒有花籃和慶典的開業,到與樂聖公司對簿公堂;從馮世傑、葉曉明、劉冰退股到劉冰跳樓自殺,自然引起我們對殺富濟貧、公平、正義、道德價值等觀念的思索!

丁元英吶喊的基因是天道,因此,首先要了解對天道的一般性闡釋。丁用兩句話闡釋天道:“天是道,是事物規律和自然法則。”,“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兩句話包括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方面,是丁元英的思想、理智的概括。

《天道》比一般的電視劇更深刻。就五四運動以來,我們亦東亦西的思想潮流,以及自我文化體系的認知一直在遊離,在面對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這樣大的浪潮中,我們彷彿掉到了一個怪圈,一昧的學西,感覺也不太可以,但是恪守自己的那些東西,往往又捨本求末。甚至近些年一直在提倡的文化復興,其實,也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到底什麼是糟粕,什麼是優秀?把文化分成糟粕和優秀後,我們遵循的是不是本真?阿域以為,電視劇既然敢於取名《天道》,自然有與《道德經》有關,而老子的基本思想理念就是符合“道”,及符合自然規律。

《道德經》雲:“聖人不恥身之賤,惡道之不行也,不憂命之短,憂百姓之窮也,故常虛而無為,見素抱樸,不與物雜。”意思是說聖人不恥於出身的下賤,而破壞道的事情也得不到推行;不擔憂生命短暫,只擔憂百姓受窮苦,為此,故聖人經常保持清虛的境界,遵循自然規律而為,堅持純潔,顯現現實,不與物慾相混雜。這些話有這麼幾層意思。

阿域覺得以上老子《道德經》中體現出一個關於“無為”的定義,那就是:要按照或者說符合自然規律、社會法則、民眾福祉來做事,不妄為,不亂為。

回到電視劇中,而體現很多都是“無為”的反面:阿域看來,首先基於情而觸發的“神話”系列行為本身,並非符合“道”的法則,欲去“扶貧”的行為而不是為物慾去破壞自然。其次,“劫富”又是另一種破壞商業文明和生態的行為,一切的商業行為,都會要考慮到負面影響,如生態環境的破壞,人身傷害等。再之,作為警察的工作,自然要承擔生命的風險,這是丁元英想讓芮小丹免受其風險,改行去選擇“無為”的原因,但是芮小丹既然選擇了,就會考慮到其後果。重要的一點阿域需要指出的是,在丁元英的生命價值觀裡,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人生的價值並不在於生命的長度。

從古籍漢字中找到“拯救”地球人的解決方案之“道”

[在這裡特向2020年所有抗疫英烈致敬!]

從古籍漢字中找到“拯救”地球人的解決方案之“道”

至於其它可以想像的結果,丁元英似乎一開始都考慮到了,但他為他自私的一個"情"字,選擇了義無反顧的所作所為。

至於其它的且不多述,阿域借用佛祖的一句話就是:不可為,不可為,一為都是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